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65篇“ 人口规模“的相关文章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潜在优势、内在张力与推进对策
2025年
人口规模是影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巨大的人口规模内嵌着消费市场规模效应,劳动力供给充足以及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矛盾。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人口结构性矛盾与人口空间分布矛盾凸显;另一方面,人口发展不充分,具体表现为人口负增长趋势显著。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应当聚焦银发经济建设,培育高素质劳动力,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打造友好型生育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
张丽珍李凤梅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老龄化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口规模的关系及演变规律
2025年
大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本文以2006—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市辖区为研究样本,从城市标度律的视角探索城市产业转型与人口规模的基本关系及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产业发展受产业整体发展趋势和城市人口规模变化的影响,产业标度因子与产业区位商间的对应关系得到验证:大城市(人口规模排序前5%)的特征产业有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其标度因子为超线性;小城市(人口规模排序末75%)的特征产业有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等产业,其标度因子为次线性;人口规模排序为5%~25%的城市产业结构介于前两类城市的过渡阶段。(2)以中国证据验证了城市产业演进规律,平均产业重演指数为0.49,平均城市重演指数为0.37。城市产业结构随城市人口规模“梯度转移”,大城市带动产业升级,并对小城市形成辐射带动效应。研究结论对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具有政策启示。
张耀军陈芸巫锡炜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与政府供地结构:纳入民生设施用地的新视角
2025年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理念,核心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城镇建设用地功能配置上的决策逻辑。地方政府以非市场化(或半市场化)方式为主出让民生设施用地,以市场化方式为主出让工业、居住和商服等其他生产生活用地。在建设用地总量受指标约束的情况下,二者相互替代,并分别通过提升宜居性和提高实际工资水平改善居民福利。本文构建了包含民生设施用地的政府土地配置决策模型,并利用2007-2020年城市人口增长和土地出让数据开展研究,发现在研究期内,我国常住人口增长越快的城市,人均新增用地供给约束越强,其民生设施用地出让占比越高,而工业和居住等用地的出让占比越低。这一方面是由于民生设施用地的容积率相比其他用地更低,且难以随土地供给约束的加强而向上调整;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公共服务的人均供给水平面临压力,居民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关注度上升,因此人均民生设施用地规模存在难以向下调整的特征。本文将民生设施用地纳入政府供地结构的分析对于我国优化土地配置效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和改善民生具有启示意义。
徐航天李思萱杨曦
关键词:供地结构公共服务
常住人口规模:新时代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定位器”
2025年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发展,但也对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尤其是义务教育供给提出了挑战。面对人口流动和集聚趋势,依据户籍人口规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的“定位器”存在历史局限,常住人口规模逐渐成为国家教育资源配置的新型“定位器”。在价值定位上,要求兼顾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在目标定位上,旨在保障常住人口子女的公平就读。在功能定位上,需要满足常住人口的基本教育需要。发挥常住人口规模的义务教育资源“定位器”功能,首先需要转变资源配置理念,打破政策惯性;其次需要建立循证决策机制,定位常住人口分布;最后需要统筹教育资源配置,落实政府权责划分。
陈元龙李宜江朱家存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资源配置定位器
河北省未来30年人口规模结构预测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5年
科学预测未来人口变化趋势及其相关经济社会影响,是积极调整宏观、微观政策,有效应对人口变化挑战的重要依据。文章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用队列要素法,并使用PADIS-INT软件建立模型,设置低、中、高三种方案,对河北省2021—2050年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预测。就预测结果看,未来河北省人口负增长趋势已成必然且形势严峻。在三种方案下,到2050年,河北省总人口分别为6414.12万人、6903.77万人和7100.77万人,均为持续下降态势;育龄妇女规模将不足总人口的20%,也呈缓慢减少趋势;劳动人口分别为3780.64万人、3958.71万人和4029.94万人,都呈现持续萎缩态势;而总抚养比将达到69.66%、74.40%和76.20%,社会的整体抚养压力将持续增加;学龄人口也将持续减少,各类教育资源面临优化整合。因此,应积极系统应对人口负增长趋势,尽快优化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并持续深入研究人口负增长带来的长期综合性影响,以有效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
李茂常思琳
关键词:生育水平
产业集聚、人口规模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三角41市的经验证据
2025年
