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17篇“ 乡村生态“的相关文章
乡村生态韧性评价与能力建设研究
2025年
在城镇化和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乡村地区具备的生态调节功能大为凸显,提高乡村生态韧性成为规避风险和应对危机的关键。论文以生态韧性理论为视角,评估乡村地区的生态韧性水平,探究乡村地区在空间上应对生态风险能力的差异,从而制定相应的区域化生态治理策略,以有效提升乡村地区防范和化解生态风险的能力。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韧性评估相关方法的梳理,得出生态风险水平和生态系统本底质量是乡村韧性评价的两个重要方面,进一步建立乡村生态韧性评估框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乡村生态韧性评估框架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不同生态韧性问题区的能力建设的目标措施,为乡村生态韧性提升提供了思路,为乡村地区开展生态风险应对及乡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决策支持和政策建议。
王润魏绮梦潘晓敏杜洋龙飞
关键词:乡村规划
加强水土保持,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2025年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与人类活动的密集交织,使得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成为制约众多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水土流失问题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短缺,还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生态平衡的稳定,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地区——乡村,水土流失造成的影响更为深远。乡村作为连接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桥梁,其水土保持状况直接关乎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是否稳固,水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和合理配置,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进而影响到乡村经济的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全局战略。
黄连福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土流失问题极端气候事件自然生态系统国家粮食安全
一种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装置及方法,包括采集模块以及与其无线连接的地面监测站;其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用于采集待评价乡村区域图像数据的采集设备一以及用于采集待评价乡村区...
高艳周子乐徐文强龚剑宝姚坤
万春镇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
2025年
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体现了乡村建设理念的提升,关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通过分析万春镇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万春镇乡村生态振兴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万春镇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入推进本土文化与时代精神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
闫晶王会停戈化聪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治理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海东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5年
本文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海东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概述了其与乡村经济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传承和品牌打造的现有基础,并分析了生态保护、服务水平、产品创新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平衡生态与旅游发展、提升基础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和加强社区利益共享的策略,以期为海东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李元花陶海秀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整合探析被引量:1
2025年
统筹城乡一体化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分配与农民利益分配出现严重的脱节,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利益整合问题,如各生态利益主体尚未充分认识到生态责任的重要性、城乡之间利益主体诉求表达受阻、城乡之间利益共享不得当等。该文将从各生态利益主体共同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健全生态利益诉求与表达体系、建设生态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提出城乡融合过程中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利益整合路径。
何欢欢杨丽萍
关键词:城乡融合生态环境利益整合
乡村生态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路径探究
2025年
乡村生态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成为农村社会工作的焦点,农村社会的环境问题也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目前面临着多重困境,其主要表现为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农村环境制度供给不足、农村环境治理失灵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有必要建立统一生态的农村生态文明法律规范体系,同时构建多元参与的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实施体系,并完善严密规范的农村生态文明法治监督体系,最后形成综合完备的农村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
徐瑾吕茂乐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完善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效打通“两山”转化之路
2025年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指通过市场经营开发、生态保护补偿等手段,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进而打通“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一种制度安排。有效地建立健全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重要意义。
雷明
关键词:乡村生态农村生态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5年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绿色生产力,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以技术革新驱动乡村生态治理的技术范式转变为前提,以要素优化配置促进乡村生态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高效利用为关键,以生态经济模式创新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的新模式探索为目的。我国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转化障碍、人才资源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创新动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为此,必须加速技术转化,构建乡村生态技术转化与应用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培育乡村生态领域的新型专业人才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乡村生态领域的科技成果应用渠道;激发创新活力,建立健全乡村生态领域的创新激励机制与平台。要通过以上措施,全方位打通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绿色通道,将新质生产力的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实际效能。
冉永春陈晶晶
西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的现实之困与纾解之策
2025年
乡村要振兴,生态是关键。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梳理西北五省(区)乡村生态振兴典型案例时发现,尽管部分地区已经在探索乡村生态振兴模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参与主体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环境治理缺乏长效机制和绿色产业升级困难等。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促进西北地区乡村生态振兴,应从治理主体着手,推动形成治理合力;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让和美乡村理念深入人心;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让农民共享现代农业成果。
张贵平陈东
关键词:生态修复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作者

杨世瑜
作品数:110被引量:514H指数:13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旅游地质资源 滇西北 成矿预测 环境保护 遥感影像
程莉
作品数:75被引量:670H指数:13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 经济增长 长江经济带 城乡收入差距 影响因素
丁金华
作品数:79被引量:441H指数:11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乡村 水网 生态 乡村景观 苏南乡村
贾晋
作品数:97被引量:1,041H指数:16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 农业 乡镇政府 乡村生态 生态资源
于法稳
作品数:305被引量:4,997H指数:38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主题:农业 乡村 粮食安全 水资源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