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77篇“ 传统小说“的相关文章
- 革命传统小说的真实性与真实感——兼论革命传统小说的教学关注点被引量:1
- 2024年
- 《党费》《小二黑结婚》中的黄新、三仙姑等文学形象有着坚实的真实性依据,却被不少学生认为缺少真实感。这种真实性与真实感的背离是当代学生、教师与革命时代疏离,进而造成作者与读者所处文化情境脱节所导致的。在革命小说的教学中,应致力于从创作学和传播学角度打破时代隔阂,促使当代师生理解革命,进而发挥革命小说在教学中的独特价值。
- 欧阳华
- 关键词:革命小说真实感
- 部编版高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小说女性形象教学研究
- 中国革命传统小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典范深刻的语言文辞,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水平,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但当前中国革命传统小说的教学情况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解读仅停留在...
- 林巧玲
- 关键词:女性形象
- 试论一种感受当代革命传统小说作品中革命情感的教学策略——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百合花》为例
- 2024年
-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与上一版人教版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相比,在选篇方面呈现了一个较为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多篇当代革命传统小说作品被选入教材,它们分别是必修上册的《百合花》与选择性必修中册的《荷花淀》《小二黑结婚》与《党费》。精研教材与课程标准不难看出,这几篇当代革命传统小说作品虽然处于两个不同的单元,但都具有一个相同的教学重点——感受作品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 李嘉桐
-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荷花淀》《小二黑结婚》小说作品《百合花》
- 中国叙事艺术的西方批评话语阐释——赛珍珠的中国传统小说写实美学观析论
- 2023年
- 作为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作家、学者,赛珍珠是从跨文化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小说的。她从艺术哲学的高度谈中国小说写实性时往往借用西方文艺批评的范畴和理路。赛珍珠根据摹仿、再现理论和“镜子说”将中国传统小说比作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揭示了中国传统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圣哲典籍无法企及的历史高度和独特价值,并从反映现实与艺术加工关系的维度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写实美学特征及内涵予以解读。她认为中国传统小说体现了追求真实与艺术加工的统一,同时也带有自然主义冷静、客观、实录性的书写及观察、记载人性在具体环境中的表现等特征,不是仅停留在“像生活”的层面,而是创造出一种“是生活”的感觉,与自然主义“实验小说”的原则相符。
- 刘澍芃
- 关键词:中国小说艺术哲学实验小说
- 传统小说中“异国”的近代变形
- 2023年
- 传统小说中的“异国”在近代发生了第二次分化和变形。政治小说中的“异国”继承了用世小说的模式。寓言小说中的“异国”则一分为三,分别由海外冒险小说、科幻奇谭、神怪寓言继承。其中,海外冒险小说在新地理学的强大影响下转而采用“《水浒后传》式”的虚构模式。而科幻奇谭和神怪寓言中的“异国”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寓言小说中“异国”书写的轨道。这是“异国”追求连续性与模糊性的空间逻辑与新地理学共同作用的结果。
- 梁致远
- 关键词:异国古代小说晚清小说
- 张恨水“爱情三部曲”对传统小说的改造及其局限被引量:1
- 2023年
- 张恨水的早期作品典型反映了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演进的过程,也由此展现了其中的种种症候。以张恨水早期的“爱情三部曲”为例,作者逐步转变传统章回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三部曲叙事重心由个人到家族再扩大到总体性的社会结构图景,主题由个人命运的悲叹到反映社会上层的腐败,再到表达市民阶层朴素的政治正义观,均显现了作者社会视野的逐渐扩张、观念的不断更新与革新旧文学的持续努力;时代转变带来的观念转化使得作品从“守旧”的旧文体逐渐向“革新”后的新文类演进。但既有的保守心态又使得这些作品无法深究矛盾的社会成因,而仍陷于半传统的小说形态。这表明文学形式的现代(化)与叙事内容的现代(性)无法割裂和分离,也对新旧文学的转化和“雅俗之辨”带来新的启示。
- 王晓平
- 关键词:张恨水鸳鸯蝴蝶派小说雅俗文学
- 从《白鲸记》看图像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重塑
- 2022年
