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261篇“ 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文章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2025年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并分析25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文献复习,并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10例FOXL 2和DICER 1基因情况。结果患者11~58岁,中位年龄25岁,平均28.4岁。左侧卵巢发生13例,右侧12例。部分患者(48.0%)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部分伴有下腹痛。超声显示多为混合低回声包块,实性部分为低回声,CDF1显示周边及实性部分、囊壁可见丰富血流信号。部分患者(76.2%)出现多少不等的盆腔积液。大体标本多为囊实性包块(78.9%),切面灰白间灰黄或灰红色。组织学表现:肿瘤细胞密集区与疏松区相间分布,密集区多位于周边,薄壁血管丰富,呈裂隙样,血管周围肿瘤细胞丰富,细胞界限不清,胞质多淡染,细胞核卵圆形或胖梭形,核染色质细腻,泡状核,部分可见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部分见少量印戒样细胞,少量蜘蛛样细胞。细胞间有散在的胶原分布。疏松区水肿,细胞成分少,可见不规则薄壁血管;部分为出血伴纤维素样渗出;部分为疏松的纤维及胶原。免疫组化显示:Vimentin均阳性,肿瘤中SMA部分阳性,inhibin-α、Calretinin、CD99有不同程度的阳性(分别为57.1%,63.2%,78.6%),PR多广泛着色。Ki-67指数低(<10%),EMA及S-100(-)。PCR-毛细管电泳法显示:FOXL2和DICER1基因均未见突变(0/10)。随访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术前不易确诊;术中或术后需与其他卵巢间质肿瘤鉴别。该类肿瘤无FOXL2和DICER1基因的突变。肿瘤切除预后良好。
王红群李金航李晓粤马亚琪陈薇高含笑朱娅男宋欣刘爱军
关键词: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基因检测预后
乳腺癌首发单纯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首发单纯骨转移(BOM)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宝鸡高新医院收治的90例乳腺癌首发BOM患者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300例非乳腺癌首发BOM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明确乳腺癌首发BOM患者的病理特点,采用单因素及Cox检验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65个月,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占比为82.22%(74/90);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87个月,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占比为64.33%(193/300)。研究组中位生存总时间为46.32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受体状态、骨转移位置、骨转移数量及治疗方案为乳腺癌首发BOM患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ox检验结果显示,骨转移数量以及内分泌治疗是影响研究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该类患者的预后多以内分泌治疗或者综合治疗方案为主,效果优于单独采取化疗干预方案(P<0.05);乳腺癌多部位骨转移BOM患者则多采取联合治疗方案,其治疗结果优于内分泌治疗或者单独化疗(P<0.05)。结论乳腺癌首发BOM患者预后与激素受体情况、骨转移位置、骨转移数量及治疗方案存在密切关联性。针对乳腺癌首发BOM患者的临床情况预后多以内分泌治疗为主,乳腺癌多部位骨转移BOM患者则需考虑采取联合治疗方案。
李苗苗唐晓梅
关键词: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预后
胃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对比胃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胃镜发现并经病理诊断为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病例共236例,回顾性分析对比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的患者发病年龄、性别、息肉发生部位和大小等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236例胃息肉患者中增生性息肉60例,胃底腺息肉176例,其中女性180例,男性56例,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均以女性发病率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患者≥50岁年龄段发病率为83.33%,胃底发生率为30.00%,≥1.0 cm息肉占比18.33%;胃底腺息肉患者≥50岁年龄段发病率为65.34%,胃体发生率为58.52%,≥1.0 cm息肉占比1.14%。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患者各年龄段分布、息肉发生部位和大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增生性息肉伴发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论 高龄和女性患者胃息肉发病率较高,增生性息肉和胃底腺息肉有其自身的临床病理特点,要加强对增生性息肉的临床管理,降低其癌变发生率。
周大兵
关键词:胃增生性息肉病理学上皮内瘤变
肝原发性多形性未分化肉瘤3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
2025年
探讨肝原发性多形性未分化肉瘤(HUPS)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与分子病理学改变。选取2017年3月至2024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手术切除且经外科根治性术后明确病理诊断的3例HUPS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3例患者中1例男性,2例女性,发病年龄54~65岁。病理学显微镜镜下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均含有多核瘤巨细胞,异型性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呈Vim阳性,Ki-67高增殖活性(50%、60%、65%),肌源性等提示明确分化方向的标志物SMA和S-100等均呈阴性结果。二代测序结果部分病例呈TP53基因突变,3例无重叠性的基因突变及融合改变检出。HUPS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形态学上难以与肉瘤样癌及多种高级别肉瘤鉴别,其病理诊断需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学改变综合判断。
