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6篇“ 伊立替康“的相关文章
- 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调节内水相蔗糖八硫酸酯三乙胺和总脂质的浓度,通过微流控设备将油相和水相按照一定的流速和比例进行混合,制备空...
- 蒋志君黄湘湘秦飞王松许海波刘蓉周丽娜刘彦鹏周俊枭刘晨
- 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 2025年
- 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ES-SCLC)患者二线使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20年至2023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一线耐药的ES-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20例患者给于伊立替康的单药治疗;观察组的2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安罗替尼,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20例病人经过治疗后复查的近期的疗效:CR的病人有2个,PR的病人有10个,SD的病人有6个,PD的病人有1个,ORR的值是65.0%,DCR的值是95.0%;对照组:CR的病人有1个,PR的病人有7个,SD的病人有7个,PD的病人有5人,ORR的值是40.0%,DCR的值是75.0%。两组病人的DCR的值和ORR的值之间的差异有意义(P<0.05)。所有患者常见的副反应为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粒细胞缺乏等,经过对症治疗后好转,对研究进展无严重影响。观察组病人出现手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口腔黏膜的损害及肝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要大于对照组的病人,然而两组病人这些可能性之间的差异却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人在用药期间发生高血压的例数要大于对照组的病人发生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7个病人出现的高血压仅达到2级,给予降压药后病人的血压恢复正常;有2个病人发生的高血压达到3级,且降压药物不能将至正常,给于安罗替尼10mg治疗。无1例患者发生4级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ES-SCLC患者,可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又经济,可作为ES-SCLC二线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
- 王玉茹
- 关键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伊立替康
- 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中葡萄糖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中葡萄糖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超滤法将脂质体中的盐酸伊立替康与葡萄糖、氯化钠等小分子物质充分分离,然后,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
- 刘军王振刚吴柯棣张雪喜李晓雪石伟宁赵婷婷
- 养阴益胃健脾方联合阿帕替尼、伊立替康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养阴益胃健脾方联合阿帕替尼、伊立替康三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取阿帕替尼+伊立替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养阴益胃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25、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A125、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益胃健脾方联合阿帕替尼、伊立替康可明显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并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张宋玲肖威温美如
- 关键词:晚期胃癌伊立替康
- 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辅助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的效果及对miR-92a、miR-130b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辅助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的效果及对miR-92a、miR-130b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伊立替康辅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iR-92a、miR-130b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辅助治疗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抑制miR-92a、miR-130b相对表达量,还能调节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 张婧博高瑞君杨柳
- 关键词:伊立替康
- 一种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其包括:1)将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分离为包封体溶液和游离体溶液;2)由包封体溶液制备供试液A,由游离体溶液制备供试液B,其中皆包含加热步骤;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
- 张庆华夏红英李婉云杜宗哲陈磊龙坤
- 四神丸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缓解伊立替康肠道毒性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研究四神丸对伊立替康肠道毒性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伊立替康75 mg·kg^(-1))和四神丸低、高剂量(2.5、5 g·kg^(-1))组及阳性药组(洛哌丁胺10 mg·kg^(-1))。记录小鼠体重变化,DAI评分,粪便隐血情况,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观察四神丸对伊立替康肠道毒性的改善作用;采用灌胃FITC标记葡聚糖,4 h后检测血清中的荧光强度、脂多糖(LPS)和二胺氧化酶(DAO)含量,观察四神丸对伊立替康小鼠肠道通透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的表达,观察四神丸对伊立替康小鼠肠道屏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DAI评分、小鼠粪便隐血阳性率、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小鼠血清中荧光强度、LPS和DAO含量明显增多;小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四神丸低、高剂量干预后,小鼠体重显著恢复,DAI评分、小鼠粪便隐血阳性率和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ZO-1、Occludin和Claudin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小鼠肠道通透性显著改善(P<0.01)。结论四神丸可以有效改善伊立替康的肠道毒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和Claudin)的表达从而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有关。
- 朱姣姣朱晓俊严自强
- 关键词:伊立替康四神丸肠道屏障紧密连接蛋白
-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
- 2025年
- 目的探讨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2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72-4、CA19-9、癌胚抗原(CEA)、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M]、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远期预后[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FS、OS均长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19-9、CA72-4、CEA、CA125、CYFRA21-1、MMP9、IgA、IgM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A19-9、CA72-4、CEA、CA125、CYFRA21-1、MMP9、Ig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应用于老年胃癌患者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 徐卓元王若雨
- 关键词:伊立替康胃癌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 信迪利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晚期食管鳞癌(ESC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新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晚期ESCC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伊立替康+替吉奥+信迪利单抗)和对照组(伊立替康+替吉奥)各51例。持续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效果,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37.25%)、疾病控制率(70.59%)均高于对照组(17.65%,49.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和对照组各失访1、2例,各存活41、31例,两组生存曲线比较,经Log-rank检验,研究组生存曲线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7,P=0.03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方案治疗晚期ESCC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延长患者近期生存率,安全性较好。
- 王刚
- 关键词:晚期食管鳞癌
- 结直肠癌患者伊立替康化疗相关迟发性腹泻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调查接受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统计伊立替康用药后迟发性腹泻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于我科接受FOLFIRI方案[5-氟尿嘧啶(5-FU)+伊立替康(CPT-11)+亚叶酸钙(CF)]化疗的116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迟发性腹泻分组,即迟发性腹泻组和未发生迟发性腹泻组(简称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迟发性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16例患者中发生迟发性腹泻50例(43.10%),其中Ⅰ级腹泻6例,Ⅱ级腹泻17例,Ⅲ级腹泻22例,Ⅳ级腹泻5例。迟发性腹泻组≥65岁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UGT1A1^(*)6、UGT1A1^(*)28基因型杂合突变型患者构成比高于对照组,P<0.05;迟发性腹泻组与对照组在患者性别、KPS评分、放疗史、化疗前总胆红素(TBIL)和血红蛋白(Hb)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UGT1A1^(*)6杂合突变型、UGT1A1^(*)28杂合突变型是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迟发性腹泻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86,1.892,1.383;95%CI分别为1.029~2.083,1.227~2.806,1.106~1.851)。结论:年龄≥65岁、UGT1A1^(*)6和UGT1A1^(*)28基因杂合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化疗后迟发性腹泻的发生风险高,临床应予以关注,有效防治。
- 李丽刘倩
- 关键词:结直肠癌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贾立群

- 作品数:372被引量:1,88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
- 研究主题:中医外治 恶性肿瘤 恶性胸腔积液 中医外治法 肿瘤
- 许风国

- 作品数:85被引量:30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伊立替康 代谢组学 结直肠癌 药物 组合物
- 刘宝瑞

- 作品数:1,041被引量:3,063H指数:2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 研究主题:胃癌 肿瘤 免疫治疗 抗肿瘤 抗血管生成
- 张尊建

- 作品数:187被引量:1,028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指纹图谱 药代动力学 伊立替康 药物 生物等效性
- 刘东

- 作品数:459被引量:1,91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用药频度 药动学 临床药师 限定日剂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