- 图像小说是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它从属于漫画大类,可归为传统绘画艺术的衍生,它以图像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以语言文字为配合,在保留绘画艺术的视觉性基础上对文学加以借鉴,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特征。当今社会视觉文化热潮盛行,文字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图像挤压,传统文学形式的作品面临着大众读者流失的困境,在文化中的地位愈发趋于边缘化,文学迫切需要寻找到一条回归大众的新途径。现今文学的他种艺术形式重塑如火如荼,而其中同为书籍出版形式发行的图像小说的成功经验对传统小说的发展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图像小说对传统小说的重塑主要表现在情节叙事与形象刻画两个方面,在创作层面与接受层面对于传统小说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 易圣凯祁晓冰
- 长篇传统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2022年
-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整本书阅读成为教学的热点。整本书阅读需要教师在整合的基础上,融合作品相关的资源,聚焦阅读的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整本作品的意蕴。结合初中名著必读篇目《儒林外史》,从“整合、融合、聚合”三个角度探讨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 周倩
- 关键词:《儒林外史》
-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传统小说观念的演进被引量:3
- 2021年
-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和传统小说观念一直处在发展变动之中,二者存在密切联系。《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对小说的定义,代表着汉唐以来以四部之学为知识结构、以宗经征圣为主导思想的士人小说观念;这一小说观念因士人对正统文化的垄断和对道统的竭力维护,表现得最为稳定,且一直占据学术思想的主流地位。以"说话"为基础而形成的通俗小说定义,与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独立后的文化消费相关联,反映着市民的小说观念;在这种小说观念指导下创作的小说,往往"资于通俗,谐于里耳",采用日常白话来表达,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故长期被视为"闲书",不入四部之列。20世纪兴起的"新小说",是近代社会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在受西方文化影响后,对传统小说采取的"革命",具有批判和启蒙的双重意味;其小说观念代表着传统士人和市民在向现代国家公民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新思想,也可以说是成长中的公民的小说观念;它以"新民""写实""白话""情感""形象""审美"为基本内涵,以关注社会底层、建设"民众文学"为价值追求,不仅贯穿着整个近、现代,而且指向当下。
- 王齐洲
- 关键词:社会结构阶层小说观念市民小说新小说
- 论传统小说文体在民初的通变被引量:2
- 2021年
- 古体小说在民初呈繁荣之势。笔记体小说大多沿随笔杂录与讲求实录的固有轨辙前行,部分作品出现与传奇体合流的趋向;稗官故事类和野史笔记类作品居于主流,具有消遣与补史功能。尊体意识下的传奇体小说以婚恋、侠义、神怪题材为主,讲求辞章结构,追求诗意美;破体意识下的作品拓展了新内涵,形成了新的叙事模式和诗化、心理化特征。话本体小说以说话虚拟情境演述社会万象,充满世俗性、娱乐性和民间性;体式上变异很大,其抒情、评判的个人化与新体白话短篇小说日渐趋同,“说话人”隐形成为必然。白话章回体小说面向市民写作,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在语言、题材、适应报刊及类型化等方面呈现新变;文言章回体分诗骈化与古文化两类,其文体风格与主题题材相得益彰,变白话章回体的情节中心为写人中心。在遭到“五四”新文学家批判后,诸种古体小说或黯然退场,或顶风坚守。历史证明,民初古体小说的守正出新为避免与阻挡中国小说文体的“全盘西化”起到过重要作用。
- 孙超
- 关键词:民初小说通变
相关作者
- 谭君强

- 作品数:82被引量:3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研究主题:抒情诗 叙事学 叙述者 叙事学分析 叙事作品
- 魏新俊

- 作品数:39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
- 研究主题:亨利·詹姆斯 《一位女士的画像》 有闲阶级 亨利·詹姆斯小说 沉寂
- 王海燕

-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 研究主题:传统小说 《一个人的遭遇》 叙述语言 叙事艺术 故事内容
- 马彦峰

-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张恨水 传统小说 章回小说 散文 前期小说
- 李杨

- 作品数:49被引量:665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研究主题: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