李卓宫丽华马沛卿王冰凝李金鲁海珍
关键词:肝原发性病理学特点
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伴血脂异常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伴血脂异常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135例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血脂异常分为血脂异常组(n=65)与非血脂异常组(n=70)。所有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对比两组临床资料、临床病理特点、肝功能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及炎症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肝腹痛占比、腹水占比及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肝包膜增厚、回声增强、肝密度降低、肝缘毛糙例数占比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血脂异常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非血脂异常组(P<0.05)。结论: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伴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肝脏功能障碍、血脂代谢紊乱、肝腹水、腹痛、并发症发生率高,肝密度降低、回声增强、肝缘毛糙等表现,且患者炎症反应加重。
蒋骏纪艳马庆华
关键词:肝功能不全体检人群血脂异常临床病理特点
结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2025年
目的 探讨结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结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生存情况。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结肠癌肺转移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点结肠癌肺转移患者的存活率。结果 200例患者中,T3~4期131例(65.50%),N1~2期131例(65.50%),中高分化132例(66.00%),原发肿瘤长径>5 cm 123例(61.50%)。确诊肺转移时癌胚抗原(CEA)水平升高161例(80.50%),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升高131例(65.50%)。肺转移瘤长径>1 cm 103例(51.50%)。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原发肿瘤长径、T分期、N分期、CEA水平、CA199水平、肺转移瘤长径是结肠癌肺转移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30,0.020,0.004,0.032,0.005,0.041,0.010)。结论 结肠癌肺转移以中高分化、T3~4分期、N1~2分期多见,患者总体预后较差,低分化、原发肿瘤长径>5 cm、T3~4分期、N1~2分期、CEA≥5 ng/ml、CA199≥30 U/ml、肺转移瘤长径>1 cm是结肠癌肺转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郭晓兰
关键词:结肠癌肺转移预后
儿童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
2025年
目的 分析儿童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并对其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住院病理确诊为IMN的14例患儿资料。结果 (1)14例IMN患儿,男女比为1:1,0~3岁2例,3~6岁5例,6~12岁7例(50%)。(2)14例患儿无症状蛋白尿7例、血尿及蛋白尿2例、肾病综合征型5例。(3)肾脏病理主要为Ⅱ期膜性肾病。光镜表现为免疫荧光Ig G、C3、Ig M沉积为主、3例伴有C1q、3例伴有Ig A沉积。血清中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阳性率和肾组织PLA2R免疫染色阳性率分别为42.8%及64.2%,肾组织中THSD7A免疫染色阳性1例(7.1%)。(4)14例IMN患儿,经过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后缓解率85.7%。结论 儿童IMN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蛋白尿为主,肾脏病理主要为Ⅱ期,建议对不明原因蛋白尿,尤其是青春前期及青春期的儿童积极行肾穿刺检查。
张艳敏刘玉洁贾东华刘翠华
关键词:儿童膜性肾病病理
年轻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
2025年
本研究通过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进一步探讨影响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至2022年期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中心确诊浸润性乳腺癌并在新辅助治疗后进行手术治疗的≤45岁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新辅助治疗后pCR的相关性。结果 在226例年轻乳腺癌患者中,新辅助治疗后有57例达到了完全病理缓解,pCR率为25.22%。其中有172例(76.1%)患者初诊时存在淋巴结转移。根据分子分型分类,226例患者中有管腔(Luminal)A型30例(13.3%),管腔(Luminal)B 型133例(58.8%),HER-2过表达型31例(13.7%)以及三阴型32例(14.2%)。≤35岁、36-40岁以及41-45岁不同年龄组的年轻乳腺癌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点无明显差异(P均>0.05)。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ote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e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er2,HER-2)、Ki67表达水平以及分子分型与pCR显著相关(P<0.05),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与新辅助化疗后的pCR无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阳性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是影响pCR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OR>1)。结论 HER-2阳性状态和组织学分级是年轻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到pCR的独立影响因素。