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探究2005—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在现有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多样化、专业化产业集聚模式产生的外部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影响,多样化产业集聚对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的独立效应分别为不显著和显著促进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扩大城市人口规模;而专业化产业集聚产生的独立效应和协同效应均为负。分城市规模来看,专业化产业集聚只在大中型城市产生经济发展红利,多样化产业集聚则可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经济效益并缓解中型及以上级别城市的人口流失压力。应根据城市发展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产业集聚模式,以区域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的分布平衡引导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城融合。
潘海岚康思
关键词:长三角人口规模
城镇化进程中村庄人口规模的变化规律
2025年
研究重新审视并修正传统的推拉理论与生命周期说的预设,以期更全面地解释中国人口迁移现象。传统理论通常预设了城乡空间的二元区分,忽略了空间分布及城乡多层次体系和融合的影响。通过修改“结构约束下的推—拉”理论预设,强调社会保护体制的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工生命周期的影响,指出这可能导致村庄人口得到补充。从多角度验证人口流出地区存在人口恢复的可能及影响,从区位差异角度发现呈现“鞍形分布”和“梯度分布”,并且讨论它们在不同地带的差异。研究从两个方面来改变城乡二元区分的假定:既要看到城镇村多层次体系的存在,也要看到城乡融合对于城乡区分的某种程度的淡化。尽管存在挑战,中国乡村的未来并非完全悲观,许多村庄仍具有吸引人口的能力,其人口变化值得关注。
熊万胜王诗玮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融合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关键要义与实践指向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之基,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我们要在充分认识“人口规模巨大”与现代化内在关联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关键要义,即系统、发展、协调、稳定、和谐。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立足以人民为中心、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促进协调发展、努力加强社会保障。
张杰
关键词:人口规模实践指向
数字经济、消费提振与实体经济发展——兼论消费异质与人口规模的门槛效应
2025年
选取2013—2021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消费提振视角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考察消费异质性与人口规模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且这一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振居民消费驱动实体经济发展。消费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消费城乡异质中,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在消费类型异质中,数字经济对居民生存型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提振作用。拓展性研究发现,在地区人口规模发展的不同阶段,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低人口规模时显著、高人口规模时不显著。
何枭吟陈汉驰焦成焕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居民消费人口规模
省际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度的时空演变——基于公平和发展的双重视角
2025年
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是落实“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政策的基础保障。基于协调发展理念“公平”和“发展”的双重价值导向,常住人口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的内涵应为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相一致,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外延应为常住人口规模与义务教育经费协调共同指向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三元协调关系,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公平和发展视角分别构建公平协调度模型和发展协调度模型,对省际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协调度呈下降趋势,且小学低于初中。其中,人员经费与常住人口的协调度具有“增长-降低”的循环周期性,公用经费与常住人口的协调度以2015年为节点先降后增。发展协调度持续降低,整体处于失调状态,并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
张荣馨阚斌斌
关键词:义务教育经费发展协调度

相关作者

王金营
作品数:205被引量:2,742H指数:31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人口 人口规模 中国人口
原新
作品数:282被引量:2,687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人口 老龄社会 老龄化 生育政策
陆铭
作品数:423被引量:14,020H指数:6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经济增长 城市化 城市 收入差距 中国经济
陆杰华
作品数:400被引量:3,326H指数:2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人口老龄化 人口 老年人 流动人口 人口学研究
穆光宗
作品数:438被引量:4,928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研究主题:人口 人口老龄化 人口问题 中国人口 人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