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2篇“ 中部气田“的相关文章
- 太阳能自动点火系统在阿姆河右岸中部气田的应用及研究
- 2019年
- 本文主要通过对太阳能自动点火系统在阿姆河右岸项目气田应用、研究的分析,总结出无人值守井站太阳能自动点火系统的成功运用、管理经验,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和优化措施,并分析应用太阳能自动点火系统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 黄晋刘培涛徐建亭
- 关键词:太阳能自动点火无人值守
- 白云岩储层中蒸发矿物的赋存形式与成因演化——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为例被引量:9
- 2013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马51—马54亚段粉晶白云岩中广泛发育毫米级、厘米级的硬石膏柱状晶和小结核等蒸发矿物,是储层发育的关键。通过详细的井下地质调查、典型岩心剖面写实、系统取样配套测试和室内比对分析等方法,首次针对硬石膏矿物的赋存形式与成因演化进行精细解剖。研究发现:硬石膏柱状晶和小结核赋存于粉晶白云岩中,其中柱状晶多呈星散状分布,而硬石膏小结核发育有中-高成核数量中核径、中-高成核数量小核径及低成核数量大核径3种典型结构。上述硬石膏矿物均为局限(内)陆棚环境准同生期或早成岩浅埋藏期交代先期白云岩的产物,其数量多少取决于硬石膏开始析出时海水含盐度的高低,个体大小取决于海水中适合于硬石膏生长的含盐度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同蒸发矿物组合在成岩阶段将经历不同的改造过程。其中,含中-高成核数中核径硬石膏结核的粗粉晶白云岩中,残余溶模孔及伴生的裂碎缝极其发育,最终演化为区内最为优质的裂缝-溶孔(洞)型储层。
- 何江赵忠军乔琳魏伟王雅洁冯春强陈博陈超
- 关键词:赋存形式白云岩储层马家沟组鄂尔多斯盆地
- 风化壳古岩溶垂向分带与储集层评价预测——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马家沟组马五_5—马五_1亚段为例被引量:72
- 2013年
- 以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为例,通过大量岩心及薄片观察,以地质背景和古岩溶岩石学特征为主线,解剖风化壳古岩溶垂向分带特征,并进行储集层评价预测。通过详细的井下地质调查、典型岩溶剖面写实、系统取样和室内测试等研究发现,研究区马家沟组顶部古风化壳主要发育岩溶建造岩和岩溶改造岩,由地表到地下可分为地表岩溶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各带中岩溶强度对于储集层储渗能力影响极大,水平潜流带强溶蚀亚带岩溶强度过高,母岩被大面积破坏形成岩溶溶洞,其中充填了基本无孔隙的岩溶建造岩;深部缓流带岩溶强度过低,以沉淀和充填作用为主;而水平潜流带中等溶蚀亚带、垂直渗流带岩溶强度适中,有效的溶蚀既形成了储渗空间,又不至于崩塌破坏,最有利于储集层发育。
- 何江方少仙侯方浩阎荣辉赵忠军姚坚唐秀军吴国荣
- 关键词:垂向分带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断层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0
- 2010年
- 以往研究中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是否存在断层一直未有定论。随着开发的深入和资料的完善,在地层对比和地震资料解释工作中,发现气田内部存在北东和北西向2组小断距剪切断层,其组合模式有4种,即正逆断层共存断阶式组合、相同倾向正逆断层组合、同倾向正断层系列组合及背向式逆断层组合。研究表明这2组小断距剪切断层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强烈改造的结果,其性质和分布特征与区域构造应力场相吻合。断层周边伴生的微裂缝对储集层渗透性有极大改善作用,并对低渗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与气井产能对应分析表明,80%高产井位于断块圈闭范围内,表明断块区对油气富集控制作用明显。
- 代金友何顺利
- 关键词:碳酸盐岩小断层剪切断层中部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 中部气田古岩溶及其控藏机制
- 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方法,结合沉积、成岩、古地貌、古构造综合分析手段,探讨了中部气田古岩溶特征、古岩溶影响因素及其控藏机制.研究表明,中部气田储层经历过层间岩溶、风化岩溶和缝洞系岩溶等3期岩溶,岩溶叠加作用控制了气藏分...
- 代金友
- 关键词:中部气田碳酸盐岩储层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马五1亚段储层孔隙类型和演化
- 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最上部的马五5-马五1亚段为盆地内中部气田区主要的天然气储产层之一,厚度70-80米,面积约4 × 104平方千米.储集岩主要的原始岩性为不同程度地存在晶间孔隙的舍硬石膏柱状晶和结核的粉晶白云...
- 方少仙徐黎明何江侯方浩杨西燕乔琳傅锁堂姚泾利吴正阎荣辉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孔隙类型非均质性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特征被引量:50
