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98篇“ 二连盆地“的相关文章
- 含煤盆地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地球物理方法——以二连盆地中东部为例
- 2025年
- 【背景】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铀资源增长的关键类型,广泛分布于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岩中。当前,我国对其勘查研究多集中于北方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目的和方法】二连盆地具有“铀−煤−油”共生特点,以盆地中东部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区域重力、航磁、航空放射性测量等资料,同时布设6条共130 km二维地震剖面,并采用土壤瞬时测氡法,剖析砂岩型铀矿关键控矿要素的地质特征与地球物理响应,构建找矿预测模型,旨在为含煤区找矿提供技术支撑。【结果】研究发现,重力反演揭示了基底隆−坳结构与铀矿富集的关系,航磁、航放明确了蚀源区及铀元素的迁移特征。区域重磁与航放数据识别出苏尼特隆起和巴音宝力格隆起两大蚀源区,揭示了物源供给边界;二维地震圈定了含铀砂体和蚀源区构造“天窗”;氡气测量异常经钻探验证,在马尼特坳陷南部圈定了一条长约20 km、宽1~3 km新的铀成矿带。【结论】区域重磁与航放数据为宏观成矿背景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二维地震与氡气测量在含铀砂体定位及矿化异常识别中优势显著。综合运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实现了多尺度地球物理方法融合,为含煤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 梁建刚匡海阳曹占宁杨为民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含煤盆地地球物理方法
- 二连盆地塔北凹陷反转构造特征与砂岩型铀矿之间的关系
- 2025年
- 通过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等资料,厘定了二连盆地塔北凹陷反转构造类型和样式,进而探讨了构造反转成因机制及其与砂岩型铀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塔北凹陷东部和西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正反转构造作用,东部发育典型的反转构造样式,西部巴彦乌拉、芒来等地区沿反转断层F 1上盘的赛汉组被抬升,近乎被完全剥蚀,原有的反转构造几何形态被破坏。在早白垩世赛汉组晚期(113~98.9 Ma)及晚白垩世—古新世初(66~42 M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NW转为NWW向,二连盆地塔北凹陷应力状态由伸展转变为挤压反转,形成一系列压性、压扭性构造,赛汉组及上白垩统被抬升剥蚀,形成区域性的角度不整合。构造反转作用一方面造成塔北凹陷赛汉组沉积体系由湖相转变为河流相,另一方面导致赛汉组与上覆地层差异性升降并遭受不均衡剥蚀,形成剥蚀天窗,有利于含铀、含氧流体向深部深入和流动,控制了层间氧化带的形态和发育,促进了铀矿富集。
- 陈念楠李满根宋志杰关宝文段建兵李西得刘武生范鹏飞刘颖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二连盆地
- 二连盆地脑木更地区砂岩型铀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铀成矿的关系
- 2025年
- 脑木更地区位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近年来相继发现了多个高品位铀矿工业孔,其含矿层主要为下白垩统赛汉组。文章通过分析脑木更地区赛汉组下段含矿砂岩及围岩的铀矿物特征,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特征,初步探讨该区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及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脑木更地区赛汉组下段砂岩中的铀矿物类型主要为沥青铀矿,背散射观察发现,黄铁矿充填于植物细胞中,沥青铀矿围绕黄铁矿边部生长。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矿层砂岩主要富集V、Mo等微量元素,REE与U呈正相关性,铀矿化层往往也是REE富集区,含铀砂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矿层砂岩遭受还原性流体作用;矿层砂岩有机碳、总硫含量明显高于围岩,而Fe^(3+)/Fe^(2+)、Th/U值低于围岩,这些特征有助于深刻认识该区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矿层与围岩一致的稀土元素特征、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脑木更地区具有统一的物源、沉积环境。
- 孙涛庞康罗宁余小林李健敏李钊李小伟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元素地球化学二连盆地
- 二连盆地小型断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模式
- 小型断陷湖盆具有面积小、水体浅、物源近、沉积速率大、沉积体系独特且受断层控制明显等特点,具有独特的成藏条件和油气富集模式。二连盆地作为一个典型的小型断陷湖盆群,前人对其开展了多年的研究,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关键问题...
- 付升
-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被引量:2
- 2024年
-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 周洪锋吴海红杨禹希向红英高吉宏贺昊文赵旭
- 关键词: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白垩系巴音都兰凹陷二连盆地
- 基于机器学习和测井数据的沉积盆地岩性识别和钻进速率预测 ——以二连盆地和苏拉特盆地为例
- 陈冠群
