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87篇“ 临床药效“的相关文章
- 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临床药效研究
- 2025年
- 以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例,探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药效。方法 现将研究的主体对象确定为我院内收入的患者118例,所有病例均同时存在高血压与糖尿病,时间背景上,自2023年05月起始,筛选至2024年05月结束,118例患者均为自愿参与研究,纳入病例后随机对患者进行编号,以单双号为依据划分成两组,每组患者59例,将以非洛地平用药的一组设定为对照组,以缬沙坦用药的另一组设定为研究组,从两组疾病疗效、血压与血糖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四个层面进行药效的对比研究。结果 用药后,药效上,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示更高,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收缩与舒张两项血压水平与对照组的比较,均显示更低,P<0.05;FBG、2hPG以及HbAlc三项指标比较,研究组都比对照组更低,P<0.05;组间进行不良反应的比较,两组总发生率占比显示为同质性,P>0.05。结论 就身患高血压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缬沙坦治疗,无论是血压,还是血糖控制效果都强于非洛地平,而安全性两种药物相当,证实缬沙坦疗效更优,应用价值更高。
- 刘莹
- 关键词:高血压病糖尿病非洛地平临床药效血糖控制
-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药效比照观察
- 2025年
- 不同剂量他汀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从该院2023.1-2024.1月选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10mg瑞舒伐他汀,观察组则实行20mg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CK-M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可使 AMI的疗效得到更好的提高,其用药安全性和低剂量用药没有显著区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进强
-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急性心肌梗死药效
- 达格列净和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药效对比分析
- 2025年
- 分别比较达格列净与利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合计随机筛选100例被临床予以2型糖尿病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的资料参与研究,看诊时间规定范围: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按随机数表法规定分组,被分配到对照组的50例对象的用药方案为二甲双胍与利格列汀联合治疗,被分配到观察组的50例对象的用药方案为二甲双胍与达格列净联合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医治前研究对象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医治后观察组中对象的血糖水平呈现更低水平(P<0.05)。医治前两组对象的身体指标数据差异符合研究要求(P>0.05),医治后观察组中BMI、WC等数据呈现更低水平(P<0.05)。在两种不同药物对病情管理效果比较中,观察组中治疗有效性居更高(P<0.05)。受治疗药物作用影响研究对象恶心、乏力、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居更低(P<0.05)。结论 达格列净与利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都能够对疾病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相比之下,达格列净能够进一步控制患者体重、炎性症状等,并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积极借鉴价值。
- 陆晨车名花余亮
- 关键词:2型糖尿病
- 基于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清热润湿方提取工艺与临床药效评价
- 2025年
- 目的:对清热润湿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临床药效评价。方法: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试验设计与研究,选择指标性成分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的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以及体外药效学指标MDA、IL-6、TNF-α作为检测指标,通过归一化法处理数据后加权计算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计算分析模拟预测最优提取工艺并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工艺优化前后药物的临床疗效,确认优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煎煮118 min、煎煮3次;优化后的药物疗效在创面评价(P<0.01)、疼痛评价(P<0.05)、舒适度评价(P<0.05)3个临床指标上均有改善。结论: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清热润湿方的提取工艺稳定有效,临床疗效显著提升。
- 刘茜房悦陈云艳钱智磊
- 关键词:响应面法
- 中药调剂对汤剂临床药效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 2024年
- 分析中药调剂对汤剂的效果影响及改进对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1月调查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30例患者处方经中药调剂,30例患者处方并未经过中药调剂,评价调剂与未调剂后的病情改善效果、不良反应率,统计处方开具的差错率。结果 调剂组有效率高高于未调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剂组不良反应率低于未调剂组,p<0.05。调剂组处方开具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处方经调剂后可提升疾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率,在临床上应提升中药师的职业素养,降低差错率。
- 祝薇
- 关键词:中药调剂药效差错率