- 2009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目前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377.3×108m3。其中,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80%以上,而岩溶型储层贡献最大。在对大量起控制作用的钻井岩心进行系统、详细的描述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镜下铸体薄片研究,提出了研究区奥陶系岩溶作用的形成环境、成因类型、作用机理及岩溶型储层的特征。特定环境中沉积的具含量不一晶间孔隙的粗粉晶白云岩和含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表生成岩期和埋藏成岩期岩溶作用所形成的次生孔、缝、洞的发育和保存程度是能否形成良好储层的关键,埋藏成岩期岩溶作用和构造裂隙主要在表生成岩裸露期形成的孔隙系统上叠加发育。储集类型可细分为裂缝-溶孔(洞)型,裂缝-孔隙-溶孔型和孔隙型,其中裂缝-溶孔(洞)型对储层贡献最大。优质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在硬石膏结核粉晶白云岩发育的马五13、马五12小层,平面上分布在中部的硬石膏结核盆缘坪相带。
- 何江方少仙侯方浩杨西燕
- 关键词:岩溶储集空间储层类型马家沟组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储层试井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主产层孔缝洞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很强,生产过程中储层的性质、连通性、渗流边界及改造效果等动态响应特征是关于气田开发效果的关键指标。为此,综合储层性质、气藏类型、渗流边界特征、气井酸化压裂效果和邻井干扰等因素,对64井次的修正等时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解释。结果表明:①中部气田储层为单一介质储层(93.7%),双孔介质不发育;②气藏为复合型气藏(59.4%),均质模型较少;③渗流边界主要有开口或平行边界两种,与沟槽一致性好;④气井酸化压裂效比较理想,89.1%的井无污染;⑤邻井干扰少(7.8%),有一定加密潜力。
- 代金友刘广峰何顺利王少军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缝洞试井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根据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烃源岩生气中心及生气高峰,探讨了中部气田天然气的成藏期次、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位于烃源岩生气中心及其附近,可以获得充足的气源;天然气成藏主要有2期,即晚三叠世末和早白垩世末;成藏过程包括4个演化阶段:储集层孕育阶段(O1-C1)、圈闭形成阶段(C2-P)、天然气运聚成藏阶段(T3-K1)和气藏调整/定型阶段(K2-Q);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成藏存在上古生界天然气穿层运移至奥陶系顶风化壳聚集和下古生界天然气自生自储型2种成藏模式.
- 熊波李贤庆胡国艺董鹏仰云峰宋志宏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
-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干扰试井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储层渗透率很低,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传播速度的快慢,井间干扰大小,以及井间连通性等问题,是气田开发中极为关注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了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陕参1井组干扰试井测试。结果表明,地层渗透率越高,压力传播越快,压力响应越大,随着孔隙度增加,压力传播速度减少。通过观测井压力降与井距关系,确定该气田开发方案布井井距在2500—3000m范围内较为合理。这类问题的解决具有实际意义,能够直接指导气田生产。
- 田冷何顺利田树宝代金友
- 关键词:陕甘宁盆地气田干扰试井井间连通性
相关作者
- 代金友

- 作品数:89被引量:5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气田 气藏 成岩作用 气田
- 何顺利

- 作品数:289被引量:2,50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 靖边气田 苏里格气田 成岩作用
- 胡国艺

- 作品数:217被引量:2,339H指数:2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天然气 碳同位素 鄂尔多斯盆地 轻烃 四川盆地
- 李贤庆

- 作品数:247被引量:1,979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烃源岩 页岩气 下古生界 地球化学特征 孔隙结构
- 黄月明

- 作品数:17被引量:53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研究主题:白云岩 溶蚀 储集层 陕甘宁盆地 碎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