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81篇“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章
数字生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研究
2025年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如何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的热点议题。基于TOE框架(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以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为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方法,探讨数字基础、技术创新、数字人才、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安全、数字社会等7个数字要素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组态效应。研究发现:①存在三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案,即“全面联动型”“技术-环境联动型”和“环境驱动型”。②不存在单一条件构成高产业结构指数的情况,但是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挥着比较普适的作用。研究揭示了数字生态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为优化地区生态环境、更好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乔涵王子隆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
人工智能、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025年
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内涵。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所具备的“融合”特质,使其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基于跨国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拉动经济增长的动能还有待释放。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由分工深化走向相互融合,成为加快产业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建立一个包含人工智能和产业融合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当人工智能技术偏向制造业且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替代弹性较低时,人工智能技术会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通过集约边际效应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此外,提高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率、降低不同服务业之间劳动力流动成本等途径可以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本文从宏观经济结构视角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产业融合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并就如何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产业融合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政策启示。
潘珊李剑培顾乃华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区域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2025年
文章基于我国内地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风险投资水平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外溢效应高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与风险投资水平存在空间上的相关性与集聚性特征,该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因此,为共同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该重视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产生的空间溢出影响,政府、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和合作。
韩妍吴万琪
关键词:风险投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空间误差模型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2025年
随着经济的稳健前行,数字经济正逐步渗透至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借助现代信息网络与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数字经济实现生产效率的飞跃与生产结构的持续优化。与此同时,科技的持续进步不仅催生众多新兴产业,更促使传统产业经历着深刻的转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出台,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的目标,并围绕数字生态、数字中国建设等制定一系列重要战略,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深远影响,并探索促进二者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与策略,期望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加速区域产业的协调共进,为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悦朱迪诗
关键词:产业结构
税收收入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解析
2025年
在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国家、各级地方单位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税收收入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合理的税收收入结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高附加值产业流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先介绍了税收收入规模、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再结合实践分析了税收收入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以及税收收入结构产业结构发展问题,最后以税收收入结构调整为依托,提出助力产业结构转型的策略建议。
黄丽洁
关键词:税收收入产业结构
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探析
2025年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革新的加速推进,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本文通过对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内涵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逻辑关系,分析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即: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优化资源配置,有效促进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从创新驱动、效率优化和新动能生成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具体路径。同时,针对当前产业升级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度性开放以及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政策建议。
毛雁冰刘睿敏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绿色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2025年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已经成为金融工具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2009—2022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绿色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绿色金融政策能够促进试点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次,异质性分析显示,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政策倾斜力度较大的西部地区以及财政支持力度较大的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最后,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政策通过促进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柴尚蕾周倩倩魏伟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域创新能力
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烟台市为例
2025年
为全面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产业发展道路,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分析其农业产业结构现状,提出转型升级路径,旨在解决山东省烟台市农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力量支撑不足等问题。
李攀峰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2024年
近年来,数字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以先进的科技为支撑,不仅促进了各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催生了很多新的产业。通过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对我国经济向高水平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姜安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升级
地方政府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分析
2024年
杨一帆、潘君豪在《中国科技论坛》2024年第3期撰文指出,地方政府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效应显著。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N形促进效应。中国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引领作用,重视“强政府”在科技创新活动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主导作用,但大多地方政府偏好在“助跑”加速阶段过多参与,同质化政策和支柱产业“内卷”竞争严重,政策红利抵消甚至为负,对“扶上马”的产业要持续吸收、转化科技创新活力所必需的创新环境营创、体制机制创新、协作网络建设和关键融资支持鲜少关注,地方产业陷入中低水平循环耗散的发展瓶颈。
杨一帆潘君豪
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融资支持科技创新活动

相关作者

朱承亮
作品数:104被引量:2,053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人力资本 技术效率 经济增长效率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结构
安礼伟
作品数:45被引量:401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
研究主题:跨国公司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生产网络 商务成本 FDI
张二震
作品数:350被引量:3,378H指数:3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开放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 要素分工
孔凡超
作品数:8被引量:141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陈红进
作品数:21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研究主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资本帐户开放 资本管制 中国加入WTO 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