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0篇“ 人格测验“的相关文章
人格测验漫谈:什么是人格?MBTI准确吗?
2025年
情境小王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最近他发现,身边的小伙伴们越来越喜欢说一些英语单词,比如“我是INTJ,你是什么?”“我不和E型的人玩,我更适合I型”。好朋友告诉他这是流行的MBTI人格测验结果,只用四个英文字母就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格。出于好奇,小王也在同学推荐的网站上做了测验,并得到了ENFJ人格的结果。报告告诉他,他是主人公型人格,是天生的领导者。这样的结果让他很高兴。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也时常有犹豫和胆怯,并不能做到报告中说的那样有“迷人的口才”。
蔡济民
关键词:人格测验测验结果英语单词英文字母
迫选人格测验的2PLM-RANK多维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及其参数估计研究
张文清
基于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发生谵妄的预测模型构建
2024年
目的利用术前获知的患者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le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结果,预测冠状动脉术术后谵妄发生的可能性,以备提前干预。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193例,以是否出现术后谵妄分为两组,利用Bayes判别分析方法建立判别方程,并采用自身验证回代法对函数式进行检验。结果根据MMPI各维度建立判别函数:Y1(发生术后谵妄)=-29.589+0.190×抑郁-0.042×精神衰弱+0.554×精神分裂+0.186×轻躁狂;Y2(未发生术后谵妄)=-21.626+0.161×抑郁+0.069×精神衰弱+0.482×精神分裂+0.048×轻躁狂。用回代法验证该方程式的准确率达81.3%,模型的分类性能良好。结论建立的Bayes判别函数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谵妄预测分类能力较强,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和术前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牛明慧孙晓柯岳爱华牛琪惠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术后谵妄
人格测验中的“作假”识别:来自多模态数据的佐证
众所周知,大五模型的出现为人格测验的编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人格测评的重要性也在多个研究领域中逐渐凸显。考虑到员工的人格特质对其入职后职业表现的有力预测作用以及人岗匹配所带来的额外效益,众多企业将人格测评纳入为前期筛选...
陈雪明
关键词:人员选拔人格测验作假行为
人-岗匹配和人-组织匹配对人格测验作假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
2023年
不同招聘情境中人格测验作假的模式可能有所不同。先前研究较多关注岗位信息的影响,目前逐渐有学者认识到组织信息的重要性。在三项研究中,我们通过操纵岗位与组织文化信息,发现应聘者会表现出与招聘情境相适应的人格测验作假行为。具体而言,在应聘不同岗位或不同组织文化的工作时,应聘者对相匹配的人格特质的评分显著增加。理想员工形象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感知自我差距的调节作用在部分维度上出现,支持了图式采择模型。人-岗匹配与人-组织匹配分别从微观与宏观角度对个体的作假行为产生独立影响,其影响无法抵消或叠加。
李中权徐俊怡林淑惠
关键词:人-组织匹配作假行为
混合格式人格测验中结合项目表述效应和反应时间信息的IRT模型开发与应用研究
由语言正反向的表述方式对量表产生的影响称为项目表述效应(wording ef-fect)。研究者编制包含正向表述和反向表述的混合格式人格量表(mixed form-ate personality Scales),是为了防...
吴敏
关键词:项目反应理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结果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和精神科门诊招募的59例IBS-D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招募的健康者4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问卷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人格测验,比较两组效度量表4个效度因子和10个临床因子的分值,并将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量表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BS-D患者的疑病(Hs)、抑郁(D)、癔症(Hy)、心理变态(Pd)、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社会内向(Si)、防卫(K)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疑病(Hs)、抑郁(D)、癔症(Hy)因子均分大于60分。剖析图测图高峰依次为癔症(Hy)、疑病(Hs)和抑郁(D);患者组的年龄与说谎(L)、防卫(K)因子呈正相关(r=0.298、0.300,P=0.022、0.021),年龄与偏执(Pa)、精神衰弱(Pt)因子呈负相关(r=-0.293、-0.262,P=0.024、0.045),IBS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抑郁(D)、癔症(Hy)因子呈负相关(r=-0.332、-0.279,P=0.010、0.033)。结论IBS-D患者共病的精神障碍以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为主,可能存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和神经质的人格特点。
刘晓敏王效敏李玲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人格
人格测验的起源、发展与未来
2022年
人格测验作为人格测评工具,基本上是循着两种不同的取向发展的:以投射测验为代表的非结构性取向和以自陈量表为代表的结构性取向。这两种取向起源于不同的假设,并逐渐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适用于不同人群的人格测验量表。未来人格测验应该在加强投射测验与自陈量表的互补与整合、融入人类多样性特征、开展人格测验智能化研究、提高人格测验的信效度等方面继续努力。
赵玉晶
关键词:人格测验投射测验
多维人格测验的反应与反应时联合建模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当前人格测验反应与反应时的数据分析模型只适用单独分析各子维度的情况,该文提出了联合单维反应时与多维反应的联合模型(JRT-M2PLM)以及联合多维反应时与多维反应的联合模型(JMRT-M2PLM),以期更准确地评估被试人格特质.在模拟研究中,发现多维联合模型JRT-M2PLM和JMRT-M2PLM的各参数均能被准确地估计,而且比单维的联合模型JRT-2PLM估计结果更优.在实际数据上,联合模型JRT-M2PLM和JMRT-M2PLM的拟合指数明显优于单维度联合模型JRT-2PLM.因此,在多维人格测验数据分析中,非常有必要考虑人格测验反应与反应时的多维性.
严娟郭小军罗照盛
关键词:反应时
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测验加工过程的自我偏向效应及视线追踪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采用眼动技术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人格测验项目反应加工过程的自我偏向效应及视线追踪特征。方法通过融合自我报告法与视线追踪技术,以“士兵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量表”为实验材料,同步采集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组在人格测验答题过程的行为学及眼动指标。运用SPSS软件分析两组被试的自我加工差异与眼动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组比健康组有着更多的眼动行为,主要表现为题干及选项兴趣区内更密集的注视点数量(P<0.01),以及更频繁的有意义眼跳(P<0.01)。然而在指导语阅读过程中,精神分裂症组与健康组并没有出现上述眼动差异(P>0.05),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存在眼动基线差异。此外,健康组对题干及选项兴趣区的自我相关信息均投入较少的眼动行为,出现自我偏向效应;而精神分裂症组只在题干兴趣区出现自我偏向效应,说明精神分裂症组的自我偏向只存在于早期的条目编码理解阶段,在晚期的反应决策阶段自我偏向消失。结论通过自评式人格测验,提取精神分裂症患者项目反应加工过程的自我偏向效应与视线追踪特征,为实现人格特质及精神障碍的多模态鉴别提供实证依据。
辛伟张瑶余苒苗丹民
关键词:人格测验精神分裂症视线追踪

相关作者

苗丹民
作品数:447被引量:2,42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睡眠剥夺 心理健康 人格 心理选拔 MBTI
郭庆科
作品数:100被引量:391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研究主题:情绪智力 项目反应理论 人格测验 量表 大学生
骆方
作品数:62被引量:563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测验 作假 验证性因素分析 人格测验 项目反应理论
杨业兵
作品数:65被引量:35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 焦虑 社会支持 项目反应理论 人格测验
王昭
作品数:48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 人格测验 项目反应理论 自我呈现 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