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42篇“ 临床用药特点“的相关文章
- 基于临床用药特点的补骨脂斑马鱼肝毒性确证与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遵循补骨脂临床用药特点,基于蛋白质组学探究其对于斑马鱼肝脏影响及其潜在肝毒性机制。方法以低、中、高浓度补骨脂水煎液(0.025、0.050、0.100 mg·mL-1)连续对成年斑马鱼给药21 d,比较斑马鱼体重变化、肝脏病理切片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变化;基于鉴定的肝脏蛋白质组学,通过聚类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研究潜在肝毒性机制,并结合分子对接探究补骨脂主要肝毒性成分的潜在毒性靶点。结果补骨脂水煎液给药组斑马鱼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斑马鱼体重明显下降,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体重下降更加明显。补骨脂给药组的ALT、AST含量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补骨脂给药组的肝脏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肝细胞排列混乱、间隙增加,伴有脂肪变性、免疫细胞侵润等现象,且病变程度随着给药剂量的升高肝脏病变越发严重。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聚类和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补骨脂影响斑马鱼肝脏中脂质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质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1(acat1)、3-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ehhadh)、琥珀酸脱氢酶(sdha与sdhb)的表达,且分子对接发现补骨脂中主要肝毒性成分具有与此类蛋白结合的潜能。结论长时间补骨脂给药造成肝脏脂质代谢紊乱,最终产生以脂肪变性为代表的肝毒性,其潜在毒性机制为补骨脂主要肝毒性成分介导的脂质和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异常。
- 敖婷王宁宁周磊邓慧芳杨兴鑫周维沈磐高月
- 关键词:补骨脂肝毒性脂肪变性斑马鱼
- 基于RUCAM分析药物性肝损伤181例的风险因素及临床用药特点
- 2024年
- 目的 基于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价法(RUCAM)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风险因素及其临床用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现的DILI 181例,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潜伏期、入住科室、原患疾病、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可疑用药等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患者的DILI临床分型和RUCAM评分。结果 18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5∶1,给药途径主要通过静脉给药和口服,所患疾病以内科疾病最多,引起DILI的药物为抗感染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和心血管类药物等,抗肿瘤类药物用药者的潜伏期较其他药物更长。DILI中胆汁淤积型占比最高,多为抗肿瘤类药物引起,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型最多的药物是抗感染类药物。RUCAM评分结果大部分为很可能,结果为极可能均表现为肝细胞损伤型。结论 基于RUCAM发现DILI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给药途径、给药种类、原患疾病等,DILI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与原发性肝疾病无特异性。
- 贾茜张厚莉卓龙冉王海敏邱妮娜苏凤云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参附注射液在治疗危重病临床用药特点分析
- 张安雅
- 中医药防治心脏血栓的临床用药特点
- 2023年
- 目的收集近年来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医药防治心脏血栓用药特点,为中医药防治心脏血栓提供参考。方法以“心脏血栓”或“心室血栓”或“心房血栓”和“中医”或“中药”作为检索词,在CNKI、维普、万方进行检索,最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6篇,将数据录入并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此次分析共涉及5类证型,出现最多的的是阳虚血瘀型;7个方剂/中成药,使用最多的是温阳活血方;32味中药,使用频次最多的是赤芍。通过聚类分析显示,常用的药物组合有:枳实、竹茹、枳壳;桃仁、郁金;牛膝、羌活;人参、三七。结论心脏血栓最常见的证型是阳虚血瘀证,防治心脏血栓的中医药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注意益气健脾祛痰。
- 赖天伟刘培中陆奕婷李创鹏刘擎
- 关键词:心悸心脏血栓阳虚血瘀证中医药疗法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姜丽红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用药特点
-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203例临床病例原始资料进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整理,经分析后得出,姜丽红教授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中药、核心处方、中药配伍及用量等,总结导师治疗失眠的用药经验,为今后临床失眠的治疗提供参...
- 任子君
- 关键词:失眠辨证分型用药规律
