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0篇“ 亚低温疗法“的相关文章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联合应用亚低温疗法和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联合应用亚低温疗法和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效果。方法选择96例sTB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对照组接受亚低温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0.4~0.7µg/(kg·h)]静脉注射治疗。分别于术前(T0)、术后1 d(T1)、术后3 d(T2)、术后7 d(T3)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评估两组创伤严重程度,采用脑室外引流装置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检测两组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及脑血流量(CBF),采集两组颈内静脉球部及桡动脉血并测算脑氧代谢指标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AVDO_(2))及脑氧摄取率(CERO_(2)),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观察两组术后7、30 d死亡及重残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两组心动过缓、低血压、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GC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均<0.05)。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ICP降低而CPP及CBF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SjvO_(2)升高而AVDO_(2)及CERO_(2)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T0相比,两组T1、T2、T3时血清GFA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病死率、重残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用于sTBI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可降低患者ICP、改善脑血流和脑氧代谢,降低血清GFAP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 李灿张婷陈钇然邹帅杨锦平余娜
-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重型颅脑创伤
- 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8例SCCI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n=49),分别进行对症抢救及对症+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患者的预后恢复状况,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l(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纤维胶凝蛋白3(Ficolin3,FCN3)水平.结果:治疗2 w后,联合组(93.88%)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79.59%)(P<0.05);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GO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沉、血清hs-CRP、IL-6、UCH-L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FCN3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疗法联合依达拉奉治疗SCCI患儿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
- 袁博孙文武王宇艳
-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依达拉奉重症颅脑损伤脑神经功能
- 不同方式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全身亚低温疗法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均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全身亚低温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值。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及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分别为(9.79±8.46)h、(4.79±4.97)d、(11.53±7.90)d,与对照组的(9.00±6.11)h、(6.61±5.10)d、(12.06±5.44)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 d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血乳酸、脑脊液蛋白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血乳酸、脑脊液蛋白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及其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腹胀发生率分别为57.89%、63.16%,均高于对照组的22.22%、2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和全身亚低温疗法联合肠内营养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均有显著效果,其退热时间、抽搐消失时间、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也无差异,但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可降低患儿腹泻、腹胀发生率,安全性优于全身亚低温疗法。
- 林紫陈丽陈佳肖玮张玉红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儿童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儿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亚低温疗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展开比较,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症状改善时间、神经行为等。结果:(1)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上述指标表现出更低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改善时间:在意识清醒、肌张力、吸吮力症状改善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量表(NBNA):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嗜睡、昏迷、肌张力异常等)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E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效果确切,有益于改善患儿的症状,降低其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 范满娜张恩安唐军
-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疗法新生儿
- 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综合护理分析
- 2024年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亚低温疗法(MHT)治疗,在此期间,行综合护理(CN),效果分析。方法 样本源自:医院,科室:新生儿内科;以2022年11月作为初始样本收录时间;以2023年12月作为样本截止收录时间;以新生儿HIE举例;样本总数:n=70例;单双号法,划分组别,分别为A组、B组,各组数量:n=35例;分别行:常规护理、CN;指标对照:神经行为(NBNA)、睡眠质量(PSQI)、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结果 CN后,NBNA评分,比较A组/B组,后者均高;PSQI评分,对比A组vsB组,B组均较低;哭闹次数、镇静药物使用次数、原始反射障碍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吮吸恢复时间、眼部运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B组均少;家长满意度,(80.00%97.14%),B组较高,均(P<0.05)。结论 MHT治疗新生儿HIE期间,行CN,改善神经行为,提高睡眠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促进病情好转,家长满意度较高。
- 李海燕
-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综合护理
