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传递细胞“的相关文章
传递细胞被引量:1
1994年
众所周知,维管植物体内纵向运输的任务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完成的。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植物体内横向短距离运输的任务是由传递细胞承担的 传递细胞与正常细胞结构有所区别。传递细胞有两项共同特征。其一,都具有内突生长的细胞壁。这种壁没有木质化的次生壁,是在原来没有特化的初生壁上沉积于内方而形成的。由于这种次生壁的向内突起包围着细胞质,使紧贴在细胞壁上的质膜面积也随之增大,从而使细胞吸收、分泌和与外界交换的面积大大增加。据报道:紫花豌豆小叶脉中传递细胞的质膜面积可比同样大小而具光滑细胞壁的细胞质膜大10多倍。有些植物的传递细胞,
初敬华鲍智娟
关键词:植物细胞传递细胞
韭菜叶传递细胞的超微特征研究
2023年
为进一步了解韭菜叶韧皮部传递细胞壁内突发生时期及传递细胞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用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韭菜幼叶和成熟叶韧皮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幼叶伴胞缺少壁内突,成熟叶伴胞具有大量壁内突,仅与筛管相邻区域缺少壁内突。壁内突产生分枝,内突伸入细胞边缘厚约2μm细胞质层内。传递细胞含大量线粒体,线粒体有管状内嵴;含糙面内质网以及大量游离核糖体颗粒。传递细胞与叶肉细胞界面上缺少胞间连丝,与维管薄细胞间的胞间连丝退化。总之,传递细胞壁内突在成熟叶内发育,壁内突发生分枝,传递细胞能量代谢水平高、蛋白质合成活动旺盛,与叶肉细胞之间以及与维管薄壁细胞之间没有共质体联系,而是相互孤立。
刘佳林巩秀美冷鹏刘林张桂芝
关键词:韭菜韧皮部传递细胞
转录因子ZmMYBR19参与玉米胚乳传递细胞发育及淀粉合成的调控机理初探
近年来,玉米(Zea may L.)已成为世界和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球粮食安全、经济贸易以及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玉米籽粒中,淀粉是其主要组成成分,其含量高达70%。胚乳传递细胞参与物质的短途运输过程,...
周丽娟
关键词:玉米胚乳淀粉合成传递细胞酵母单杂交
根瘤菌87-1-1诱导刺槐根表皮传递细胞特异性表达的cDNA文库构建及序列分析
2014年
探寻根瘤菌诱导刺槐后根表皮细胞分化成传递细胞的特异性表达基因及其分子机制.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刺槐根系被接种根瘤菌和未被接种根瘤菌二者间的正反两个c DNA文库.各挑选正反文库中500个克隆进行测序,在Blastn、Blastp、Swiss Prot、KEGG、COG、Interpro以及Gene ontology(GO)数据库中进行比对注释.结合生理过程对ESTs进行分析,共获得725条非冗余序列(uni EST),正反向文库分别为385条和340条,其中包括674个单一序列(singlets),51个拼接序列(contigs).在Nt库比对中有674条uni ESTs与已知基因匹配,占比93%;在Nr库比对中有648条序列有匹配蛋白,占比89%.有正向文库213个uni ESTs和反向文库156个uni ESTs能进行Geney ontology(GO)功能注释,在细胞组分被注释了270次,分子功能被注释了448次,生物过程被注释了484次.uni ESTs的功能分析显示,正向文库中多与细胞翻译后修饰、转录因子、细胞信号通路、细胞壁/细胞膜/内膜系统以及细胞骨架相关蛋白有关,部分是结瘤相关基因.而反向文库中与细胞生长、代谢物形成的基因相关较多,这与根瘤菌处理刺槐后的生理过程一致.在根瘤菌诱导的刺槐根组织文库中发现特异性基因如MYB类转录因子、囊泡相关膜蛋白等与传递细胞相关的基因,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此类传递细胞的形成分化机制.
