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二巯丙磺钠“的相关文章
- 二巯丙磺钠在驱汞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2024年
- 回顾性分析239例次使用二巯丙磺钠(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DMPS)驱汞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和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显示,发生过敏反应39例次,肝功能异常41例次。过敏反应以发热、皮疹、唇炎为主要表现,抗过敏治疗后顺利完成驱汞37例,过敏反应严重,未完成驱汞治疗2例。肝功能异常41例次,以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升高为主要表现,予以保肝降酶治疗,肝功能正常后,均完成驱汞治疗。二巯丙磺钠驱汞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3.47%)。提示,应重视二巯丙磺钠在驱汞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用药时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定期复查肝功能,及时予以抗过敏或保肝治疗。
- 李艳刘胜萍叶婷婷胡丹凤王楠
- 关键词:二巯丙磺钠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抗过敏治疗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二巯丙磺钠治疗神经型Wilson病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 评估还原型谷胱甘肽(rGSH)联合二巯丙磺钠(DMPS)治疗神经型Wilson病(NW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探讨联合治疗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5月2022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8例接受rGSH联合DMPS(观察组,n=62)或DMPS单药治疗(对照组,n=56)的NW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年龄、性别、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改良Young量表评分、白细胞、血小板、铜蓝蛋白(CE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62例患者中,有46例神经系统症状改善,15例保持稳定,1例在治疗期间恶化;对照组56例患者中,31例神经系统症状改善,18例趋于稳定,7例恶化;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U=2.381,P=0.017)。两组患者的改良Young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白细胞、血小板和CER水平都保持稳定(P>0.05)。联合治疗在促进24 h尿铜排泄、改善肝功能指标(AST、ALT)和机体抗氧化应激水平(SOD、MDA)方面均优于DMPS单药治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P>0.05)。结论 与DMPS单药治疗相比,rGSH联合DMPS治疗NWD患者能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增强尿铜排泄,提高抗氧化应激水平,安全性高。
- 高雁楠张静唐露露杨文明
- 关键词:WILSON病还原型谷胱甘肽二巯丙磺钠铜代谢异常神经系统症状
- 二巯丙磺钠与大剂量激素联合治疗急性汞中毒致间质性肺炎2例临床分析
- 2024年
- 总结职业接触高浓度汞蒸气后急性中毒导致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2例患者接触汞蒸气后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血汞分别为135μg/L、260.7μg/L,尿汞分别为3 178.6μg/g Cr、2 999.4μg/g Cr,双肺弥漫性病变、严重低氧血症。临床给予二巯丙磺钠驱汞、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无创正压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2例患者血汞、尿汞明显下降,双肺炎症吸收好转。对急性汞中毒导致间质性肺炎患者,除了尽早应用特效解毒剂外,早期、短程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 肖春霞赖燕黄蕾袁娟黄春桃
- 关键词:急性汞中毒间质性肺炎二巯丙磺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 注射用二巯丙磺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汞超标的临床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究注射用二巯丙磺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汞超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汞超标患者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二巯丙磺钠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二巯丙磺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疗程,治疗前后晨尿尿汞变化、血浆miRNAs表达量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3.27%(χ2=4.332,P=0.037)。治疗第1、2、3个疗程后,观察组晨尿尿汞水平低于对照组(t=3.082、2.376、4.631,P=0.003、0.020、<0.01)。治疗第3个疗程后,观察组miR-92a-3p、miR-486-5p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2.573、2.128,P=0.012、0.036)。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8,P=0.585)。结论注射用二巯丙磺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汞超标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晨尿尿汞水平、血浆miR-92a-3p、miR-486-5p表达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 王楠刘胜萍
- 关键词:驱汞治疗二巯丙磺钠还原型谷胱甘肽MIRNAS
- 二巯丙磺钠注射液致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过敏反应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二巯丙磺钠(DMPS)注射液致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过敏反应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HLD首次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且接受DMPS治疗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应用DMPS前有关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DMPS日剂量及过敏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和转归。根据是否发生DMPS相关过敏反应将患者分为过敏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DMPS致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CI);将所有独立危险因素合并为联合预测因子,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个危险因素和联合预测因子对过敏反应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477例。过敏组124例,男性80例,女性44例,年龄1~51岁,<18岁者55例;对照组353例,男性237例,女性116例,年龄2~66岁,<18岁者106例。过敏组124例患者共发生过敏反应191例次,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67例次、35.1%)和药物性皮炎(58例次、30.4%);发生过敏反应的时间为用药第1~5个疗程,发生在第1、2个疗程者分别为74例(59.7%)和31例(25.0%)。发生过敏反应后所有患者均停用DMPS,5例因症状轻微未予其他干预,其余患者予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均消退。2组患者比较,年龄、入院前DMPS用药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应用DMPS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铜蓝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和血尿素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药物过敏史(OR=3.698,95%CI:2.233~6.124,P<0.001)、用药前ALT水平(OR=1.004,95%CI:1.000~1.007,P=0.044)和ALP水平(OR=1.003,95%CI:1.002~1.005,P<0.001)是DMPS致HLD患者过敏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用药前ALT水平曲线下面积(AUC)为0.613(95%CI:0.553~0.673),截断值50 U/L,
