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45篇“ 主体教育“的相关文章
主体教育
本书共分七章,内容为:主体教育概述、主体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中国古代朴素的主体教育主体教育的实施模式、普通高中主体教育的实验与研究、学校主体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课堂教学中主体教育的探索等。
丁建志主编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础教育
主体教育
本书介绍了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基本特征,主体教育的基本规定,当代主体教育的课程观,主体教育的过程观等内容。
王大明
关键词:素质教育基础教育
生态危机境遇下的主体教育:应答与变革
2025年
人类世以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加重正重塑着主体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方式,对主体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期待。生态危机境遇下的主体教育变革是对主体生存样态改变的回应,是对自身发展困境的突围,也是对世界教育变革趋势的顺应。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主体教育亟须实现由内而外的自我变革:从立场上要挣脱人类中心主义,秉持生命共同体的教育理念;从价值上要超越社会功能定位,彰显融入世界的教育主体性;从方向上要舒展生命本质意涵,明确培育类主体教育目标;从内容上要遵循生态正义原则,融入他者性倾向的伦理道德。聚焦主体教育变革的实现,需要树立万物共生教育观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回归育人本位教育价值,充分释放教育自身主体性;基于“天人我”三维框架,培养全面自由的类主体;有机融入生态化内容方法,增强道德情感深度体验。
岳伟苏灵敏
关键词:生态危机主体教育主体性生命共同体教育变革
主体教育视域下学校教育哲学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反思
2025年
学校教育哲学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发展愿景和培养目标的系统建构、实践反思和校本化凝练,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四川省C小学在主体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经历了学校教育哲学的萌芽初生、进阶发展、提炼建构、应用推广四个发展阶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基于C小学学校教育哲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小学需要从本体层面厘清学校教育哲学的本质内涵、根本属性及基本要素,从价值层面阐述建构学校教育哲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方法层面梳理学校教育哲学建构的基本逻辑及实践路径。
李红梅贺慧
关键词:学校教育哲学主体教育主体性
主体人视域下主体教育的意涵阐释、现实阻隔与应对路径
2025年
主体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的未来发展需从主体人的视域澄清主体教育的意涵,并基于主体人视域丰富、完善主体教育主体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至少蕴含三重意涵:在世界之中存在而拥有世界,以身体为中介与自然、社会、自我打交道,且能说“我”。从主体人的三重意涵来看,主体教育是享有意义、具身学习与自我实现的教育。当下,主体教育主要面临着意义缺失、学习离身与自我迷失等现实阻隔。因此,主体教育的应对路径至少有三:充盈教育意义,夯实主体教育的根基;践行具身学习,标识主体教育的路标;实现自我价值,达成主体教育的旨趣。
李润洲
关键词:主体教育身体
践行主体教育理念,培育生态少年
2025年
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依托学校持续28年的“主体教育”研究,以培育“关爱自然、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关怀自我”的“生态少年”为核心,构建了“一·三·四·五”生态绿色课程体系。
张俊
关键词:关注社会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理论视域下构建生态化导学交往关系探论
2025年
和谐的导学交往关系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也关系着“导学思政”体系能否建立。本文分析了导学关系的现实情况及突出表征,并基于主体教育理论,分别探讨了单一主体性、主体间性和他者性的导学交往范式,发现三种理论各有优劣,均难以观照导学交往始末。因此,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生态化导学交往关系,旨在为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共同进步而探求一种新型的导学交往范式,从而彰显“以人为本”时代要求,涵养“敬而亲之”导学关系,打造“学术”和“道德”相长的“导学共同体”,使导学交往和导学关系适应新时代研究生培养要求。
陈汐
关键词:主体间性生态化导学关系
他者概念的流变与复归——兼论儿童阶段主体教育的改造
2025年
从哲学的角度考察他者经历了由隐没、发现到再审视的流变。在这一过程中,他者的存在也由过往的降格、同化,迈向了彰显他者的异质性。他者概念的认知演化与社会时代发展紧密耦合,落实到儿童阶段的教育生活中,则与儿童和成人互动的主体性问题密切相关。这种问题集中反映在如何让儿童正确认识身边的他者、成人怎样看待儿童作为他者的主体地位的互动过程之中。发生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动因发生地点、参与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两个类别,即亲子互动与师幼互动。两种儿童与成人间的互动都在广度与深度层面存在着因他者的缺失而造成的主体异化的问题。要对这种主体异化进行纠偏,对当下儿童与成人的互动过程进行优化,则需要通过构建后喻文化视角下的亲子互动和互补互哺的关怀式师幼互动,达成对他者的复归和主体性的彰显。
贾昊宇
关键词:他者主体性亲子
共创生态未来:主体教育赋能绿色课程建设
2025年
本期特别策划对话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张俊,探讨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在“主体教育”办学理念之下的生态绿色课程建设实践。“主体教育”视角下的绿色课程建设Q《环境教育》: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是基于何种教育理念提出绿色课程建设的?您认为绿色课程内涵应包含哪些关键部分?A张俊:武汉市东西湖实验小学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至今已持续28年开展了6轮“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学校管理层紧扣“主体教育”这一核心主线,持续推动学校的整体变革与内涵发展,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办学思路,并将其深度融入学校文化体系,使得主体教育特色在学校文化系统中越发彰显。在“主体教育”第六轮实验研究期间,学校进一步完善了“立人生支点、创生态未来”的办学理念。
李平沙
关键词:环境教育办学理念绿色课程
源于桂子山的主体教育(一)
2024年
源于桂子山的主体教育,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道俊、郭文安、旷西模先生等为代表的诸多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者提出的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研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在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小学等学校深入开展了主体教育实践,在湖北省乃至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深远的影响。主体教育,聚焦人的主体性发挥,强调师生主体性和教育自身的主体性(相对独立性),不仅回应了现代教育主体立场的时代呼唤,而且彰显了教育学人的主体担当。从主体主体性,主体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在主体参与和交往中实现发展的教育过程观、以评价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评价观、培养社会历史活动主体教育目的观。在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对主体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反思,将为我省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公平而高质量的发展提供范例与借鉴。
王一凡王一凡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

相关作者

裴娣娜
作品数:74被引量:1,828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教育实验 基础教育 主体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论
史根东
作品数:35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教育 生态文明 主体教育 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
冯建军
作品数:472被引量:7,129H指数:4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
研究主题:教育 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 生命教育 教育公正
孙迎光
作品数:83被引量:37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 德育 教育理论 教育学 主体教育
王升
作品数:20被引量:532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发展性教学 教学论 主体教育 教学活动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