- 二连盆地AB凹陷SH横波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 纵横波联合勘探技术兼具先进性及实用性,是物探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在中国西部地区已进行了二、三维规模化应用,尤其是对恢复气云区低幅度构造成像具有良好的效果,东部地区横波勘探仍处于起步阶段。结合华北油田油气勘探的地质需求,应...
- 王瑞贞孙毅李海东王金宽盛晨
- 关键词:横波勘探地震勘探二连盆地
- 二连盆地赛汉高毕铀矿床渗出成矿作用和模式被引量:2
- 2024年
- 通过探讨二连盆地赛汉高毕铀矿成矿作用,构建铀成矿模式,总结成矿特征,提炼关键控矿要素,可指导矿床外围、深部和类似地区铀矿找矿。文章基于赛汉高毕铀矿床构造、建造、油气演化、铀矿化、铀成矿时代等分析,详细阐述了矿床矿石矿物、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确认赛汉高毕铀矿床产于赛汉组上段建造间古河道中,受准宝力格深切断陷、贯通性断裂、赛汉晚期深切河道联合控制,形成透镜状或板状铀矿体,铀成矿作用与区域油气逸散活动、挤压构造活动密切相关;铀矿石中CaO+Al_(2)O_(3)和P_(2)O_(5)与铀含量呈正相关,Co、Ni、Zn含量高,Fe^(2+)/Fe^(3+)总体小于0.8;各类砂岩中酸解烃含量均比较高,Th/U均小于2,表明赛汉组上段原生环境主要为红杂色的氧化环境,灰色含矿砂体主要是渗出还原成因;矿石中铀是以多种铀矿物形式存在,主要有黄铁矿-铀矿物型、地沥青包裹铀矿物型和微粒碎屑铀矿物型。赛汉高毕铀矿床主要为渗出成矿作用,赋存于深部的富含有机质和四价铀的流体沿贯通断裂或高角度不整合和下切河道运移至上部赛汉组上段氧化砂体中,流体被分解形成黄铁矿、富含铁铝等杂质的磷钙铀矿、地沥青,粒径大的地沥青将已先结晶的黄铁矿和富含铁铝等杂质的磷钙铀矿包裹其中,大部分铀矿物就位于较小的地沥青的外侧和附近。
- 刘武生李子颖刘持恒纪宏伟李西得
- 关键词:成矿模式二连盆地
- 二连盆地阿南凹陷阿3断块下白垩统沉积相研究
- 2024年
- 内蒙古二连盆地东北部马尼特坳陷东部阿尔善构造带南部的阿南凹陷阿3断块自投入开发以来先后经历了断块的无水采油期、断块的低含水开发期、断块的中低含水期,目前为断块的高含水开发期,进入开发瓶颈期,开发矛盾突出。以阿3断块下白垩统的阿尔善组阿四段和腾格尔组腾一段为研究对象,开展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和测井曲线电性特征等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阿尔善期发育近岸水下扇内扇、扇中亚相,至腾格尔组沉积末期发育滨浅湖亚相;(2)平面上受北部阿南大断层的影响,砂体多为北东—南西向展布,垂向上沉积过程中发育水进沉积体系域,水体自下而上逐渐变深,水域扩大;(3)由于相变导致的物性变化制约剩余油挖潜,在沉积相指导下,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寻找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域。研究区域构造背景、物源方向、时空演化基础上总结阿3断块近岸水下扇沉积模式,寻找优质储层为油田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 贾方曾庆桥王睿思周贤王秀伟严梦颖崔洁贾博涵
- 关键词:二连盆地白垩统近岸水下扇沉积相
- 二连盆地富气凹陷低阶煤煤层气成因及成藏机制被引量:4
- 2024年
- 内蒙古低阶煤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气成因与成藏机制研究对低阶煤煤层气资源选区评价至关重要。以二连盆地重点富气凹陷低阶煤煤层气为研究目标,利用煤层气组分、碳/氢同位素、煤层水水质、氢/氧同位素及放射性同位素^(3)H和^(14)C测试等多种实验手段,分析煤层气、水地球化学特征,揭示低阶煤煤层气成因来源及成藏机制。结果表明,二连盆地煤层气组分以甲烷为主,均为干气,其中甲烷体积分数随埋深增加而增大,CO_(2)体积分数随埋深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300~500 m范围出现高值区。甲烷碳、氢同位素普遍偏轻,δ^(13)C(CH_(4))分布在-70.3‰~-48.0‰,δD(CH_(4))分布在-285.5‰~-189.0‰,δ^(13)C(CO_(2))在-37.6‰~1.94‰变化。煤层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Na型和Cl·HCO_(3)-Na型,现今煤层水体环境较为稳定,水动力较弱,煤层水表观年龄在1020~47490 a,主要来源于第四纪大气降水,没有或较少有现今地表水补给。二连盆地煤层气主要为原生生物成因气,混有少量早期热成因气,随着埋深加大,地层环境和产甲烷古菌类型发生变化,生物甲烷生成途径发生转变。其中吉尔嘎朗图凹陷早期以乙酸发酵产气为主,晚期转变为CO_(2)还原产气为主,并混有少量低熟热成因气;巴彦花和霍林河凹陷微生物产气途径均以乙酸发酵为主,其中霍林河凹陷还混有少量甲基发酵型生物气。研究区具有适合生物气生成的低地温、低矿化度和低热演化程度的“三低”煤层条件,其中,吉尔嘎朗图凹陷属于地堑式浅部厚煤层生物气成藏模式,巴彦花和霍林河凹陷属于半地堑式中深部承压区水力封堵生物气成藏模式。寻找适合生物成因气形成和富集的有利目标区,应是二连盆地煤层气未来勘探开发的重点方向,也是二连盆地低阶煤煤层气增储上产的现实保障。
- 林海涛李玲唐淑玲田文广李杰孟芹
- 关键词:二连盆地低阶煤成藏机制
相关作者
- 刘武生

- 作品数:159被引量:796H指数:19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砂岩型铀矿 二连盆地 砂岩铀矿 铀矿床 渗出
- 李西得

- 作品数:106被引量:355H指数:12
- 供职机构: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研究主题:砂岩型铀矿 鄂尔多斯盆地 二连盆地 铀矿床 直罗组
- 刘震

- 作品数:402被引量:2,917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孔隙度 聚结 烃源岩 柴达木盆地
- 康世虎

- 作品数:19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0八大队
- 研究主题:二连盆地 砂岩型铀矿 古河谷 铀矿床 找矿方向
- 刘波

- 作品数:34被引量:142H指数:8
- 供职机构:核工业二0八大队
- 研究主题:二连盆地 铀矿床 控矿 成矿规律 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