袁净
关键词:年轻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临床病理特征
运用牛津分型联合肾小球新月体病变类型评析儿童与成人IgA肾病临床病理特点
2025年
目的 结合牛津分型,将新月体病变细分为细胞性新月体、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明确儿童与成人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间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活检病理确诊的168例儿童IgAN和381例成人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将成人组细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比较儿童组和青年组、中老年组临床分型、病理指标之间的差异和关联。结果 3组患者临床分型的统计结果显示,与青年组、中老年组相比,儿童组中肾病综合征型比例较高(37.50%比11.99%、11.24%,63例比35例比10例);与儿童组、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血尿伴蛋白尿型比例较高(43.49%比32.74%、29.21%,127例比55例比26例);与儿童组、青年组相比,中老年组慢性肾炎型比例较高(53.93%比4.17%、37.67%,48例比7例比110例)。按照牛津分型,儿童IgAN患者出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76.19%比60.37%,128例比230例)、内皮细胞增生(45.83%比13.65%,77例比52例)、细胞性新月体比例(50.00%比30.71%,84例比117例)高,青年组和中老年组肾小球节段硬化(69.82%比44.64%,266例比75例)、纤维性新月体(18.90%比8.93%,72例比15例)、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29.40%比2.39%,112例比4例)比例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与细胞性新月体百分比、总的细胞性新月体和纤维细胞性新月体百分比和内皮细胞增生百分比呈中度正相关(r=0.65,r=0.56,r=0.41,P<0.05);eGFR与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中度负相关(r=-0.61,P<0.05)。结论 儿童IgAN以急性肾小球病变为主,肾病综合征型是主要的临床类型;成人慢性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病变是慢性肾炎型形成的病理基础;牛津分型中将新月体病变分为细胞性新月体、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分别进行评分更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白秋宇杨晓青董丽雯刘萌萌谢格格黄岩杰
关键词:成人IGA肾病新月体
易误漏诊的两种肝脏上皮样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2025年
目的探讨两种罕见的肝脏上皮样软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误漏诊原因。方法收集2022年7月至2024年5月8例肝脏活检标本,4例为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4例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HE),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染色标志物特征。结果4例肝脏PEComa患者,入院原因分别为腹部胀痛1例、乏力消瘦1例、体检偶然发现2例;4例HEHE患者,3例因腹部胀痛入院,1例体检偶然发现入院。8例标本均有上皮样肿瘤细胞,与上皮样肝细胞相似,HE染色诊断困难,初诊有误诊、漏诊情况,肝脏PEComa被误诊为肝上皮来源的肿瘤,HEHE则因未发现肿瘤细胞而漏诊,最终依据免疫组化检查确诊。肝脏PEComa镜下肿瘤细胞沿血管壁放射状排列,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黑色素细胞及平滑肌相关标志物;HEHE镜下为浸润性生长的上皮样或梭形细胞,有类似原始血管腔结构,免疫组化特征性表达血管内皮相关标志物。4例肝脏PEComa未手术,其中1例姑息治疗随访未进展,2例介入栓塞预后好,1例可疑恶性经介入栓塞和免疫治疗预后差。4例HEHE未手术,3例行微波消融和介入栓塞治疗,1例微波消融后辅以依维莫司和干扰素治疗,随访预后均可。结论肝脏活检标本中PEComa和HEHE这两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细胞均呈上皮样,鉴别诊断困难,但可依据特征性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标志物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精准确治疗及预后评估。
王露陈思敏栗源司海鹏
关键词:肝脏软组织肿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相关作者

何裕隆
作品数:489被引量:3,203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
研究主题:胃癌 胃肿瘤 预后 胃肠间质瘤 外科手术
詹文华
作品数:489被引量:3,40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胃肿瘤 胃癌 预后 外科手术 结直肠肿瘤
王素霞
作品数:194被引量:889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IGA肾病 临床病理特点 蛋白尿 肾脏 临床病理分析
庄永泽
作品数:317被引量:1,08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IGA肾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腹膜透析 临床病理
余英豪
作品数:653被引量:2,04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文献复习 临床病理 IGA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