- 曹康罗欢李祥韩燕全陈浩李颖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过敏反应二巯基丙磺酸钠
- 加味肝豆汤联合二巯丙磺钠驱铜治疗对湿热内蕴型Wilson病脂质代谢和胆汁酸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加味肝豆汤联合二巯丙磺钠(sodium dimercaptosulphonate, DMPS)驱铜治疗对湿热内蕴型Wilson病(Wilson’s disease, WD)患者血脂和胆汁酸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湿热内蕴型W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加味肝豆汤联合DMPS驱铜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予DMPS驱铜治疗。每个疗程8 d,共4个疗程。各疗程中前6 d予以DMPS驱铜治疗,后2 d予以10%葡萄糖酸钙20 mL静脉滴注补钙。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湿热内蕴证积分并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胆汁酸(bile acid, 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ferase, 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 GGT)水平和24 h尿铜水平,并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湿热内蕴证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LDL-C、BA、ALT、AST和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清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TC、LDL-C、BA、ALT、AST、GGT水平降低程度和血清HDL-C水平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第2、4个疗程末两组患者24 h尿铜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第4个疗程末治疗组24 h尿铜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肝豆汤联合DMPS驱铜治疗对湿热内蕴型WD疗效显著,且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清BA水平。
- 王飞汪美霞汪美霞蒋真真
- 关键词:湿热内蕴型胆汁酸
- 一种二巯丙磺钠一水合物的制备方法、胶囊及其应用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二巯丙磺钠一水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将二巯丙磺钠搅拌完全溶解于3080℃的有机溶液中,冷却至0℃以下结晶,将结晶物洗涤过滤然后干燥即得二巯丙磺钠一水合物。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能制备出高...
- 袁相富 赵铭
- 二巯丙磺钠致肝豆状核变性药疹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二巯丙磺钠注射液(DMPS)在肝豆状核变性驱铜治疗中致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该药致过敏反应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本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集的DMPS致患者过敏反应的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录入相关信息并做统计和分析。结果360例患者中出现48例药疹,过敏发生率较低,以青年患者居多;药疹类型主要有麻疹型、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及固定型药疹,其中麻疹型药疹患者最多,为30例(62.5%);各型药疹中患者皮损部位主要以四肢为主。在前两个疗程中出现药疹反应的患者最多,为42例(87.5%);患者经抗过敏治疗后药疹症状均得到改善,转归良好。患者经脱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继续使用DMPS注射液,少数患者再次出现过敏反应。分析数据得出有无药疹史及性别与WD患者药疹的发生率均存在相关性(P<0.05),有过敏史及女性患者更易出现DMPS过敏反应;而年龄与WD患者药疹的发生率不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在患者使用DMPS的第1和第2疗程里密切关注有无过敏反应发生。对于有过敏史患者应提示其慎重用药,可在用药前先采取一定剂量的DMPS进行预防过敏治疗或脱敏治疗。同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多关注女性用药情况,仔细做好相关记录,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一旦发生过敏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相应的抗过敏或脱敏治疗。
- 孙丹丹舒山汪炜民薛本春韩永升
-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药疹抗过敏治疗脱敏治疗
- 二巯丙磺钠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常规异常的相关性评价
- 目的评价二巯丙磺钠(DMPS)用量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患者血常规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查阅整理2014年-2018年期间我院主要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历资料,...
- 洪燕萍李志波赖莎余青云
- 关键词:二巯丙磺钠血常规异常肝豆状核变性
- 二巯丙磺钠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常规异常的相关性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二巯丙磺钠(DMPS)用量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患者血常规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查阅整理2014~2018年间某院主要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用Naranjo不良反应计分法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评价了DMPS与血常规异常相关程度,血常规异常与基线值、用药量的相关性。结果 56例患者纳入研究,使用DMPS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DMPS导致的血常规异常率为83.93%。年龄、性别、WBC及N的基线值对血常规异常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指标PLT基线值对血常规异常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DMPS用药量与WBC、N、PLT变化差值呈弱相关(0.2<|r|<0.4)。结论 DMPS用量与患者血常规异常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且用药量(日剂量)越高,血常规异常越明显。年龄和性别因素并不影响血常规。因此,WD患者在临床应用DMPS的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常规。
- 洪燕萍李志波赖莎余青云
- 关键词:二巯丙磺钠血常规异常肝豆状核变性
相关作者
- 卢中秋

- 作品数:1,062被引量:3,979H指数:2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脓毒症 脓毒症 百草枯
- 梁欢

- 作品数:198被引量:396H指数:11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脓毒症 急性中毒 二巯丙磺钠 大鼠肺组织
- 邱俏檬

- 作品数:447被引量:1,302H指数:1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中毒 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脓毒症 大鼠肺组织 二巯丙磺钠
- 洪广亮

- 作品数:317被引量:1,12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创伤弧菌 急性中毒 创伤弧菌脓毒症 大鼠肺组织 百草枯
- 胡国新

- 作品数:314被引量:9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创伤弧菌 急性中毒 生物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