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03篇“ 主动脉瓣置换“的相关文章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2025年
- 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疾病,其通常会导致瓣膜退行性病变,引起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但该治疗方法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种微创方法,目前成为中高危瓣膜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受到了心血管领域的高度关注。本文对TAVR的技术简介、不同人群的适应证选择、手术入路及术后治疗和康复进行综述,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 任炳楠吴建江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适应证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瓣周漏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瓣周漏(PVL)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常见并发症,TAVR术后的发生率远高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最近的报告表明,PVL可能与晚期死亡率的增加有关,这引起了关注。然而,评估和量化PVL方法的异质性,使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分级也各不相同。现通过综合目前文献分析,对TAVR术后瓣周漏的评估、发生机制及处理方法做一综述。
- 张谦孙文强华正东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瓣周漏
-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价值
- 2025年
- 研究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后使用超声心动图(心脏超声)进行治疗效果评估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选取80例TAVI后病人进行数据研究,根据病人在手术前的病变类型进行数据分组,一组是关闭不全组,一组是狭窄组,两组病人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均实施同一手段,即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术后1个月,关闭不全组各项指标更低于术前,涉及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容积,涉及主动脉瓣相关指标(反流量、有效反流口面积、反流面积、反流缩流径),P<0.05;术后1个月,狭窄组增加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降低最大跨瓣压差、主动脉瓣上最大流速,比较术前,P<0.05。结论 在TAVI后使用心脏超声进行治疗效果评估的效果理想。
- 黄惠英韦献彬伍静李彬陈超容
- 关键词:术后超声心动图
- 应用Silara-Valve行经股动脉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1例
- 2025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胸闷胸痛5年,加重2月余”入院。入院查体结果示:体温为36.4℃,心率为86次/min,律齐,呼吸为18次/min,血压139/86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口唇未见发绀。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计数251×10^(9)/L,血肌酐73μmol/L,白蛋白47.3 g/L,电解质、血脂均正常。心电图结果提示为窦性心律(心率为86次/min,无各类型传导阻滞)。心脏彩色超声提示:主动脉瓣重度反流,射血分数为63%。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结果显示为三叶式主动脉瓣,瓣环径23.3 mm,LVOT宽度为23.2 mm.
- 张勇军毛予左茜王义为马燕燕金屏刘洋杨剑翟蒙恩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时代外科医师的重任:全生命周期管理
- 2025年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低危和低龄患者中的应用日益增加。然而,这一趋势要求心外科医师承担起更为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任。本文探讨了3个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点,包括第1枚瓣膜的选择、TAVR的手术成功率与器械成功率以及瓣膜耐久性。TAVR患者年轻化,需考虑其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复杂性,包括可能的二次手术风险。提高TAVR的手术成功率与器械成功率,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石,需在手术策略和操作层面努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瓣膜耐久性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保障,目前的外科生物瓣膜耐久性良好,但TAVR瓣膜的长期耐久性数据仍需进一步积累。同时,新型瓣膜在耐久性方面不断改良,为优化TAVR患者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新方向。
- 谭桐朱恩军崔颢来永强
-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管理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传导阻滞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后新发传导阻滞情况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3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TAVR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TAVR术后患者新发传导阻滞的情况。结果纳入患者352例,其中男225例、女127例,平均年龄(67.2±5.1)岁。采用瓣膜Venus-A 256例、Vita-Flow 69例、J-Valve 27例。术后新发传导阻滞38例(10.8%),其中术后新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1.7%)[Venus-A 5例(2.0%)、Vita-Flow 1例(1.4%)],2例术后14 d内恢复传导功能,4例术后传导功能未能恢复,于心脏内科植入永久起搏器。术后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27例(7.7%)[Venus-A 22例(8.6%)、Vita-Flow 4例(5.8%)、J-Valve 1例(3.7%)],23例术后7 d内恢复传导功能。术后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1.4%)[Venus-A 4例(1.5%)、Vita-Flow 1例(1.4%)]。结论新发传导阻滞是TAVR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左束支传导阻滞新发率最高,其次为术后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掌握合理方法、运用适宜策略可有效降低术后传导阻滞新发率,提高TAVR整体成功率。
- 张航王华君石凤梧刘苏马千里安景辉
-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植入
- 超大瓣环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验
- 2025年
