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61篇“ 传力路径“的相关文章
- 一种汽车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传力路径拓扑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传力路径拓扑优化方法,S1,建立白车身模型,生成白车身模型的优化区域并对优化区域进行网格划分;S2,基于等效静态载荷方法对划分网格后的优化区域进行动态非线性分析,得到获取等效静态载荷...
- 谌胜石朝亮吴小龙乔彦王镂
- 一种车辆小偏置碰撞传力路径优化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小偏置碰撞传力路径优化方法,包括在前保险杠横梁上增加吸能覆盖件,扩大局部纵梁外板的尺寸,通过前围挡板加强板和扭力盒将碰撞力向后传递,构成第一条传力路径;将前轮罩多个连接梁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连接梁构建一个...
- 董亮付文强元燚范晓松李志平
- 一种车身传力路径设计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车身传力路径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车辆设计,获取目标载荷;定义设计空间后,对车身施加载荷;设置约束及设计目标;进行拓扑优化求解,获取优化结果;对所述优化结果进行迭代,直至优化结果满足预期。可以得出基于明确...
- 黄志鹏段大禄贾丽刚黎谦解维杰
- 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及其传力路径
- 本实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后部加强结构,包括侧围总成、后轮罩总成、包裹架总成和加强结构,所述后轮罩总成的侧部与侧围总成连接,后轮罩总成的后部与包裹架总成连接,包裹架总成的侧部与侧围总成连接,加强结构的底部连接在后轮罩总成...
- 马帅帅闫思汶周伟闫跃奇
- 基于传力路径的接骨板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 2024年
- 目的 提出一种相对于传统拓扑优化方法能有效降低应力集中,并进一步提高断骨愈合效果的接骨板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方法 依据接骨板在断骨-接骨板系统中的载荷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基于传力路径的拓扑优化方法对接骨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随后采用基于偏应变的骨再生模拟模型,对胫骨骨干横向骨折情况进行骨再生模拟,依据骨再生过程数据对优化接骨板的受力状态、固定稳定性及愈合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使用基于传力路径优化方法的优化接骨板在体积分数f=0.55、0.65时,接骨板最大应力分别为55.68、42.23 MPa,相较于传统拓扑优化方法优化接骨板分别降低32.96%、29.95%;骨愈合过程后骨痂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1 439.47、1 355.71 MPa,相较于传统接骨板分别提升145.86%、131.06%。结论 提出的改进基于传力路径的拓扑优化方法,可以用于接骨板结构优化设计,优化后接骨板相比传统拓扑优化方法优化接骨板受力更加均匀,使用安全性更高,骨愈合性能相较传统接骨板有明显提升。研究结果为骨折内固定植入物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 蔡俊丁晓红段朋云熊敏张横
- 关键词:传力路径接骨板拓扑优化
- 碰撞下为抵抗座椅椅背转动提供第二传力路径的加强结构
- 本申请涉及一种碰撞下为抵抗座椅椅背转动提供第二传力路径的加强结构,该加强结构与座椅的调角器并行布置于椅垫与椅背之间,所述加强结构可转动连接所述椅背与所述椅垫;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所述加强结构能够分担所述调角器的冲击载荷以提...
- 周青应鹏飞刘文博刘斯源庄梓傲谭普元戴睿陈文韬沈文轩
- 矩形钢管-波折钢板组合墙端顶部承压性能与传力路径试验研究
- 2024年
- 矩形钢管-波折钢板组合墙是一种新型剪力墙,通过横置波折钢板连接两侧钢管形成预制钢构件,然后在钢管内及双波折钢板间填充混凝土形成组合墙。为研究矩形钢管-波折钢板组合墙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性能,以管间墙肢长度和栓钉间距为变化参数,完成了5个仅在墙端钢管混凝土柱顶加载的组合剪力墙试件抗压静力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主要对加载端柱的竖向位移和组合墙三个不同高度截面应变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竖向荷载由组合墙边缘构件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传递至剪力墙整体截面,需要一定的传力长度。管间墙肢长度以及栓钉间距是影响荷载传递路径长短和截面竖向应变分布平截面程度的主要因素。当管间墙肢长度不大于5倍墙厚以及栓钉间距小于200 mm时,在组合墙边缘构件破坏前,荷载经过1.07倍墙宽的传递长度可以传递至组合墙全截面。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出矩形钢管-波折钢板组合墙在竖向荷载下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提供了基础性试验依据。
- 李鑫杰罗金辉李国强楼国彪
- 关键词:受力机理
- 基于纯电动车身的传力路径优化及关键零部件开发验证
- 李加利
- 一种多传力路径纵梁及燃油箱保护结构
- 发明一种多传力路径纵梁及燃油箱保护结构,多传力路径纵梁结构包括纵梁主体和第二路径传力结构,所述第二路径传力结构包括前纵梁中段、横梁、扭杆弹簧前支座、扭杆弹簧、扭杆弹簧安装套筒、扭杆弹簧后支座和燃油箱挡板,所述横梁位于前纵...
- 李文凤侯聚英徐莉段龙杨邬杰程江洪周盟会
- 一种基于仿真传力路径的汽车铸造结构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仿真传力路径的汽车铸造结构件,包括结构件本体,结构件本体上设置有多个交汇设置用于传递结构件本体所承受的外力的传力筋,多个传力筋对应的交汇点的侧壁上一体化设置有增材层形成加厚部。解决了实际生产的零部件...
- 李小林卢西博黄军潘武兵刘云川王绍丰贺伟
相关作者
- 郝际平

- 作品数:1,108被引量:2,251H指数:22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混凝土组合柱 钢板剪力墙 侧板 抗震性能 钢梁
- 田洪生

- 作品数:7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车辆 前纵梁 车身 车身结构 纵梁
- 吴凤和

- 作品数:216被引量:462H指数:11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计量学 轻量化 传力路径 摩擦盘 靠接
- 王朝华

- 作品数:20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
- 研究主题:传力路径 轻量化 传力 相似度 可视化
- 薛强

- 作品数:260被引量:378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混凝土组合柱 侧板 钢管 钢管混凝土柱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