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38篇“ 传统术式“的相关文章
- 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术式用于疝气治疗的效果
- 2025年
- 探讨基于临床罹患疝气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案(即:小切口微创手术、传统术式),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地址为本基层医院普通外科,于2023年1月-2024年1月就诊的50例罹患疝气患者,委托盲选法均衡分组操作,即: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小切口微创手术),每组25例。结果 总计2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统计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显然前者为更高情形(P<0.05)。总计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出观察组总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32.00%,后者为更高水平(P<0.05)。统计手术指标,显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长统计数据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病患治疗满意度,得出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00%,对照组总计满意率为84.00%,显然观察组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 基于临床罹患疝气患者开展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手段,相较传统术式更具疗效,不仅仅可助于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还可助于缩短手术以及住院时长,减少术中出血,削减切口长度,促进术后自主活动更快恢复,得到较高的治疗满意度,价值凸显。
- 施青青
- 关键词:疝气传统手术
- 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探讨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安全性及其相较于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固定助手行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21例患者及同期完成的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指标(血液学指标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和主观指标(患者疼痛等级、满意度和腹部外观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长比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稍长(U=299.5,P<0.001);磁牵引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57.5,P<0.001);同时,术后腹壁美观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47.0,P<0.001)。结论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杨佳员张苗苗严小鹏李起袁嘉玮雷建军吕毅耿智敏白纪刚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疗效
- 改良小切口术式与传统术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为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用改良小切口术治疗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30日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26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根据手术情况分为两组,其中63例应用传统术式,63例应用良小切口术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指标以及甲状腺激素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手术数据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值小于0.05。在开诊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更为可观,改善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术治疗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改良小切口术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在治疗后观察到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方面,改良小切口术组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因此,良小切口术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靖袁军华苗冬青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激素
- 改良造口引流术和传统术式治疗前庭大腺脓肿(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探究前庭大腺脓肿治疗中改良造口引流术和传统术式的作用表现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从医院2019年9月至2024年9月收治90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对研究对象分组处理的工作,其中的45例行传统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其中的45例行改良造口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两组临床手术指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脓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两个小组在手术指标、脓肿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值P<0.05。结论 对前庭大腺脓肿患者以改良造口引流术作为治疗手段,有助于手术时间以及患者出血量的控制,在术后出血以及切口感染上的规避也有不错表现,同时降低脓肿复发的概率,是治疗效果的有力保证。
- 史著俊
- 关键词:前庭大腺脓肿传统术式
-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取石术与传统术式治疗胰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与传统术式在胰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2年11月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的47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结石手术治疗方式分为ERCP组(19例)、腹腔镜组(10例)和开腹组(1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疼痛程度分级、一期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胰腺功能评价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因、病程、症状(腹痛、腹泻)、结石部位、结石大小、术前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及血清炎症因子(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RCP组手术时间(1.47±0.51)h、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16±0.20)d、引流管拔除时间(8.68±3.30)d、住院时间(11.37±4.59)d及术中失血量(109.5±16.5)ml、术后第1天CRP(11.24±2.62)mg/L、治疗费用(35238±10663)元均短于或低于腹腔镜组、开腹组;腹腔镜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40±0.70)d、引流管拔除时间(12.10±5.36)d及术中失血量(195.0±83.2)ml、术后第1天CRP(14.52±3.62)mg/L及治疗费用(69908±11310)元均短于或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RCP组中、重度疼痛者(10.53%)低于腹腔镜组(70.00%)、开腹组(8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ERCP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腹腔镜组、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体重下降(26.32%)、腹泻发生率(21.05%)较腹腔镜组、开腹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ERCP取石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经济的治疗胰管结石的方法,适合于多数胰管结石患者,但对于结石嵌顿或复杂胰管结石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治疗。
- 欧峥嵘严安彭程朱卫东余枭
- 关键词:胰管结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临床疗效
- 肛瘘传统术式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讨论肛瘘传统术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两种方式的综合成效。方法 纳入本院收入的100例肛瘘患者,截取时间段是2022年10-2023年11月。对比组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4月,运用传统术式治疗,设定2023年5月-11月入院患者为实验组,执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比对各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比对对照组患者,不仅拥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而且临床指标(术中出血、创口面积、愈合时间等)和肛门功能均更优良,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率、复发率更低。结论 在肛瘘的治疗中,括约肌瘘管结扎术的效果比传统术式更优良,主要包括改善肛门功能、优化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疼痛感,应用和推广意义极高。
- 叶国勇
- 关键词:肛瘘传统术式临床疗效
- 肛瘘传统术式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4年
- 分析肛瘘患者采取传统术式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确定为本次实验时间,择取此期间内入院治疗肛瘘的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成两组,一组采取肛瘘传统术式的30例患者是参照组,另一组实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30例患者是研究组。比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48h疼痛评分均比参照组更优,肛门功能也好于参照组(P<0.05);在肛管直肠测压方面,研究组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更高(P<0.05);立足于临床疗效可知,研究组拥有更高的总有效率(P<0.05),而复发率上,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应用于肛瘘患者中,可以获得比传统术式更明显的疗效,应该在临床上不断进行推广和应用。
- 吴明发
- 关键词:临床疗效
- 肛瘘传统术式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探析
- 2024年
- 探索肛瘘传统术式与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纳入的100例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3天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一个月Wexner评分、总有效率、手术前后患者肛管最大收缩压。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术后3天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一个月Wexne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瘘患者实施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肛门直肠测压情况,减轻患者的疼痛,加速患者的恢复。
- 吕东亮陈景平王路党伟张波
- 关键词:肛瘘传统术式临床疗效
- 全胸腔镜辅助根治手术与传统术式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辅助根治手术与传统术式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辅助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应激反应、肺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6.95±19.72)mL,少于对照组的(275.63±23.48)mL,手术时间为(191.41±16.35)min、住院时间为(10.5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210.56±19.83)min、(13.21±1.89)d,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18.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258.84±21.36)ng/L、皮质醇水平为(170.63±13.58)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306.75±25.69)ng/L、(219.76±16.42)mmol/L,用力肺活量为(3.01±0.51)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2.39±0.48)L,均大于对照组的(2.39±0.48)L、(1.45±0.37)L,呼气流量峰值为(3.29±0.34)L/s,高于对照组的(2.53±0.30)L/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辅助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够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对食管癌患者肺功能的损伤,且并发症较少。
- 王建凯
- 关键词:食管癌应激反应肺功能
- 传统术式与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评价
- 2023年
- 目的探究传统术式与腹腔镜下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aneal prosthetic,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6月朔州市中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aneal prosthetic,TEP)治疗,对比两组IL-6、TNF-α水平、术后疼痛评分、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IL-6水平、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 d的疼痛评分(2.09±0.34)分、(0.89±0.37)分低于对照组的(2.92±0.41)分、(1.57±0.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55、6.739,P<0.05)。研究组恢复肠鸣音、恢复进食、肛门排便与住院时间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术)治疗,预防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疼痛。
- 袁斌
-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
相关作者
- 范亚明

- 作品数:41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PPH 复杂性肛瘘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术 便秘
- 吴丹妮

- 作品数:49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PPH 直肠脱垂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术 便秘
- 张志云

- 作品数:68被引量:125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疗效 疗效 坏死性筋膜炎 混合痔 便秘
- 王晓岚

- 作品数:29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PPH术 直肠脱垂 传统术式 临床疗效 肛瘘
- 邢占敏

- 作品数:31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中医医院
- 研究主题:PPH 混合痔 PPH术 疗效观察 治疗环状混合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