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93篇“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相关文章
乳头状肾细胞癌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疗特点.方法:对1985~2003年收治的1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9例获随访,1例失访;4例无瘤生存9个月~11年,平均7.5年....
谢若云
关键词:肾肿瘤乳头状
Warthin样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报告
2025年
Warthin样乳头状肾细胞癌临床上极为罕见,其为2022年第5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新增的一种乳头状肾细胞癌亚型。本文报道1例Warthin样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因体检发现右占位入院,双MRI增强扫描示右占位,行腹腔镜右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Warthin样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后行干扰素治疗,随访7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与转移。
曹艳莎吕学霞贠田原旭涛王亚喜王长松
关键词:乳头状癌病理特征
腺瘤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鉴别诊断
2025年
目的 对比分析后腺瘤(MA)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MA及26例PRCC患者的术前临床及CT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组的临床特征(性别、临床症状、侧别)及CT表现(病灶位置、与窦的关系、生长模式、边界、形状、成分、平扫密度、钙化、出血)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的年龄、病灶长短径、平扫及增强两期病灶CT值、增强两期肿瘤的相对增强率进行比较。结果 PRCC组男性多发,MA组女性多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灶与窦的关系、两组肿瘤的皮质期相对增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与窦关系、皮质期相对增强率对于鉴别MA和PRCC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5(95%CI:0.663~0.968)、0.738(95%CI:0.579~0.898)、0.754(95%CI:0.599~0.908)。结论 MA与PRCC的临床特征和增强CT表现(性别、与窦关系、皮质期相对增强率)有一定差异,有助于临床术前鉴别诊断。
潘冬梅王敏李正腾王作祥于永梅戴辰晨
关键词:后肾腺瘤乳头状肾细胞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MRI影像组学对乳头状肾细胞癌WHO/ISUP分级的预测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机器学习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协会(WHO/ISUP)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pRCC的153例患者,采用WHO/ISUP病理分级标准将其分为低级别组(Ⅰ和Ⅱ级)和高级别组(Ⅲ和Ⅳ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临床独立预测指标。提取MRI图像上的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mRMR)、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等方式筛选影像组学特征,使用使用Logistic回归和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以及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3个模型预测效果,DeLong检验比较3个模型的AUC值,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决策曲线(DCA)评价临床效能。结果:4个MRI序列共提取到3776个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后最终获得13个特征用于构建模型。多因素分析确定临床指标中肿瘤最大径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是WHO/ISUP分级的独立预测指标。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的表现(AUC=0.837)优于临床模型(AUC=0.776),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最佳(AUC=0.889),并经DeLong检验显示显著优于临床模型(P=0.017)。验证集中,联合模型(AUC=0.853)的表现显著优于临床模型(AUC=0.725,P=0.019)和影像组学模型(AUC=0.826,P=0.106)。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的WHO/ISUP分级预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与实际结果接近。DCA显示,与影像组学模型和临床模型相比,联合模型具有更高的净效益。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序列MRI的影像组学模型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测工具,在术前预测pRCC WHO/ISUP分级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赵厚铭贾通宇于淼白旭王集琛许清江李尚韦宋佳龙杨国强丁效蕙黄庆波马鑫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
基于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挖掘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相关基因
2025年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行挖掘,寻找影响乳头状肾细胞癌(KIRP)患者预后的相关基因。方法TCGA中下载KIRP患者相关数据,应用RStudio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cluster Profiler包对上调及下调表达前50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用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PIA2)从差异基因中筛选出影响KIRP患者预后的基因,将筛选出的基因按表达量的中位数分为高低表达组,进行生存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应用χ2检验、Kaplan-Meier分析及Cox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2000个。差异基因GO及KEGG富集分析发现体液水平调节、金属离子跨膜转运体活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功能和通路有差异。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前列腺素E受体3(PTGER3)、泰克酪氨酸激酶(TEK)、菱形5同系物2(RHBDF2)、损伤特异性DNA结合蛋白2(DDB2)、减数分裂结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1(EME1)、E2F转录因子2(E2F2)、着丝粒蛋白A(CENPA)、母系胚胎亮氨酸拉链蛋白激酶(MELK)、运动神经元和胰腺同源框基因1(MNX1)、HtrA丝氨酸肽酶4(HTRA4)、磷酸化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C(CDC25C)、蛋白激酶膜相关酪氨酸/苏氨酸1(PKMYT1)、胆碱能受体烟碱ɑ1亚基(CHRNA1)、线粒体裂变调节因子2(MTFR2)、细胞分裂周期45(CDC45)、着丝粒蛋白H(CENPH)、ATP结合蛋白家族6(ABCB6)及富含亮氨酸重复蛋白20(LRRC20)影响KIRP患者OS(χ2=43.855、6.512、4.453、6.143、9.960、13.674、11.952、14.309、7.911、4.165、4.570、13.072、13.484、4.658、6.820、4.702、11.650、5.354、7.966,P<0.05)。将肿瘤分期及上述18个差异基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高分期[风险比(HR)=4.27,95%置信区间(CI)=1.83~10.00,P<0.01]、EME1(HR=5.58,95%CI=2.30~13.52,P<0.01)及CENPH高表达(HR=2.94,95%CI=1.22~7.07,P<0.05)是影响KIRP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
马彦马静赵鹏程田沛冯超杰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
误诊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ALK重排肾细胞癌1例报告
2025年
ALK重排肾细胞癌(ALK-RCC)是第5版WHO泌尿和男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新纳入的一种分子定义的,非常罕见。因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形态多样,准确诊断困难。本文报道1例形态和免疫表型均酷似乳头状肾细胞癌的ALK-RCC。患者根治术后组织标本经二代测序发现EML4-ALK基因融合,补做免疫组化染色ALK蛋白阳性才得以确诊。采用ALK抑制剂克唑替尼靶向治疗,随访17个月未见复发转移。
