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576篇“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文章
-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财税支持问题研究——以巴基斯坦为例
- 2025年
-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规模不断扩大,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巴基斯坦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探讨财税支持政策在促进投资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政策参考。
- 陈文菁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财税支持
- 智能制造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2025年
-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的当下,深入研究智能制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对于保障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利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制造对企业OFDI行为的具体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是促进企业OFDI行为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体现在OFDI的决策选择方面,也反映在OFDI的频次增加方面。机制分析发现,智能制造能够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增强风险承担能力三个渠道来推动企业的OFDI活动。拓展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对企业OFDI的影响具有时间滞后性,其中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智能制造对外资企业、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贸易型企业OFDI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智能制造能够扩展企业OFDI的投资广度,二者存在倒U型关系。本文为企业国际化行为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企业把握智能制造的时代机遇,对于推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沐霖许家云徐腾达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全要素生产率
- “强弱之间”?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偏好——基于海外关联公司持股方式的经验证据
- 2025年
- 文章使用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结合世界竞争力排名和ICT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传统跨国企业OFDI策略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降低了传统跨国企业对海外关联公司的管理成本,显著促进了企业在OFDI过程中的“强关联”偏好,即倾向于采取直接持股的策略,该效应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仍维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技术管理能力、成本管理能力以及扩大雇佣规模三种作用机制影响OFDI策略偏好。异质性分析表明,从东道国的数字特征来看,这一效应仅在用户基础、技术基础、通讯基础较好的地区显著;从母国的市场环境来看,该效应仅在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和产业集中度较低的样本显著。
- 陈晓蓉武常岐武常岐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强关联
-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二元边际的视角
- 2025年
- 运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对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通过放松融资约束、提升ESG表现、增加创新产出提升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中更加明显,而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集约边际的影响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明显,对扩展边际的影响在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明显;拓展分析表明,具有海外背景的高管在新质生产力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同时,新质生产力还增加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和在海外市场的收益能力。以上研究率先证实了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国际投资与生产力理论,还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有益借鉴。
- 李巍管潇潇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融资约束ESG
- 金融供给地理结构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2025年
- 从金融供给地理结构的视角出发探讨银行网点布局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对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和企业周边银行网点数量数据,考察金融供给地理结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集中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距离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近距离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越集中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越大。异质性分析表明,集中的金融供给地理结构对非沿海地区企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果更明显。研究认为通过金融供给地理结构的合理布局,能够对企业高质量的对外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 王世文刘峻峰季建文钱燕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 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这种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更为显著。由于行业技术水平、企业所有制类型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差异,数字化转型的投资促进效应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此外,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提高生产率能够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字化转型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这一趋势不仅深刻影响着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布局与实施,而且对推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进程及加速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
- 何金旗李怡然
- 关键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融资约束生产率
- 人工智能应用能有效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吗?
- 2025年
- 以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人工智能(AI)应用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论在经过相关检验后依然成立。人工智能应用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融资约束以及增加海外高管3条路径实现,且在东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企业中,影响更为明显。实证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应用对中国企业对外开放具有积极作用,这对于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重要启示。
- 周俊杰洪金鸾周鹏飞
- 关键词:人工智能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
- 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2025年
- “双碳”战略目标下,环境信息披露成为引导企业绿色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生态与经济共赢的重要渠道。文章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效应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因企业所有制、企业所在地区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目的地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其中,对外资企业、高度重视环保地区的企业、投资目的地为发达经济体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与政府补贴是重要中介机制,内部控制与媒体关注度会正向调节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文章丰富了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微观研究视角,为中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现实启示。
- 徐芳燕孙静怡刘巍
-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
- “一带一路”倡议下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与审计对策
- 2025年
- 国有企业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具有主导地位,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其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海外风险。如何有效识别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并加强审计尤为重要。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境外投资财务风险、结构性汇率风险、国际融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审计重点为对外投资决策审计、风险与预警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针对国有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直接投资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健全对外投资审计制度、强化审计主体地位、加强审计人才队伍建设、探索远程审计模式。
- 宋勇超赵媛媛
- 关键词: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矿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
- 2025年
- 要切实提高矿产企业的投资风险管控能力,必须从政治风险防范、法律风险防范、经济风险防范、市场风险防范、生态风险防范等多个层面同时推进。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以及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的兴起,我国矿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的动力。
- 刘晓婉
- 关键词:经济风险对外直接投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