- 浅论老年人内科疾病分布及临床用药特点
- 2022年
- 讨论老年人内科疾病分布及临床用药特点。 方法:选择在 2020 年 1 月到 2020 年 1 月在内科门诊治疗的老年患者 900 例,在内科门诊治疗的患者 1500 例,通过回顾分析,了解老年患者的疾病分布以及临床用药特点。 结果:内科门诊中老年患者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 60.00% ,其中男性患者的数量超过女性。在内科门诊中老年患者较多,其中心脑血管类药物以及抗菌抗病毒类药物的处方数量最多。 根据研究发现,在内科门诊中患者的疾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胃肠消化疾病,炎症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肿瘤等。 结论:在老年人内科门诊中,了解疾病分布以及临床用药特点,可以提高用药合理性,降低用药后不良反应,提高用药效果。
- 崔云峰
- 关键词:老年人疾病分布临床用药特点
- 真实世界中银花泌炎灵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用药特点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中银花泌炎灵片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应用特点及联合用药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对16家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中采集的电子医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559例患者男性居多(65.65%),45~65岁中老年人发病率最高(48.75%),单次口服剂量多在4片(63.07%),疗程8~14 d为主(42.22%),临床常合并泌尿系梗阻、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银花泌炎灵联合用药有326种西药和113种中药,其中联用频次最高的单味西药为青霉素(60.64%),中成药为尿石通丸(31.66%);与2种西药3种西药分别联用频次最高中均有聚乙二醇电解质+青霉素(规则支持度45.3%),与2种成药3种中成药分别联用频次最高中均有尿石通丸+舒血宁注射液(规则支持度13.95%)。发现银花泌炎灵片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时临床常与抗生素、通淋排石剂、活血化瘀剂等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利尿排石、减少结石复发率并预防术后并发症。结论:本研究为银花泌炎灵片在真实世界中的规范用药提供了思路与参考,同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指南及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以期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保证。
- 潘丽张利丹赵凤英谢雁鸣吕健贾萍萍
- 关键词:银花泌炎灵片泌尿系结石医院信息系统联合用药
- 基于数据挖掘的李灿东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用药特点研究
- 目的:对李灿东教授治疗失眠的临床门诊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李灿东教授辨治失眠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着重于用药特点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失眠的中医临床疗效,更好地指导失眠的临床诊治。 方法:收集李灿东教授的门诊失眠病案...
- 李颖莹
- 关键词:失眠用药特点数据挖掘
- 浅析张仲景临床用药特点被引量:1
- 2021年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组方精炼严谨,用药精简,紧扣病机,疗效确切,流传经久,沿用至今。《伤寒杂病论》多在所载方剂后详细记载煎煮、服药方法及服药禁忌,对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该文简要概括《伤寒论》用药特点、方法及禁忌。
- 李蒙蒙王震宇丁瑞丛刘阁许笑洁
- 关键词:伤寒论用药特点禁忌
- 刘尚义教授治疗肾损伤临床用药特点数据分析
- 2021年
-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刘尚义教授治疗肾损伤的用药特点。方法:将2019年2月-2019年10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尚义教授门诊的肾功能损伤患者的处方录入软件中,并进行用药数据分析,探讨刘尚义教授治疗肾损伤的用药规律及特点。结果:通过药物频次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在22次以上的药物有20味,且使用频次最高的3组药物组合为"川芎、莪术""川芎、刘寄奴""刘寄奴、莪术"。同时分析出核心组合为"莪术、川芎、刘寄奴",并得到7个新处方。结论:刘尚义教授在治疗肾损伤时,其用药特点以行气活血为主,同时针对不同兼证辅以清热利湿、阴阳并补及凉血止血类药物。
- 琚皇进杨柱唐东昕罗莉龙奉玺王镜辉郭斌
- 关键词:肾损伤用药特点数据分析
相关作者
- 唐东昕

- 作品数:222被引量:854H指数:13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肿瘤 国医大师 颈性心绞痛 肝癌 数据挖掘
- 杨柱

- 作品数:176被引量:769H指数:15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国医大师 颈性心绞痛 肿瘤 数据挖掘 葛根散
- 王镜辉

- 作品数:71被引量:404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国医大师 用药特点 数据挖掘 临床用药特点 肿瘤
- 王定雪

- 作品数:36被引量:190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国医大师 临床用药特点 用药特点 数据分析 针刺
- 龙奉玺

- 作品数:112被引量:49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肿瘤 肝癌 国医大师 喻昌 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