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7篇“ 事件旅游“的相关文章
- 基于集体主义视角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旅游者动态决策机制研究
- 2024年
- 文化价值观会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行为。新冠疫情前期,受集体主义文化倾向影响的中国居民面对各种旅游限制因素,压抑旅游动机,放弃出游,居家隔离。疫情稍缓后,景区逐步开放,旅游限制和集体主义的影响逐渐减弱,原本被压抑的需求开始释放,旅游者纷纷出游。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疫情不同阶段国内潜在旅游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集体主义文化倾向如何影响人们是否出游的内心矛盾过程。结果表明:(1)疫情下旅游动机由放松与亲近自然、错峰与独享、拉动机和日常动机组成,旅游限制因素包括心理限制、人际限制和结构限制;(2)旅游动机对旅游态度和旅游意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限制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态度,并通过旅游态度负向影响旅游意向(;4)旅游态度显著正向影响旅游意向;(5)受中国集体主义文化倾向的影响,防疫责任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态度,并间接影响旅游意向。研究结果拓展了危机情境下旅游者动态决策的机制,并为疫后旅游目的地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 郑春晖张佳
- 关键词:旅游动机旅游意向
- 妈祖文化的教育意涵:一种事件旅游的观点
- 2023年
- 妈祖文化作为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重要信仰,在全球拥有超过2亿的信众。虽然对于妈祖文化的研究丰富,但对其教育意涵的探究还不多。对此,本文从“事件旅游”的角度探讨妈祖文化朝圣的教育意涵,认为其具有补充妈祖文化教育研究的实质意义。妈祖文化朝圣作为事件旅游的设计基于以下四点原则:突出妈祖文化之内涵、强调自身体验的感受、融合现代元素与丰富产品形态。主要由此四项原则反映出妈祖文化朝圣的教育意义。
- 杨宏琪
- 关键词:妈祖文化事件旅游
- “九寨沟导游辱骂游客”事件旅游网络舆情情感特征研究
-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迅猛发展,传播媒介层出不穷,社交媒体的交流已成为当代人们信息交流和舆情演变、传播等最主要的渠道。网络舆情事件引发高度的社会关注度及广泛的讨论,如在微博、微信、小红书、知乎等社交平台广泛讨论从而形成较为重...
- 李倩
- 关键词:情感自然语言处理
-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事件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22年
- 为梳理事件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知识体系,本文以知网数据库中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的326篇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同时借助CiteSpace、NoteExpress和Excel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文献数据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在此过程中参考和汲取了潘长宏和戴光全等人的文献研究思路,从地理区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四个维度梳理研究成果,综述目前事件旅游规划与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 郝芳林丹
- 关键词:CITESPACE知识图谱
- 目的地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感知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例
- 2022年
- 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体现现代传媒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居民是事件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研究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当地居民对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感知及影响因素对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结论:平遥当地居民对摄影大展的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性别、居民月收入和在本地居住的时间与平遥当地居民的各项感知变量相关性较强;平遥当地居民根据其态度可分为中立者、支持者、消极者。最后分析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目前面临的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
- 乔馨
- 关键词:事件旅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居民感知旅游影响
- 上海艺术双年展事件旅游营销
- 2020年
- 上海艺术双年展是以城市文明为母体,展示城市文化、当代艺术展览和社会大众互动关系的优质载体。本文重点分析了如何建立上海城市事件营销的整体运作策略,一是实施城市标志性吸引物营销,二是城市事件系列化营销,三是城市文旅事件品牌化、逐步市场化运作等。
- 庞骏
- 体育事件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基于第十三届全运会旅游者的调查被引量:1
- 2019年
- 以天津第十三届全运会为例,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体育事件旅游者的行为特征,结果显示:第十三届全运会旅游者以常住地为天津的游客为主,大多会再次观赛旅游;大部分游客未来三年内还想到天津旅游;获取信息主要渠道为新闻媒体;大部分游客为自助游、出游2~7天、花费700~3 000元,其主要旅游消费项目是住宿、餐饮和交通且主要付款方式是移动支付;偏好地方特色风味饮食和典型旅游景点,住宿关注地理位置和价格,感兴趣的旅游商品主要是土特产品; 85%以上的游客在旅途中使用了或认为需要使用共享车辆、雨伞等工具。
- 胡宇橙杨盼星
- 基于预警平台大数据的事件旅游客流时空分布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对城市节庆期间各景区客流进行可视化,分析事件旅游客流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客流大数据的支撑下,以上海旅游节作为研究样本,运用GIS对上海80家A级景区客流数据进行空间信息表达,并构建理论模型检验影响因素。【结果】萌生性旅游资源突破事件旅游客流实现旅游需求的时间、空间障碍;原生性旅游资源是引发旅游者客流集聚的动机所在,导致客流快速汇集。事件旅游客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整体上由客流集聚中心区域向四周递减,并呈多核模式的空间分布规律;事件旅游客流时间分布改变"倒U型",时空阻隔导致热点景区集聚效应更强。旅游资源禀赋、交通区域条件、事件旅游产品竞争力、事件旅游服务接待能力对事件旅游客流集聚具有促进作用,事件旅游配套设施不再是吸引事件旅游客流的关键要素,景区承载力大并不能拉动旅游客流的集聚。【局限】未对客流的动态路径进行深入探讨。【结论】GIS技术与大数据结合,可直观表达客流分布规律。
- 王玲代前进吴晓隽
- 关键词:事件旅游客流影响因素
- 事件旅游城市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常州花博会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事件旅游举办城市的旅游影响感知居民分类及影响因素在文献中讨论较少.以常州2013年中国花卉博览会为例,首先对事件旅游影响感知测量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然后以5个事件旅游影响因子作为分类依据,利用快速聚类法对居民群体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采用多项名义变量逻辑斯回归模型分析居民事件旅游影响感知群体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可以将被调查居民分为淡漠支持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和热情支持者;居民分类的显著影响因素为性别、年龄和居住时间、与旅游业的相关程度、居住区域,同时结合深度访谈分析相关因素的影响机制.识别旅游地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最小化潜在的消极影响,可以最大化居民的支持程度,对事件旅游的成功举办有一定的影响.
- 陈晓艳黄震方胡小海张子昂
- 关键词:事件旅游旅游影响感知影响因素
- 基于总体态度中介变量的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与支持行为研究——以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为例被引量:16
- 2016年
-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选取第八届中国花博会作为研究个案,以总体态度为中介变量,构建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和支持行为关系模型,并运用Smart PLS3.0分析软件开展实证研究,探讨事件旅游影响居民感知、总体态度和支持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居民对事件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对总体态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负面影响感知对总体态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2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总体态度对支持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总体态度在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说明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正负影响感知通过总体态度影响支持行为;4居民对事件旅游的支持行为更多地取决于正面感知,而不是负面感知,同时应进一步关注总体态度的其他影响因素。
- 陈晓艳黄震方汤傅佳黄群芳吕龙
- 关键词:居民感知中介变量
相关作者
- 保继刚

- 作品数:335被引量:9,990H指数:6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 旅游发展 城市旅游 中国旅游 主题公园
- 戴光全

- 作品数:119被引量:2,151H指数:24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节事 城市旅游 旅游产品 广交会 游客
- 叶晨曦

- 作品数:38被引量:115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旅游业 体育产业 《导游实务》 课堂教学 旅游产业
- 赵敏燕

- 作品数:61被引量:531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环境解说 国家公园 生态旅游 环境解说系统 解说
- 孙根年

- 作品数:379被引量:5,760H指数:46
-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入境旅游 旅游 国内旅游 本底趋势线 气候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