- 医用控温仪亚低温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医用控温仪亚低温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浙江省台州医院ICU收治的96例STBI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予控制颅内压、预防感染和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冰帽、冰毯等常规亚低温疗法,试验组予医用控温仪亚低温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7 d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评分表(GCS)]、颅内压(ICP)水平的变化,伤后3个月评估预后。结果治疗后7 d,两组NIHSS评分和ICP水平低于治疗前,GC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NIHSS评分和IC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GCS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伤后3个月,试验组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控温仪亚低温疗法可减轻STBI患者神经功能受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具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
- 许海阳苏彩燕张阿利龚柳阳孙巧丹
-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亚低温疗法颅内压
- 自制纸尿裤冰帽模拟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究自制纸尿裤冰帽模拟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自制纸尿裤冰帽模拟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治疗前及出生后不同时间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BUN、Cr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ALT(11.11±1.02)U/L、AST(33.24±2.48)U/L、BUN(4.35±0.34)mmol/L、Cr(55.24±2.1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5.36±1.24)U/L、(40.64±3.24)U/L、(6.34±0.54)mmol/L、(61.36±2.64)μmol/L(P<0.05)。治疗后,两组NSE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NSE(8.01±0.34)μg/L低于对照组的(12.22±0.34)μg/L(P<0.05)。出生后7、14、28 d,两组NBN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试验组NBNA评分分别为(37.24±1.22)、(38.11±1.11)、(39.01±0.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5.21±1.01)、(36.04±1.05)、(37.24±0.34)分(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结论自制纸尿裤冰帽模拟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冯晓虹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亚低温疗法
- 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亚低温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亚低温组实施亚低温疗法辅助治疗,联合组采用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的白细胞介素-8(IL-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亚低温组;联合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高于亚低温组,丙二醛(MDA)低于亚低温组;联合组的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神经肽Y(NPY)分别为(5.44±1.25)μg/L、(8.36±1.47)×10^(3)/mm^(3)、(187.43±20.32)pg/mL,均低于亚低温组(6.33±1.52)μg/L、(10.36±2.27)×10^(3)/mm^(3)、(201.38±20.55)pg/mL;联合组的格拉斯哥预后指数(GOS)(4.52±1.25)分高于亚低温组(3.75±0.83)分,改良Fisher量表(mFS)评分(1.32±0.21)分低于亚低温组(2.33±0.8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开窍针法联合亚低温疗法能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均有积极意义。
- 张丽姚依钵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疗法术后康复预后情况
- 亚低温疗法联合持续深度镇静镇痛对围绝经期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 研究亚低温疗法联合持续深度镇静镇痛对围绝经期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12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围绝经期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温疗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和常规基础治疗,温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亚低温疗法,联合组在温疗组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深度镇静镇痛。检测所有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完成Riker镇静-躁动评分(RA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统计转归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CRP水平为(6.42±0.43)mg/ml,低于温疗组的(12.65±1.02)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50,P<0.05)。联合组TNF-α水平为(0.73±0.11)ng/ml,低于温疗组的(1.21±0.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0,P<0.05)。联合组RASS评分为(1.23±0.06)分,低于温疗组的(3.14±0.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120,P<0.05)。联合组NIHSS评分为(11.73±3.54)分,低于温疗组的(18.62±4.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9,P<0.05)。联合组GCS评分为(16.73±4.75)分,高于温疗组的(11.94±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8,P<0.05)。联合组GOS评分为(5.01±1.83)分,高于温疗组的(3.9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2,P<0.05)。治疗后,联合组转归率(88.89%)明显高于温疗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29,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联合持续深度镇静镇痛治疗围绝经期脑出血可以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加强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和转归,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金铁托董亮
-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预后转归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与NBNA评分研究
- 2024年
-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高压氧治疗的可行性与NBNA评分。方法 本院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84例患儿,以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参照组,各42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联合高压氧干预,比较两组的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神经行为与发育缺陷程度。结果 经干预,与参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神经行为与发育缺陷程度改善情况更好,(P<0.05);在治疗效果上,参照组低于治疗组,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炎性因子、神经细胞因子水平都得到了改善,并且治疗组较参照组更优,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高压氧治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在改善炎症因子水平的同时,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高。
- 马媛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治疗NBNA
相关作者
- 孟庆义

- 作品数:699被引量:2,273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肌梗塞 急诊 心脏停搏 急性心肌梗塞
- 梅元武

- 作品数:363被引量:1,78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脑缺血 细胞凋亡 帕金森病 再灌注损伤 脑梗死
- 张赛

- 作品数:565被引量:4,969H指数:28
- 供职机构:武警部队
- 研究主题:颅脑创伤 亚低温 重型颅脑创伤 颅脑损伤 颅脑创伤后
- 杨前美

- 作品数:16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亚低温疗法 损伤病人 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
- 余涛

- 作品数:79被引量:3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对心 家猪 心跳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