赵银娟孙敦平韩素芬吴小芹
关键词:根瘤菌刺槐传递细胞SSH
小麦胚乳传递细胞发育的结构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为从细胞学方面了解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机制,以扬麦5号为材料,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胚乳传递细胞的结构变化,并探讨了胚乳传递细胞的生理功能。结果表明:(1)胚乳传递细胞是胚乳发育过程中最早分化的细胞类型,它们发生在紧邻胚乳腔的胚乳表层,由位于外侧1~2层糊粉层传递细胞和位于内侧1~2层内胚乳传递细胞构成;(2)颖果发育成熟时,内胚乳传递细胞核衰亡,糊粉层传递细胞核依然完整;(3)胚乳传递细胞发育呈明显的极性,且具时空性;(4)糊粉层传递细胞胞质较浓,富含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脂质体;质膜皱褶,在局部区域外翻,形成众多的原生质管;(5)内胚乳传递细胞胞质较稀,液泡化程度较高,富含淀粉体;(6)胚乳传递细胞未加厚以及未形成壁内突的壁区域分布有大量的胞间连丝;(7)胚乳传递细胞中线粒体呈极性分布,即质膜附近线粒体的密度较大。根据胚乳传递细胞的结构特点推测,经胚乳传递细胞的养分输送既可通过质外体途径又可通过共质体途径来完成。
王慧慧王峰刘大同顾蕴洁王忠
关键词:小麦发育
传递细胞——物质短途运输中起作用的特化细胞
2010年
传递细胞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各种群。传递细胞的分化主要与器官的发育程度以及转运物质的供应有关。当植物某个部位所需的运输速率远高于溶质正常跨膜运输速率时,在此部位就可能有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最基本的特征是细胞壁向内突起生长(壁内突)并与质膜共同形成壁膜器。壁内突从形态上可划分为2种类型:网状内突和肋状内突。大多数传递细胞壁内突的发育在沿着溶质流动的方向表现出极性。传递细胞的胞质一般比周围薄壁组织细胞浓,胞内富含线粒体和内膜分泌系统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小囊泡等。传递细胞在物质的短途运输中起作用。玉米胚乳传递细胞可能还具有防御病原微生物进入胚乳和胚的功能。本文就传递细胞的种类和特性、结构和功能、形成机制和诱导因素,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介绍。
王慧慧王峰汪月霞顾蕴洁王忠
关键词:传递细胞分化
关于谷物胚乳传递细胞发育的研究
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TC)也称转移细胞,最早由Gunning等人[1]命名,原指小叶脉韧皮部中存在的具有壁内突结构的薄壁细胞
王忠王慧慧郑彦坤王峰顾蕴洁
关键词:谷物胚乳传递细胞发育
谷物胚乳传递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细胞最早由Gunning等人命名(Gunning BE等,1968),最初专指小叶脉韧皮部中存在的具有壁内突结构的薄壁细胞。后来其概念延伸,凡是具有壁内突结构的薄壁细胞均被称为传递细胞传递细胞(transfer cel...
王慧慧顾蕴洁王忠郑彦坤王峰
关键词:传递细胞发育
玉米胚乳传递细胞的结构观察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以玉米品种‘登海11号’为材料,分别于授粉后8、10、15和20 d采集颖果,取所需部位并采用树脂包埋的方法及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玉米胚乳传递细胞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1)胚乳传递细胞的壁内突从外层向内层依次递减,溶质浓度逐步降低,形成了明显的溶质浓度梯度,有利于溶质的运输;(2)中层胚乳传递细胞和内层胚乳传递细胞的邻壁上存在胞间连丝或一些孔径较大的胞壁孔道,从而使溶质更快的进入内层胚乳传递细胞;(3)在壁内突周围存在许多线粒体。研究表明,玉米胚乳传递细胞的结构适合溶质运输。
郑彦坤王慧慧顾蕴洁孔妤王峰王忠
关键词:玉米胞间连丝
根瘤形成过程中豆科植物根毛和根外层传递细胞的诱发(英文)被引量:2
2008年
对7种豆科植物接种根瘤菌后根部的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瘤菌可诱发根瘤形成部位根段的根毛增生、形变和根外层传递细胞的发育.根外层传递细胞发生在根毛伸长形变时期,一直可持续到根瘤形成,传递细胞壁内突发育过程是先由根表皮细胞外切向壁一侧细胞质膜向细胞质内陷形成囊状壁傍体,次生细胞壁物质在初生壁上沉积并逐渐充满囊状体,最终形成传递细胞典型的壁内突结构.根瘤形成过程中根外层传递细胞的诱发与培养方式(水培、固培)没有直接关系.在不接菌的对照苗的根段内未发现壁内突结构,研究证明豆科植物根外层传递细胞的形成是由根瘤菌诱导所致.
林树燕吴均章韩素芬
关键词:豆科植物根瘤根瘤菌根毛传递细胞

相关作者

韩素芬
作品数:45被引量:356H指数:13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根瘤菌 豆科树种 刺槐 结瘤 传递细胞
吴均章
作品数:19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研究主题:传递细胞 根瘤菌 布料 豆科植物 根表面
林树燕
作品数:162被引量:556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竹类植物 竹子 金佛山方竹 毛竹 苦竹
顾蕴洁
作品数:115被引量:941H指数:20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胚乳 淀粉体 发育 小麦
甘习华
作品数:35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根瘤菌 刺槐 微波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