王小京陈小情李爱玲吴友莉阎晓初卞修武段光杰
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多种蛋白质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在乳头状肾细胞癌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利用症蛋白质组图谱(TCPA)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多种蛋白质联合预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预后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从TCPA数据库下载PRCC的蛋白表达数据。从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PR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利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和建立多蛋白预后风险模型,对风险模型中的单个蛋白及模型整体分别进行生存分析,构建生存曲线。根据风险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92例)和低风险组(68例)。采用Cox回归分析PRC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共表达分析蛋白模型中与PRCC相关的蛋白质,找到更多的潜在预后蛋白。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筛选出了7种蛋白质用于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CC患者的预后风险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分、临床分期、T分期对PRCC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分和临床分期可作为P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01)。蛋白共表达分析显示,风险模型中的蛋白与其他蛋白表达有相关性(均P<0.001)。结论构建的PRCC预后相关的蛋白质风险模型,可以有效预测PRCC患者的预后,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杨维清杨庞
关键词:蛋白质预后
乳头状肾细胞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保留单位手术的长期随访和预后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保留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对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患者的长期随访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23年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119例P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27例,平均年龄(57.5±11.8)岁,平均体重指数(24.56±2.40)kg/m^(2)。行NSS患者97例(NSS组),行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患者22例(RN组)。NSS组患者术前中位估算小球滤过率(eGFR)为103.7(85.4,119.4)mL/min/1.73 m^(2),RN组患者术前中位eGFR为100.1(85.1,108.7)mL/min/1.73 m^(2)。术后长期规律随访患者99例,详细记录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以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结果:11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中位手术时间为140(120,18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为100(50,120)mL,肿瘤平均最大径为(4.31±2.16)cm。NSS组患者术后中位eGFR为90.3(69.9,104.1)mL/min/1.73 m^(2),RN组患者术后中位eGFR为63.2(54.1,71.4)mL/min/1.73 m^(2)。与RN组患者比较,NSS组患者术前、术后eGF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NSS的长期随访eGFR优于RN。术后随访超过5年的患者29例,其中死亡3例、复发2例、转移1例。RN组患者死亡2例(1例为多发转移患者)。结论:PRCC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NSS与RN生存率相当,NSS患者随访功能恢复优于RN患者。
陈泽清杨文锦陈子毅郭宏骞纪长威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保留肾单位手术
网络增强核融合方法的改进及其在乳头状肾细胞癌多组学数据整合分子分型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针对网络增强的相似网络融合(network enhancement fusion,ne-SNF)方法先融合不同组学网络,再对融合后的网络降噪,忽略了不同组学相似网络噪声对融合网络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网络增强融合(improved network enhancement fusion,improved ne-SNF)方法,并探讨其在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分子分型中的应用,识别PRCC高危患者,筛选重要通路及免疫浸润细胞。方法通过模拟研究评估improved ne-SNF分型性能,并将其用于PRCC多组学数据的整合分型,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分型患者的预后风险;筛选不同分型的差异表达mRNA(DEmRNAs)、miRNA(DEmiRNAs)及差异甲基化基因(DMGs),并对其重合基因进行KEGG通路分析;最后对不同分型患者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模拟研究结果表明improved ne-SNF在不同信号比例和噪声强度下的分型准确性均优于SNF和ne-SNF。improved ne-SNF方法将PRCC患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低危组的7.727倍;筛选出3511个DEmRNAs,96个DEmiRNAs及3426个DMGs,其联合分析的649个重合基因得到42条有统计学差异的KEGG通路。此外,筛选出3种在不同分型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免疫浸润细胞。结论improved ne-SNF分型性能优于SNF和ne-SNF,且能够有效识别PRCC预后高风险患者,并筛选出PRCC重要通路及相关免疫浸润细胞,为PRCC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师国京李灵梅魏亿芳赵鑫房瑞玲杨海涛余红梅张岩波张岩波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分子亚型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免疫组化特征和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与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将其分为CCRCC组(n=50)与PRCC组(n=30),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特征。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有出院后随访,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结果:CCRCC组患者血尿比率低于PRCC组(P<0.05)。CCRCC组肿瘤直径、T分期、N分期、M分期、侵犯包膜和Fuhrman分级与PR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组CD10阳性率高于PRCC组(P<0.05),CK7阳性率低于PRCC组(P<0.05),PAX-8阳性率、TFE-3阳性率、Vimentin阳性率与PRC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组术后1年生存情况与PR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RCC与PRCC患者存在血尿和免疫组化CD10、CK7阳性表达差异,其短期预后相近。
黎辉叶显宗王燕陈明光
关键词:乳头状肾细胞癌病理特点免疫组化预后

相关作者

张仁亚
作品数:240被引量:830H指数:15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分析 文献复习 肾脏
祝宇
作品数:502被引量:98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皮质癌 肾上腺 外科手术
魏建国
作品数:361被引量:1,524H指数:16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病理 WHO 临床病理分析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马潞林
作品数:1,051被引量:3,847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后腹腔镜 腹腔镜 肾癌 肾移植 肾移植术后
芮文斌
作品数:193被引量:281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嗜铬细胞瘤 恶性嗜铬细胞瘤 后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后腹腔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