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1篇“ 传承历史“的相关文章
传承历史 展望未来
2025年
1967年2月,根据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及中国生产力的战略调整,国家计委批准成立了“林业部金沙江林业会站指挥部第五工程团”,1972年划转到四川省林业厅,企业正式更名为四川省林业第五筑路工程处(现凉山州雅砻江国有林保护局),是全省28户国有重点森工企业之一。
杨龙彬
关键词:筑路工程国有林传承历史
传承历史文明 共铸团结之魂——记蒙古贞文化博物馆
2025年
作为阜新市首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研究基地”和“阜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蒙古贞文化博物馆肩负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任,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地地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完美融合,成为文化交融与传承的重要阵地。
王春棠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交融博物馆传承历史
传承历史激励当下|“名人堂在行动”主题活动走进中国U18国青队
2025年
为进一步弘扬传承中华体育精神,推动中国篮球文化建设,激励年轻一代奋勇拼搏,2025年1月2日—3日,“名人堂在行动”主题活动在国家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顺利举行。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匡鲁彬、丛学娣走进中国U18男女篮,与年轻队员进行交流指导,分享进入中国篮球名人堂一路的坚守与拼搏。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中国U18男女篮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集体观看了名人堂主题短片,深入了解并学习中国篮球历史与名人堂成员的传奇故事。
关键词:中国篮球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历史传奇故事
守护古树名木 传承历史文化
2024年
古树名木属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实用、历史、观赏和旅游价值,但由于其数量稀少且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对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古树名木保护面临诸多挑战,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现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如增加资金投入、强化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古树资源的动态更新、成立专业的技术队伍等,从而有效应对古树名木保护中的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合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陆斌
关键词:古树名木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更好传承历史文脉被引量:4
2024年
4月16日出版的2024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实践要求、促进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
张涛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脉
江西弋阳腔传承历史与困境
2024年
自元末起,弋阳腔经800余年演化发展,既向外流播,影响了南方数十剧种的演化,又历经数次低潮,遭逢曲腔传承断绝之危机。现立足于弋阳腔传承史,重点关注弋阳腔于明清二朝面临的数次传承困境,以此窥地方戏曲的发展上限,探寻地方剧种与地域戏剧文化在平衡革新需求和保持独特性之间的发展路径。
赵雨燕
关键词:地方剧种传承历史弋阳腔
清代徽商私家藏书及其文化传承历史贡献研究——以歙县商人鲍廷博为例
2024年
文章剖析清代歙县儒商鲍廷博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其于徽文化及中华文献传承意义重大。研究运用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法,广集正史方志、文人笔记、鲍氏文献及学术著作论文等资料,着眼于鲍廷博个人经历与贡献,梳理其藏书、文献抢救、丛书编纂诸事,提炼实践模式与理念价值,其突出成就有四:建置鲍家“知不足斋”藏书楼用于保存古籍善本;历时30年于海外获得国内原已失传的《古文孝经》;向朝廷“四库馆”捐赠家藏图书600多种用于支持编纂大型文献《四库全书》;祖孙三代合力编纂刊刻有清代刊刻丛书之冠的《知不足斋丛书》。徽商积极投资文化事业,搜集、抢救、修补中华文献,传播徽州乡梓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保存、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王璐瑶葛旭
关键词:清代徽商藏书鲍廷博
传承历史文脉 传递城市温度——西安市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的烟火气和新活力
2024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2024年4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求是》发表的署名文章《扎实做好新时代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指出,新时代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要统筹好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民生、保护与利用、单体保护与整体保护”。陕西省西安市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40多年来在坚守古都格局上一脉相承,同时也在不同时期有所创新发展。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是西安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安城市记忆的关键载体,如何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传承好城市文脉的基础上,打造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生动局面,是新时期做好街区保护利用工作的重点。
姜岩董钰拜荔州
关键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脉城市文脉城市记忆
传承历史文化绿色文化 保护哈密古树名木
2024年
古树名木,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即为古树;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绿色、有生命的文物,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从历史文化角度看,古树名木是区域悠久历史与绿色文化的象征;从经济角度看,古树名木是区域重要的自然生态资源,对发展生态旅游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从植物生态学角度看,古树名木是对区域环境气候高度适应的优良物种,能为绿化提供珍贵的基因材料,记录着生长区域的气候变化、地质演化等过程。古树名木在传承历史文化,维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郭学良达文彦贺双
关键词:古树名木自然生态资源植物生态学传承历史
守护“京城之脊” 传承历史文脉
2024年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871年建都史,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其中以中轴线最为独特,中轴线也被誉为北京城市的“脊梁”和“灵魂”。
伍欣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历史文脉中轴线

相关作者

韦玮
作品数:32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研究主题:武术 格斗训练 农村剩余劳动力 社会保障 传承历史
觉嘎
作品数:31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藏族 传统音乐 歌曲 民间音乐 传承历史
刘冬梅
作品数:30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画派 传承 藏族 法度 传统绘画
王清强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大师 传承历史 建筑创作 城市特色 古都风貌
冯瑞刚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研究主题:传承历史 警察体育 武术 司法警官院校 少北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