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篇“ 乡村工业化“的相关文章
- 高阳织布业的乡村工业化实践研究(1929-1937)
- 2023年
- 民国以降,高阳织布业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波及,紧接着日本侵华并进行走私贸易,织布业陷入泥潭,市场运销江河日下。面对困局,知识精英、各级政府、绅商各界、织布从业者为布业振兴探求解决之道,积极开展救济实践。在多重合力的作用下,织布业重现往日景象。高阳织布业的乡村工业化实践,构建了一种兼具生长活力、发展潜力与强势竞争力的乡土路径,为打破传统观念的拘牵、摆脱乡村危机追赶现代化提供了范例。依城乡关系而言,高阳式的“经济革命”有效弥合了横亘在城乡间的区隔,深刻诠释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可能进路。
- 张智超邓红
-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 乡村工业化路径与农民家庭城市化类型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从乡村工业化视角探究农民城市化的内在差异,对揭示中国城市化实践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与中西部地区的半城市化不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农民被认为已趋于完全城市化,但东部不同区域间农民城市化存在显著差异。苏南、浙江和珠三角是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基于这三个地区的现实经验,发现不同的乡村工业化路径直接影响了农民与市场、农民与土地、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并表现在区域内的市场结构、集体土地的开发权配置结构以及城乡关系结构中。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结构性基础,直接影响农民嵌入市场的方式、集体土地保障水平和村庄社会结构,并最终影响不同区域农民的城市化选择,使三地分别呈现出发展型、需求型、保守型的城市化类型。
- 胡晓映
-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社会转型
- 乡村工业化地区的转型发展与空间治理——以河北省文安县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工业化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为例,剖析了河北省乡村工业化发展的历史逻辑与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时代背景和区域发展要求,探讨了乡村地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空间需求。最后,文章基于空间治理的视角,从乡村工业集聚发展模式、乡村低效工业用地整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乡村工业化地区转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朱海波焦长权付伟
-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 乡村工业化地区聚落体系分布及时空演进——基于河南省长垣市、新乡县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文章聚焦于乡村工业化地区,利用多源空间数据,运用齐夫指数、半径分形维数等方法,对河南省长垣市、新乡县的聚落规模分布、空间结构及中心地系统动态演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长垣市、新乡县聚落体系位序—规模均服从幂次分布规律,但齐夫指数在工业化进程下呈现异质性演化特征,其中长垣市齐夫指数均小于0.8且增长缓慢,表现为大聚落发育不突出,中小聚落居多,新乡县齐夫指数趋近于1,呈现城市规模齐夫指数发育趋势;(2)比较两案例聚落体系齐夫指数变化速率发现,工业化中期阶段是演变速度发生转变时期;(3)聚落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呈现显著分形特征,但在聚落体系分形特征演化上,长垣市与新乡县表现出由趋同性向趋异性变化;(4)两区域聚落中心地系统动态演进均表现出空间邻近效应并呈多等级中心地结构演进特征;(5)通过案例比较,聚落体系中心地数量关系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逐渐呈现为高级少低级多的“金字塔”结构,部分高等级中心城镇数量逐渐趋近中心地理论市场原则。
- 史焱文李小建李小建胡雪瑶
-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中心地分形维数
- 梁漱溟和费孝通乡村工业化思想比较研究
- 2022年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经济凋零、土地资源兼并严重导致乡村社会趋于崩盘,梁漱溟与费孝通提出建设乡村工业,以复苏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助力乡村发展。本文通过对梁漱溟、费孝通乡村工业化思想的梳理与总结,并从注重以农业为基础,强调建立合作组织,推动工业分散到乡村,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四个方面出发,对其进行分析,为当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价值启示。
- 唐金武
- 乡村工业化的演化过程、机制及规划应对研究 ——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河村为例
- 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以牺牲乡村要素资源为代价,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乡村地区普遍经历过的矛盾,而后这些国家通过一系列举措发展乡村、实现乡村现代化转型。中国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决定了中国农村在...
- 刘琦
-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 乡村工业化背景下狮岭镇义山村空间形态变迁研究
- 在城镇化扩张和村庄兼并等因素影响下,我国乡村数量锐减,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镇区域。与城中村被动城市化,或大山深处的空心村被动“消失”不同,在大城市远郊区诸多传统乡村正经历着乡村工业化的变迁过程,工业化引发乡村社会形态和空间...
- 杜健
-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乡村聚落
- “东方经济”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社会学机制——重访史国衡的个旧矿城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对"魁阁"社会学家史国衡1940年代在美访学期间的一部未刊稿《个旧矿城》进行了梳理与讨论。史国衡的个旧研究呈现了一个将产业、民情与治理相结合的综合进路,通过对个旧锡业兴衰的个案分析,揭示了传统"东方经济"模式的独特特征以及决定中国乡村工业化成败的社会学机制,同时也以个旧经验对现代化理论、人际关系学派等当时美国社会科学主流范式提出了反思。《个旧矿城》与另一部更为人所熟知的著作《昆厂劳工》共同构成了史国衡关于中国工业化研究的姊妹篇,"工业化的社会基础"是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线索。对史国衡个旧矿城研究的"再发现",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早期社会学的工业研究传统,同时也提示我们,当下的乡村工业化乃至乡村振兴仍然需要重视产业的社会基础,处理好经济转型与社会重组之间的辩证关系。
- 闻翔
-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
- 乡村工业化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入——以广东省阳江市平冈镇为例
- 2021年
- 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入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着转移流向乡村工业化地区。目前学术界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的研究对象只限于城市,较少关注乡村工业化地区。乡村工业化地区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以广东省阳江市平冈镇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为个案,分析了该镇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乡村工业化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的公共政策建议。
- 魏满霞林进成
-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
- 辽南地区乡村工业化轻钢结构住宅标准化设计研究
- 2020年
-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村镇建筑已然成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部分。建筑的标准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乡村已经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民居,因此,乡村住宅的标准化设计应适用当地村民的需求。本文以辽南地区为例,以轻钢结构为建造基础,通过对辽南地区乡村住宅的调研,采集并量化乡村住宅特征信息,以期为该地区乡村住宅标准化设计提供范本。
- 唐建侯丹东郭蕊
- 关键词:工业化乡村住宅轻钢结构
相关作者
- 黄晋太

- 作品数:72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社会主义 思想政治工作 城市化
- 陈锦晓

- 作品数:30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
- 研究主题:乡村 乡村工业化 生态文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乡村文化
- 李小建

- 作品数:334被引量:6,225H指数:48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
- 研究主题:农户 经济地理学 影响因素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 卢文浩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
- 研究主题:故事 信息流通 乡村工业化 城乡二元体制 信息沟通
- 辜胜阻

- 作品数:404被引量:5,617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 研究主题: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 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 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