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9篇“ 乳房缩小术“的相关文章
- 乳房缩小术被引量:1
- 2006年
- 亓发芝顾建英
- 关键词:乳房肥大西方化发生率半球形肥胖
- 乳房缩小术对乳房及乳头乳晕复合体感觉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乳房肥大症患者常因乳房体积过大,造成胸部皮肤麻木、肩背疼痛、皮肤湿疹、运动不便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乳房和乳头乳晕复合体(NAC)感觉的重要性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文通过回顾采用定量感觉测试评估乳房及NAC感觉变化的相关研究,介绍了Semmes-Weinstein单丝检查(SWME)和指定压力感觉测试仪(PSSD),以及乳房肥大症患者乳房及NAC的感觉变化,同时总结了造成乳房缩小整形术后皮肤感觉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在乳房肥大症患者的感觉异常中,乳头和乳晕的感觉变化并不一定完全一致。蒂的位置选择可能影响术后乳房及NAC的感觉,其中上蒂和外上蒂损伤NAC支配神经风险增加,可能造成术后部分区域的皮肤敏感度在一定时间内显著下降。另外,乳房体积较大的患者手术获益可能更大。同时,乳腺组织切除量与感觉变化无显著相关性。
- 李婉迪申传安
- 关键词:乳房乳房成形术
- 三维扫描技术评估双侧乳房缩小术中乳房对称性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评估乳房缩小整形术双侧乳房对称性的美学效果,提出一种基于手持式三维扫描仪的评估方法,实现乳房缩小术后理想的美学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乳房整形美容中心要求行双侧乳房缩小术女性患者56例,年龄18~56岁,平均34岁。观察组27例术中行三维扫描,依据分析结果在乳房塑形过程中进行对称性调整;对照组29例术中未行三维扫描。术后3个月获得两组患者三维扫描数据,客观评估乳房对称性。6位第三方医师根据患者匿名照片从乳房对称性5个维度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乳房的对称性。结果观察组双侧乳房体积差异明显小于对照组[35.26(20.01,55.61)比110.02(43.52,186.30)cm^(3),U=221.00,P=0.001]。评估者报告结果显示,观察组中乳房缩小术后衡量乳房对称性的5个方面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三维扫描技术提供可靠方法协助调整双侧乳房对称性,提高了乳房缩小整形术后美学效果。
- 穆大力张晓宇徐伯扬
-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乳房缩小整形术三维扫描技术
- 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下垂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对乳房肥大及下垂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9月至2022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31例(62侧)患者行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术,术中制备真皮帽,设计平行四边形腺体切除范围,利用真皮帽将腺体固定塑形,缝合切口。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5~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乳房形态明显改善,瘢痕较隐蔽,效果满意。结论改良双环形切口真皮乳罩技术乳房缩小整形术矫正乳房肥大及乳房下垂,术后乳房形态较好,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孟湉王友彬王智宋可新冯程戚征常国婧黄渭清
- 关键词:乳房肥大乳房下垂双环法乳房缩小整形术
- 应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术修复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后畸形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应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术修复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后畸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应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术修复的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后形态不满意的患者,对其治疗结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期间共诊治患者38例共76侧乳房,均为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后,双侧乳房畸形。表现为乳房形态扁平,部分伴有乳晕周围瘢痕宽大,乳晕直径增大。有三侧乳房发生乳头坏死,21例患者42侧乳房在双环法乳房缩小的同时放置乳房假体。有11例患者22侧乳房双环法缩小术后进行过自体脂肪移植。所有患者均采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术塑形的原则进行修复。其中6例患者修复的同时进一步行乳房缩小。术后形态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感染、乳头乳晕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传统双环法乳房缩小手术具有一定的不足,正确理解手术原则,采用垂直疤痕乳房缩小塑形的方法可以有效纠正术后畸形。
- 杨燕文张勇朱明刘家祺亓发芝
- 关键词:乳房缩小
- 改良双环法与垂直瘢痕上蒂法乳房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比较改良双环法与垂直瘢痕上蒂法治疗乳房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巨乳症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取改良双环法乳房缩小术(对照组)、垂直瘢痕上蒂法乳房缩小术(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术后乳房疤痕、乳房形态、乳头乳晕感觉、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满意度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乳房形态评分、乳头乳晕感觉评分、手术总有效率、GQOLI-74评分、手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乳晕直径小于对照组,SCAR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直瘢痕上蒂法乳房缩小术在巨乳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术后患者乳房的外形、感觉、功能均比较好,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小,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手术满意度也比较高。