- 目的 总结本中心创新性应用J-Valve支架加宽和(或)保险绳技术对超大瓣环径患者成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的经验。方法 纳入2018年4月至2023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瓣膜与房颤外科中心因主动脉瓣环径>29 mm,心脏直视手术高风险或禁忌,最终行TAVR手术的患者。结果 19例患者因瓣环径>29 mm采用了支架加宽和或保险绳技术的改良TAVR,平均年龄(65.4±10.9)岁。中位胸外科协会(STS)评分和欧洲心血管手术风险评分(EuroSCORE)Ⅱ预测的病死率分别为12.4(7.8~17.3)%和(23.3±3.7)%。主动脉瓣环径及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分别为(30.5±1.4)mm和(33.7±5.4)mm。合并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6.1±13.0)%。左心室显著扩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7.8±10.5)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4.1±13.0)mm。所有患者均使用J-Valve系统并使用经心尖入路。手术成功率为94.7%。中位随访时间和最长随访时间分别为12(4,41)个月和60个月。5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全因死亡率为29.4%。结论 使用J-Valve系统结合支架加宽和或保险绳技术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大瓣环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安全可行的。
- 李岳环周佳卫罗天戈陈章李昊阳沈经伦吴凯胜王坚刚张海波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瓣膜假体脱位紧急瓣中瓣植入一例
- 2025年
-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因“胸闷气憋2年,加重20 d”于2023年3月28日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出现轻度劳累后胸闷、气憋不适,平地行走100~200 m即可出现上述症状,每次需要休息30 min左右可缓解,劳累后症状加重。
- 蔡欢赖红梅郭自同郭自同余小林彭辉杨毅宁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
- 单纯主动脉瓣反流合并左心室血栓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一例
- 2025年
- 病例介绍患者,男,71岁,因“间断胸闷、气促5年,加重2 d”于2024年12月1日就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和室间隔修补手术史,规律使用胰岛素。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6/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叹气样杂音。实验室检查:N末端B型利钠肽原38914.00 pg/mL(正常值0~125 pg/mL);高敏肌钙蛋白Ⅰ0.0373 ng/mL(正常值0~0.03 ng/mL);血浆D-二聚体3.67μg/mL(正常值0~0.5μg/mL);血清肌酐169μmol/L(正常值57~117μmol/L);血清、尿液电泳图谱显示未见明显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清、尿液免疫固定电泳无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心房异常、左心室肥厚、ST-T改变。
- 徐晓蝶徐承义杨政乐易东鄢华
- 超声心动图诊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叶血栓的价值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瓣叶血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日至7月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功接受TAVR治疗的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AVR术后是否存在亚临床瓣叶血栓(SLT)分为正常组(85例)和血栓组(30例),根据SLT程度将血栓组分为轻度SLT组(17例)和中重度SLT组(13例)。比较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瓣峰值流速(Vmax)、平均跨瓣压差(MPG)、主动脉瓣口面积(AVA)、Vmax变化量(ΔVmax)、MPG变化量(ΔMPG)、AVA变化量(ΔAVA)、Vmax变化率(ΔVmax%)、MPG变化率(ΔMPG%)、AVA变化率(ΔAV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中重度SLT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血栓组与正常组的LVEDD、LVEF、Vmax、MPG、A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栓组ΔVmax、ΔMPG、ΔVmax%、ΔMPG%均大于正常组,ΔAVA和ΔAVA%均小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SLT组、轻度SLT组、正常组LVEDD、LVEF、Vmax、MPG、A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SLT组、轻度SLT组、正常组ΔVmax、ΔMPG、ΔAVA、ΔVmax%、ΔM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重度SLT组ΔVmax、ΔMPG、ΔVmax%、ΔMPG%均大于轻度SLT组和正常组,ΔAVA和ΔAVA%均小于正常组,ΔAVA小于轻度SL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ΔVmax>77 cm/s、ΔMPG>6 mmHg(1 mmHg=0.133 kPa)、ΔAVA≤-0.01 cm 2、ΔVmax%>35%、ΔMPG%>143%预测TAVR术后中重度SL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4、0.733、0.726、0.784、0.788,特异度分别为80.4%、73.5%、65.7%、70.6%、90.2%,敏感度分别为61.5%、61.5%、76.9%、76.9%、61.5%(均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TAVR术后中重度SLT的形成有一定的诊断价值,ΔVmax、ΔMPG、ΔAVA、ΔVmax%、ΔMPG%可以对识别TAVR术后中重度SLT提供参考,且有一定的准确性。
- 谢萌刘金凤于惠梅李晓明吴山张纯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相关作者
- 吴永健

- 作品数:466被引量:3,203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研究主题:导管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 刘先宝

- 作品数:106被引量:297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导管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置换
- 王建安

- 作品数:599被引量:1,581H指数:1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导管 主动脉瓣置换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 陈茂

- 作品数:135被引量:43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导管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 植入术
- 徐志云

- 作品数:954被引量:2,699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