搜索到170篇“ 伤害性反应“的相关文章
电针中脘穴对大鼠胃内酸刺激诱导的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24年
目的观察电针中脘穴对胃内酸刺激诱导的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与延髓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核团神经元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均以0.5 mol/L稀盐酸0.5 ml/100 g灌胃以诱导胃伤害性反应,随机选出8只统计灌胃前1 min与灌胃后第1、5、10、15、20、25、30、35、40、45、50、55、60 min胃平滑肌肌电慢波信号(GSW)曲线下面积,以及延髓孤束核(NTS)和迷走神经背核(DMV)神经元细胞外放电频率;剩余12只大鼠于稀盐酸灌胃后5~25 min内给予中脘穴电针干预持续1 min,比较电针干预前后各1 min内GSW曲线下面积以及NTS和DMV神经元细胞外放电频率。结果与灌胃前比较,GSW曲线下面积在灌胃后第1、5、10、15、20、25 min明显增加,NTS兴奋神经元(占比90%,57/63)细胞外放电频率在灌胃后第1、5、10、15、20、25、30、35、40 min明显升高,且均在灌胃后第1 min达到峰值(P<0.01或P<0.05);DMV抑制神经元(占比91%,20/22)细胞外放电频率在灌胃后第1 min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与中脘穴电针干预前比较,电针干预后GSW曲线下面积及NTS兴奋神经元细胞外放电频率明显降低(P<0.05),而DMV抑制神经元细胞外放电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中脘穴可以改善胃内酸刺激诱导的胃伤害性反应,其可能通过减少内脏感觉的传入信息降低延髓NTS神经元的兴奋而发挥作用。
石宏杨兆坤王晓宇何伟宿杨帅张晓宁万红叶曲正阳景向红
关键词:中脘穴电针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
电针对结直肠扩张刺激模型大鼠内脏伤害性反应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研究背景内脏痛(Visceral pain)是一种以内脏疼痛、内脏高敏感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临床表现。内脏痛不同于躯体炎痛和神经病理痛,其疼痛位置不明确,质难以描述,可伴有牵涉痛。内脏痛患者长期反复发作可引起继发躯体...
胡嘉同
关键词:内脏痛孤束核C-FOS
卵巢雌激素剥夺对成年大鼠伤害性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具有的共同症状,是人类共有而个体差异很大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急疼痛是一种症状,慢疼痛则是一种疾病。与男相比,女通常经历着更多周期的、剧烈并持久的疼痛。但是,绝经妇女中下背痛的发生率随着绝经时间...
李丽红
关键词:雌激素替代疗法疼痛反应
参与伤害性反应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及信号转导机制
2009年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mGluRs)是一类与G蛋白耦联的谷氨酸受体,在外周和脊髓参与伤害性信号的处理,并通过不同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调节各种激酶、受体和离子通道的磷酸化以及转录因子的激活,是治疗疼痛的重要靶位。
王云岳云吴安石
关键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伤害性反应信号转导
葛根素对P2X3受体介导的心肌痛伤害性反应的作用研究
目的我们实验室以前实验显示P2X受体参与心肌缺血伤害性信息传递,本研究探讨葛根素对大鼠颈上神经节(SCG)细胞和星状神经节(SG)细胞P2X受体介导的心肌痛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大鼠模型;利用心肌缺血大鼠行为...
刘双梅李桂林徐昌水梁尚栋张君
关键词:伤害性反应心肌缺血受体介导P2X3
Neuronal nociceptive responses in thalamocortical pathways被引量:1
2009年
The sensation of pain is critical for the survival of animals and humans. However, the brain mechanisms underlying pain perception remain largely unknown. How does the brain decode the pain-evoked activity into a particular sensory experience? Over the past decade,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by employ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al approaches, and some basic properties of pain formation have been revealed. Researchers have gradually recognized that there exists a distributed neural network that participates in the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of pain information. These studies will further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many disorders such as chronic pain.
