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6篇“ 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文章
播期和密度对扬麦25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索小麦品种扬麦25在皖中地区推广种植的适宜播期及栽植密度,进一步完善扬麦25的高产栽培技术,本研究对扬麦25在不同播期、密度条件下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播期及密度均会影响扬麦25的产量结构;随着播期的延迟,扬麦25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产量以11月2—9日播种处理较高;随着密度的增加,扬麦25的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千粒重逐渐降低,以基本苗密度255万~270万/hm^(2)处理的产量较高。适合的播期、密度下扬麦25的产量构成因子协调,利于形成高产。试验结果为扬麦25在研究区及相似生态区位的高产栽培提供播期及密度参考。
赵光杰
关键词:播期穗数小麦产量高产栽培
与大豆多个产量构成因子相关的QTL共定位位点
本发明公开了与大豆多个产量构成因子相关的QTL共定位位点,该QTL共定位位点位于大豆16号染色体上的3030820bp‑3424009bp区域,包含10个与大豆的单株荚数PNpP、单株粒数GNpP、百粒重HGW均相关的候...
赵曦刘宝海张国民闫平王珣冷春旭李晓娟赵伟吴立成王昕王家有周远航韩冬伟王连霞
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对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阐明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对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5个高产型杂交水稻为材料,调查株高等11个茎秆形态性状和有效穗等4个产量构成因子,以倒伏指数评价抗倒性,分析茎秆形态性状和产量构成因子与供试材料抗倒性的相关性。结果:倒伏指数与供试水稻材料基部第二伸长节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第二伸长节茎粗呈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构成因子无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基部第二伸长节越短、茎越粗的高产型水稻品种抗倒能力越强,为抗倒伏水稻品种培育指明方向。
陈秀英黄乾龙李贤勇王楚桃欧阳杰朱子超何永歆蒋刚管玉圣熊英黄桃翠
关键词:产量构成因子抗倒性
‘贵丰优998’产量构成因子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2024年
为探究杂交水稻‘贵丰优998’高产潜力和途径,本研究利用区试试验数据,对‘贵丰优998’全生育期、株高、穗粒数、有效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穗长和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4.3%~19.9%,其中变异最大的为穗粒数,变异系数为19.9%;最小的为千粒重,变异系数为4.3%。相关性分析表明全生育期、有效穗数和株高与产量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通径系数分别为0.992、0.668、0.381。因此,在生产上应用推广及高产创建时,‘贵丰优998’要合理密植,适时施用分蘖肥,通过晒田的方式,保证分蘖力的同时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有效穗;同时要协调好有效穗(群体)和穗粒数(个体)之间的关系,注重整体有效穗数。研究结果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
姜敬伟郝留根杨春苗易崇粉张宏伟王珍珍王丰甘雨
关键词:通径分析
4份野豌豆属牧草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种子特性研究
张少杰
密度对鲜食糯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为探讨鲜食糯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2021年以鲜食糯玉米品种申科糯602为供试品种,设40 020株/hm^(2)、46 695株/hm^(2)、53 355株/hm^(2)、60 030株/hm^(2)、66 705株/hm^(2)、76 710株/hm^(2)等6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糯玉米申科糯602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随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呈增加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去苞叶果穗重和单穗粒重呈下降趋势,鲜食糯玉米申科糯602种植密度53 000株/hm^(2)左右最为合适。
宋云飞曾林戈芹英
关键词:糯玉米鲜穗产量产量构成因素
播期与密度对镇稻18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为了筛选庐江县庐城镇水稻品种镇稻18适宜的播期和种植密度,特于2021年开展了不同播期与密度对其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庐江县庐城镇气候条件下,随着播期的延迟,镇稻18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5月15日播期处理下产量最高,但与5月25日播期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因而适宜的播期为5月15—25日;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数逐渐增加,其他几个考察指标均先增加后降低,产量最高的密度处理为27.78万穴/hm^(2)(株行距20 cm×18 cm)。
刘林
关键词:水稻播期产量构成因子
种植密度对鲜食粒豌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为筛选鲜食粒豌豆‘云豌18号’在滇中不同海拔区域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良种配套良法提供依据,采用回归模型分析3个不同海拔试点不同种植密度对鲜食粒豌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拟合曲线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呈上升趋势,当种植密度达一定量时产量达最高值,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之后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下降。3个海拔试点产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种植密度范围均为33万~42万株/hm^(2),海拔1545 m试点最佳种植密度为42万株/hm^(2),海拔1770 m试点最佳种植密度为33万株/hm^(2),海拔1970 m试点最佳种植密度为37.5万株/hm^(2)。
李艳兰杨进成禹宗红金红云吴金花李祥张春帆王春贵刘坚坚胡新洲罗志敏李灶福史兰芬沈祥宏安正云柏跃才
关键词:种植密度产量构成因子
江苏淮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早春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2023年
为了解不同种植模式对早春鲜食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台湾地区75-3毛豆为试验对象,设计早春露地、地膜覆盖、露地滴灌和垄作覆膜滴灌4种不同种植模式处理,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鲜食大豆在早春栽培时,地膜覆盖可起到保温、保湿作用,出苗早且苗齐、苗壮。播期与播种密度相同时,鲜食大豆早春种植应用地膜覆盖和垄作滴灌技术有利于增加单株分枝数和单株鲜荚数,提高单株鲜荚质量、百荚鲜质量和理论产量。地膜覆盖和垄作滴灌是提高早春鲜食大豆产量的关键技术,可推广应用。
王龙生方怀信钱素菊
关键词:鲜食大豆早春田间试验
毛竹种子发育特性及产量构成因子研究
桂林地区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近乎每年开花,本研究以桂林开花毛竹为研究对象,定期采集盛花期后的毛竹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样本,探索种子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变化及种子产量与母竹表型...
贾冬冬
关键词:毛竹种子发育生理特性产量性状

相关作者

鲁剑巍
作品数:561被引量:6,881H指数:48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冬油菜 钾肥 施肥 养分吸收
张博
作品数:411被引量:1,451H指数:18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苜蓿 黄花苜蓿 紫花苜蓿 配电网 无芒雀麦
任涛
作品数:210被引量:2,062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油菜 冬油菜 水稻 秸秆还田 钾肥
陈玲玲
作品数:61被引量:300H指数:9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
研究主题:紫花苜蓿 综合评价 紫花苜蓿种子 灰色关联度分析 苜蓿
牛一丁
作品数:41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
研究主题:甜瓜 紫花苜蓿 基因 花粉管通道法 紫花苜蓿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