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6篇“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相关文章
无机化学理论教学改革策略——以电子对互斥理论为例
2024年
高校化学教学中,无机化学在化学类专业教学中是重要的专业课,该门课程通常安排在大一学习,是学习其他化学课程的基础,而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又是无机化学的重点内容,介绍了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而教学改革策略是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在一定的目标导向下,将各个教学有机结合起考虑基本要素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分子结构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电子对互斥理论为例,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中心原子与孤电子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学会计算判断分子的空间排布类型,激发学生化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德育思考,从而升华课程质量,完善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雅霍浩平王英波
关键词:无机化学理论教学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盲区与实践优化被引量:3
2023年
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是定性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及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有效方法,是现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VSEPR理论教学中电子对相互排斥机理不易讲明,氧原子作为配位原子不提供电子等假设难理解和VSEPR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区别不清晰等教学盲区,通过明确端位原子提供电子数的规定本质,清楚O原子位置及成键类型分子(或离子)结构影响和多重键于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影响以及将VSEPR理论教学内容置于杂化轨道理论之前等教学实践优化,实现了学生VSEPR理论本质理解和分子空间构型准确判断能力的提升。
刘宗怀何学侠陈沛石峰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无机化学教学优化
基于“模型思想”的高中化学教学新思路——以“电子对互斥理论”为例
2023年
“模型”在科学认识中具有描述、解释和预测等功能,是理论发展的重要方式,以深入理解电子对互斥理论、强调模型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为目的,解读了三种现行教材中提供的计算方法的物理意义,并进行分析和优化,解决其在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用示意图展示模型、用生活用品搭建模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教学建议,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与帮助。
陈柏帆薛蓉张万举朱立红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探讨电子对互斥理论电子对数计算简易方法与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电子对互斥理论中关于卤素、氧族等p区非金属元素作为配位原子提供电子数为1、0等未做明确说明的问题,通过数学公式推导解释了数字背后的意义,完善了将中心原子和配位原子按不同计算规则、更简便地计算电子对数的方法。应用推导出的简便电子对计算规则探讨了一种判断链状结构有机小分子的杂化类型的新方法,并讨论了长周期p区非金属元素的最外s电子的钻穿作用电子总数的影响以及利用电负性差异比较共型分子键角大小时需要考虑多重键的影响等,VSEPR法的应用做了有益补充。
张卫马荔谢少艾汪羽翎陈虹锦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键角
电子对互斥理论应用中的问题被引量:1
2022年
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在简单分子、离子空间构型判断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模型.已知结构式的分子(离子)自不待言,未知具体结构的分子或离子,只要结合基本化学原理确定出中心原子,也比较容易计算和判断.
王笃年
关键词: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子分子
基于模型认知的“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进阶设计被引量:4
2022年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模型认知”由低到高的水平划分,借助PhET互动仿真模型平台,通过虚拟的分子模型搭建和真实的分子构型比,将“成键电子”“孤电子”和“电子对”等抽象知识,融入认识模型、理解模型、运用模型和建构模型的递进式学习进阶设计中,在促进学生互斥行为深度理解的同时,避免了虚拟可视化模型的过度类比可能导致的“相异构想”。
肖丽洁潘睿顾茜接文静
关键词:学习进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利用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的解题技巧被引量:1
2022年
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判断是高中化学结构知识的重要内容,运用VSEPR模型(电子对互斥)理论知识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应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据此,归纳和总结了利用电子对互斥理论去判断分子或离子空间结构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高效率地完成相关试题.
林海龙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空间构型高中化学
引导式探究教学活动的逆向设计研究——以“电子对互斥理论”为例
相较于其他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由于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的过程性和相关知识的探索性,且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相契合,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重视,并被一线教师更...
肖丽洁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高中化学
从VSEPR模型到LCP模型: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6
2021年
考察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的发展史可知,1916年路易斯提出的"原子立方体"假设为VSEPR模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40年西德威克和鲍威尔的假设进一步促进了VSEPR模型的形成。1957年吉莱斯皮和尼霍尔姆拓展了西德威克和鲍威尔的假设,并于1963年正式提出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概念。至1988年,吉莱斯皮提出配体紧密堆积模型(LCP模型)弥补了VSEPR模型的不足。电子对互斥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分子结构的理论,它的提出开启了化学家定性研究分子结构的历程。
袁振东李孝婷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结构
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的知识要点与应用
2020年
化学键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知识,在选修3模块中着重讨论了共键,也是高考中的重要并为必考考点。共键经过了以路易斯为代表的经典共理论、以鲍林为代表的现代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以鲍威尔为代表的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理论体系都有着他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不能解释的局限性。本文讨论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分子空间构型判断的应用。
徐娟芬
关键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共价键杂化轨道理论知识要点化学键

相关作者

张晨曦
作品数:87被引量:202H指数:9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化学 智能工具机 分布交互仿真 系统结构 CAI
王雪峰
作品数:40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化学 脉冲激光沉积 电化学电容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脉冲激光烧蚀
王笃年
作品数:130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十一学校
研究主题:有机物 原子半径 单质 化学知识 卤族元素
邓玉良
作品数:21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研究主题:消防工作 消防 二氧化氯 漂白剂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潘睿
作品数:18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STUDIO软件 MATERIAL MS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