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86篇“ 传统道德“的相关文章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经济伦理准则的探讨——基于中国传统道德的传承与弘扬
2025年
阐述了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伦理准则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基于对“五德”的内涵与内在逻辑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其在现代性背景下进行的传承、转换和丰富,论证了其指导经济领域的引领性、合理性、规约性、明智性、实践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探讨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伦理准则的意义与价值。
魏国力任爽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五德市场经济
榜样人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道德的辩证逻辑论析
2025年
榜样人物或道德楷模是社会生活中道德品质最高尚、最完美的典范。在中华传统道德和社会文明接续递进、嬗变转折的历史进程中,无数榜样人物或道德楷模如同一颗颗晶莹闪亮的珍珠,构成华夏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纽结”。以榜样人物为示范将抽象的道德理念、道德精神转换为鲜活的道德形象、道德生活,以此为契机实施道德教育、传承优秀道德文化精髓、整合道德秩序、引领道德进步,这是中华传统德治文化的独特优势和优良品性。榜样人物的传承汇集“历史”与“当下”、“普遍”与“特殊”、“理想”与“现实”、“继承”与“创新”等矛盾于一体,从微观视角展示出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传承实践的动人景观,完美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在脉络,它对于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程立涛刘佳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善”观念符号化表达研究
裴林茹
小学阶段法律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的融合策略
2024年
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施现状,提出教学中存在的教育内容隔离、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其次,提出了一系列融合策略,包括内容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参与度等,旨在实现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最后强调,通过科学的融合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够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王伟平
关键词:学生参与度传统道德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小学阶段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对传统道德观的创新发展被引量:2
2024年
以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国情,对传统道德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围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内容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论断。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明确了“个体-国家”双互动的道德价值指向,实现了对传统道德价值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拓展了“信仰-能动”的道德提升路径,实现了对传统道德主体论的超越与创新;建构了“榜样-制度”的引导保障机制,实现了对传统道德践履论的完善与发展。
陈红娟
关键词:道德建设传统道德观创新性发展
客家童谣中的传统道德观念及其思政价值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客家童谣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及其价值。通过对客家童谣中传统道德观念的解析,发现其在培养青少年孝顺尊长、勤劳节俭等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本研究提出了利用互动式教学和情境模拟等创新方法,将客家童谣与思政教...
梁金标胡雯
关键词:客家童谣思政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藏族村落传统道德文化传承困境及对策
2024年
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藏族村落的道德文化空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文化面临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的挑战。正是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我们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要振兴,则村落个体道德素质提升就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时代赋予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旨以及个体精神生长的需求相对接,基于村落道德文化传承的现状,梳理村落道德传统式微的原因以及提升村落个体道德境界所面临主要问题。在综合分析村落社会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塑藏族村落优良道德文化生态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社会的振兴提供借鉴。
旦智多杰
关键词:道德文化传承藏族
中华传统道德偶像供给模式及其现代启示
2024年
中华传统道德偶像供给模式是中国古代道德教化的重要方式,历经上千年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极具特色的运作机制,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传统道德偶像供给模式体制机制完备、方法路径多样、文化积淀深厚,既有鲜明的中华传统特色特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加强中华传统道德偶像供给模式研究,从中领会传统、汲取智慧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之举,也是在借鉴经验、转化机制的基础上服务思想道德偶像供给模式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
焦成举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遭遇现代性:从荀子看传统道德教化的当代境遇及其价值
2024年
作为儒家教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道德教化思想在传统与近现代社会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伴随现代化的发展,与传统相对的“现代性”在制度结构、价值理念与个体精神气质上引起的整体变化和秩序转型给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带来了新挑战,具体表现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张裂、个体与共同体的疏离、规训与教化的悖反。但现代性的发展及其弊端的破解离不开其所植根的文化传统。荀子从重构社会秩序的现实出发来考察人与社会的存在,其教化思想内蕴着理性与情感互渗、个体与群体统一、规范与德性融合的价值特质,可以为当今社会的人格重塑、人与社会的秩序关系重构提供重要的文化资源。
吴之声
关键词:荀子道德教化
从嵌入到互嵌:中华传统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契合性分析
2024年
对“第二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和对结合中契合的学理性探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立足道德观契合的视角,中华传统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是中华传统道德基因从“隐性在场”到“显性自为”的时代要求,是科学社会主义道德观从“原生态”到“再生态”的理性呼唤,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文化认同”到“理论自觉”的必然结果。中华传统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道德本体论、道德认识论、道德方法论等方面形成了对话交流、融通互促的内嵌式结构,使得二者的高度契合成为可能。面向新时代道德实践,必须把握好根与魂、古与今、内与外、体与用的逻辑关系,坚守文化叙事定力,增强文化建设动力,彰显文化传播魅力,凝聚文化发展合力。
潘俊杰

相关作者

李资源
作品数:62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少数民族 中国共产党 传统道德 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工作
肖群忠
作品数:190被引量:1,78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道德 孝道 伦理 儒家 美德
王殿卿
作品数:57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
研究主题:道德教育 教育实验研究 儒学 学校德育 中华美德
张怀承
作品数:83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李二曲 传统伦理道德 传统道德 伦理
罗国杰
作品数:104被引量:75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道德建设 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