罗非王锦琰
关键词:PAIN
预期作用对大鼠皮层-丘脑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调节
2008年
目的:探索与痛觉预期特异相关的脑区,并研究预期作用对大鼠丘脑-皮层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声音-激光条件反射模型使大鼠产生痛觉的确定预期,同时采用多通道单位放电同步记录技术观察预期状态下前扣带回(ACC)、中央杏仁核(CeA)、丘脑背内侧核(MD)以及初级躯体感觉皮层(SI)的神经元群对预期信号和随后伤害性激光刺激的反应模式。结果:(1)ACC和MD对预期信号的反应幅度和比例以及SI的抑制反应比例在条件化后显著增加;(2)条件化能够显著增强四个脑区神经元对伤害性反应的幅度和比例,且在训练过程中增强的幅度最大。结论:ACC、MD和SI可能是参与预期信号编码的特异脑区;预期效应,特别是预期形成过程能显著增强中枢的痛反应
张含荑王锦琰罗非
致痛致炎因子BK和ATP在外周伤害性反应中协同作用的电生理和行为学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采用电生理记录和行为学观察研究了外周初级传入神经元对单独和联合使用ATP及缓激肽(BK)的反应及其机制。方法在大鼠新鲜分离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ATP激活电流(I_(ATP))以及BK对I_(ATP)的调制作用,并结合痛行为实验进行整体行为观察。结果在大鼠新鲜分离的DRG细胞上预加BK后再加ATP,则I_(ATP)明显增强,其增强程度依赖于BK的浓度(10^(-6)~10^(-4) mol/L)。预加BK后ATP的量—效曲线上移,其电流最大值与对照相比增加20.75%,而BK预加前后ATP量—效曲线的EC_(50)值非常接近(1.65×10^(-5)(?) 2.0×10^(-5)mol/L)。在大鼠后肢掌底皮下分别注射BK和ATP均引起浓度依赖的痛行为(抬腿)反应.当联合应用BK(10^(-6)mol/L)和ATP(10^(-5),10^(-4) and 10^(-3)mol/L)时,后爪抬腿时间随ATP浓度的增大而急剧地增强。结论炎介质BK、ATP等在外周感觉神经来梢疼痛信息的产生、传递和调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ATP和BK具有协同作用,这种作用是非竞争的,BK能明显增强I_(ATP)预加BK后,随着ATP浓度的增高所诱导的痛行为反应急剧增加。
张健罗加烈周克纯谷奇海刘长金茹立强李之望
关键词:大鼠背根神经节膜片钳技术行为学实验伤害性反应缓激肽
静脉应用川芎嗪对P2X受体激动剂引起足底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2006年
梁尚栋高云徐昌水徐文苑李桂林张爱霞王云霞
关键词:P2X3受体受体激动剂伤害性反应足底川芎嗪感觉神经末梢
川芎嗪抗伤害性反应作用机制初探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观察川芎嗪(TMP)对嘌呤2 X(P2 X)受体激动剂[三磷酸腺苷(ATP)和α,β-亚甲三磷酸腺苷(α,β- me ATP) ]、前列腺素E2 (PGE2 )及P物质(SP)所致大鼠足底急伤害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通过大鼠痛行为反应确定局部应用TMP对ATP等P2 X受体激动剂、PGE2 及SP所致大鼠足底急伤害性反应和足底炎症水肿的影响。结果 TMP (10 mm ol/L )明显抑制ATP (1μm ol/L )或α,β- m e ATP (0 .6μm ol/L )引起的大鼠足底急伤害性反应。TMP(10 m mol/L)可抑制PGE2 (5 μmol/L)或α,β- me ATP(0 .2 μm ol/L)加PGE2 (5 μmol/L )引起的伤害性反应。TMP (10 m mol/L )不影响α,β- me ATP (0 .2μmol/L )加SP (10μmol/L )引起的伤害性反应。TMP对PGE2 、SP或α,β- m e ATP分别加PGE2 或SP引起的大鼠足底炎症水肿无明显影响。结论 TMP主要通过抑制P2 X受体兴奋介导的伤害性信息传递产生抗伤害性反应作用。
梁尚栋高云穆松牛许宝华徐昌水
关键词:川芎嗪伤害性反应三磷酸腺苷前列腺素E2P物质

相关作者

陈正秋
作品数:53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
研究主题:针刺镇痛 伤害性反应 电针 束旁核 痛反应
徐维
作品数:39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
研究主题:针刺镇痛 伤害性反应 电针 痛反应 丘脑束旁核
印其章
作品数:102被引量:446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
研究主题:下丘脑弓状核 中缝背核 下丘脑 镇痛作用 镇痛
石宏
作品数:22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
研究主题:伤害性反应 针刺镇痛 丘脑束旁核 SMI 束旁核
梁尚栋
作品数:178被引量:43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研究主题:神经病理痛 P2X 受体介导 背根神经节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