- 郑亚荣李锋孙瑞香阳柏成
- 关键词:改良双环法乳房缩小术
- 3D打印乳房血管模型在乳房缩小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乳房血管模型在乳房缩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0例乳房肥大患者术前进行CT扫描,将收集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乳房血管模型,根据患者个性化模型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与术前沟通,并规划手术操作方案及术中指导。结果打印的40只乳房模型共有63条主供血管,其中多数乳房血供来源于胸廓内动脉(左侧68.97%,右侧61.76%)。术前根据患者乳房具体血供来源设计内上方蒂或外上方蒂术式。患者对于采用3D打印乳房血管模型进行术前宣教和术前谈话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 3D打印乳房血管模型应用于乳房缩小手术中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术前沟通,能够直观地指导术者进行术前手术规划与术中手术操作。
- 熊绍恒宫海波张兆祥郑敏文鄂蓓郑惠易成刚
- 关键词:3D打印乳房肥大乳房缩小术乳头
- 垂直切口内上蒂法辅助吸脂技术在乳房缩小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采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辅助吸脂技术行乳房缩小术的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9年3月,采用垂直切口内上蒂法辅助吸脂技术对65例(127侧)乳房肥大伴下垂患者行乳房缩小术。患者年龄21~58岁,平均42.2岁。体质量指数18.8~26.5 kg/m2,平均21.3 kg/m2。其中,62例双侧手术,3例单侧手术。乳房下垂程度根据Regnault分度标准,Ⅱ度73侧、Ⅲ度54侧。结果术中单侧乳房组织切除量228~932 g,平均432 g;乳头上移距离4.5~9.5 cm,平均6.5 cm;吸脂量50~380 mL,平均148 mL。术后2侧(1.58%)乳房内血肿形成,4侧(3.15%)乳房垂直切口发生轻度裂开,1侧(0.79%)乳头乳晕表皮层坏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8个月。随访期内乳房无明显下垂,乳晕无明显扩大,无1例患者再次行瘢痕切除术。末次随访时,医生对矫形后乳房评价:乳房外形及对称性满意52例、较满意10例、不满意3例;乳头位置及乳晕直径满意51例、较满意11例、不满意3例;切口瘢痕明显25例,不明显40例。患者自评满意度:乳房外形满意48例、较满意12例、不满意5例;切口瘢痕满意40例、较满意17例、不满意8例;总体评价满意52例、较满意7例、不满意6例。结论垂直切口内上蒂法辅助吸脂技术安全、可靠,采用该技术行乳房缩小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 杨智斌李发成韩雪峰蔡磊尹博
- 关键词:乳房缩小术乳房肥大乳房下垂吸脂
- 改良双环法与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术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双环法和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在乳房缩小整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乳房肥大女性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均为15例,其中A组行改良双环法乳房缩小术,B组行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术,术后均随访6个月~1年。记录患者满意度主观评价、医师对术后乳房评价、术后并发症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症状均明显缓解,乳房体积明显减小,外观良好,术者医师评价与患者主观满意度之间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乳头乳晕感觉及术后瘢痕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适应证略有差别,轻中度乳房肥大伴下垂,且要求术后瘢痕隐蔽的患者宜选改良双环法缩小术,中重度乳房肥大伴下垂的患者宜选无垂直瘢痕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术。
- 崔乐马铭玉邹丹宋爱琳
- 关键词:巨乳症乳房肥大乳房下垂改良双环法下蒂瓣乳房缩小术
- 乳房血供及乳房缩小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总结近年来乳房血供及乳房缩小术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乳房神经分布、血供、乳房缩小术式的发展和术后哺乳功能等情况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着对乳房腺体及乳头乳晕复合体的神经分布与血供的解剖研究,乳房缩小术已形成了多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适应证亦不同。通过辅助检查技术的应用,术后乳头、乳晕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通过对切口与蒂部位置的选择、保留蒂部腺体量的程度、辅助吸脂技术的应用和缝合技术方面的改进,减轻了术后切口瘢痕,更好地保留了乳头乳晕感觉,获得了更为满意的乳房形态。行乳房缩小术后部分分娩患者具有一定哺乳功能。结论乳房缩小术需根据患者特点采用个性化手术方式。在如何更好地保留乳头、乳晕感觉,获得良好而持久的乳房形态,生育期妇女术后哺乳功能保留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 杨智斌李发成
- 关键词:乳房缩小术血液供应乳头乳晕复合体并发症
相关作者
- 亓发芝

- 作品数:188被引量:926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房再造 整形外科 创面 扩大背阔肌肌皮瓣
- 孙家明

- 作品数:310被引量:87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脂肪 乳房 乳房再造 隆乳术 乳房缩小整形术
- 李荟元

- 作品数:245被引量:809H指数:15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国外美容医学 整形美容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瘢痕
- 张晨

- 作品数:418被引量:88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 研究主题:脂肪移植 隆乳术 除皱术 整形外科 美容外科
- 高景恒

- 作品数:567被引量:1,535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部
- 研究主题:美容医学 美容外科 脂肪移植 美容 除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