- 中药龙胆草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极易传播的寄生虫病,严重影响鸽的生产性能,甚至导致鸽的死亡,给养鸽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然而,临床上防控鸽毛滴虫病的药物多为化药,药物使用周期较短,毒副作用大。为更好地开发临床天然抗寄生虫用药,本文研究了中药龙胆草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为养鸽业鸽毛滴虫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用药策略。通过对鸽毛滴虫的分离、鉴定、纯化,获得稳定用于后续试验的虫株,在体外测定龙胆草水提物对鸽毛滴虫的相对生长抑制率和最低有效浓度;为进一步观察药效,作者将不同剂量浓度的龙胆草水提物加入基础日粮中,在体内测定龙胆草水提物对患病肉鸽体重、存活率、鸽毛滴虫活性、血液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此来评价中药龙胆草体内外抗鸽毛滴虫的临床药效。体外试验结果表明,龙胆草水提物作用12 h杀灭全部虫体的最低有效浓度(MEC)为50 mg·mL^(-1),具有较强的体外抗鸽毛滴虫活性;体内试验结果表明,龙胆草水提物对体重降低的病鸽有恢复体重的作用并能够提高患鸽生存率;龙胆草水提物杀虫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P<0.05),与甲硝唑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龙胆草500 mg·只^(-1)组药效持续时间长于甲硝唑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ALT/AST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3种炎症因子含量高于对照组,与甲硝唑组相似。龙胆草水提物对治疗鸽毛滴虫病具有显著的临床药效,其药效作用达到了化药甲硝唑的疗效,且无显著的毒副作用,因此,龙胆草可以用作抗鸽毛滴虫病潜在的天然药物开发。
- 魏苗伊吴世海杨富琳余宸昀孙志刚刘馨媛徐媛媛梁冰冰李复煌孙鸿刘晓晔董虹
- 关键词:鸽毛滴虫甲硝唑
- 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药效及药理分析
- 2024年
- 探究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药效及药理分析。方法 纳入对象均来源于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人群为老年慢阻肺患者,一共56人,一组选择联合用药治疗,将其作为观察组;一组选择单独用药,将其作为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5-R10(4.01±1.18)低于对照组、FEVI(2.92±0.44)L、PEF(6.96±1.02)L/s高于对照组(t=2.866、7.843、4.379;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χ2=6.487;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a(3.21±0.11)pg/mL、IL-6(1.55±0.03)pg/mL、IL-8(2.81±0.33)ng/L均低于对照组(t=10.839、53.881、12.361;P<0.05)。结论 在慢阻肺的治疗中,选择联合用药相比单一用药疗效更为明显,可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 谢艳芳
-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药理分析
- 探讨中药煎煮方法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 2024年
- 对中药煎煮方法对临床药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80例服用中药汤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2022年6月-2023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传统煎煮方法)、观察组(现代煎煮方法),每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煎煮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观察组的水溶性物质含量、煎煮时间及煎出率均显著降低,经统计学处理, P<0.05;两组的 ADR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0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液沉渣发生率比较, P>0 5,沉淀和异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对中药煎煮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与现代煎煮方法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而现代煎煮方法操作时间更短,操作便捷,但是有效成分损伤较多,因此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 王玉波颜荣丽丽嫣琼
- 关键词:中药煎煮方法药效
- 复方羟氯扎胺混悬液对牦牛肝片吸虫和线虫的临床药效试验被引量:1
- 2024年
- 旨在通过复方羟氯扎胺混悬液对牦牛的驱虫试验,评价药物的临床药效,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依据。75头牦牛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头,分别为复方羟氯扎胺混悬液低剂量(0.125 mL·kg^(-1))、中剂量(0.250 mL·kg^(-1))、高剂量(0.500 mL·kg^(-1))、对照药(0.250 mL·kg^(-1))和空白对照组。试验周期28 d,采集第1天和给药后第7、14、21、28天粪便,测定肝片吸虫和消化道线虫在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eggs per gram,EPG),计算精计驱虫率和虫卵转阴率,并测定给药前和第28天血常规、血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复方羟氯扎胺混悬液低、中、高剂量对牦牛肝片吸虫的精计驱虫率分别为97.5%、100.0%、100.0%,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0%、100%、100%。对照药对牦牛肝片吸虫的精计驱虫率是99.4%,虫卵转阴率是93.3%。复方羟氯扎胺混悬液低、中、高剂量对牦牛消化道线虫的精计驱虫率是99.2%、100.0%、100.0%,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0%、100%、100%,对照药对牦牛消化道线虫的精计驱虫率是99.9%,虫卵转阴率是93.3%。本试验结果表明,复方羟氯扎胺混悬液对牦牛肝片吸虫和消化道线虫均有显著的驱杀作用,其中高、中剂量组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因此临床应用推荐剂量为中剂量组0.250 mL·kg^(-1)。
- 王娟姚学强陆林林李江周凯仁翟斌涛周绪正张继瑜
- 关键词:牦牛肝片吸虫消化道线虫
- 普拉沙星在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药效研究
- 曾子康
相关作者
- 张继瑜

- 作品数:653被引量:1,38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氯 混悬液 伊维菌素 动物 六茜素
- 周绪正

- 作品数:456被引量:867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氯 混悬液 伊维菌素 药物组合物 急性毒性
- 李冰

- 作品数:320被引量:49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氯 伊维菌素 混悬液 中药组合物 治愈率
- 魏小娟

- 作品数:406被引量:62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药物组合物 伊维菌素 奶牛乳房炎 口服液 耐药性
- 李剑勇

- 作品数:560被引量:1,224H指数:1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研究主题:喹烯酮 丁香酚 兽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