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092篇“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章
-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在中国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背景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采集2011—2021年中国中部地区80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均存在空间集聚性,且总体上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第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第三,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阻碍了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据此建议:一是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普及金融知识;二是深化区域金融合作;三是制定行业进入准则,提高相应补贴;四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五是强化风险监管,保护客户合法权益。
- 李莉莉何龙辉何广文
- 关键词: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
- 区域发展战略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做出了高度概括,指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在新的起点谋划全新的发展布局和战略目标,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
- 卢飞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匹配度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经济学家将人力资本视为新经济增长模型中的重要内生变量。最初一些学者的实证分析也证明这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的相互关系。但随着研究的持续深入,人们认识到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有的地区虽然教育状况良好但其...
- 胡莎莎
- 关键词: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 城乡收入差距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限模型分析的证据被引量:5
- 2017年
- 基于中部地区地级市层面,构建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模型;在实证分析中,针对三种不同情形开展整体分析与不同类型区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这一差距的持续扩大并跨越门限值后,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性的阻碍作用;不同类型区的两种划分情形下的结果同样表明,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收入差距扩大地区相对于收入差距缩小地区将可能更快地由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的阶段跨入对经济增长存在负效应的阶段。
- 陈斐张晓燕康松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增长
-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证经济运行在合理的区间内,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放在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经济...
- 朱安和
-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实证分析
- 城乡收入差距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本文在梳理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中部地区为研究区进行分析,通过历年数据说明了中部地区各省份及各地市城乡间居民的收入差距变化情况,并...
- 张晓燕
- 关键词:收入差距经济增长面板协整门限模型城乡居民
-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究——基于2000~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
- 2016年
- 基于中部六省2000~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实证探究的角度分析资本投入、劳动力资本投入以及科技创新投入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一系列的检验发现,固定效应的变系数模型能够很好地分析三大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小,固定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正在减弱;中部的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另外的实证结果表明江西省的科技投入出现微弱的不合理,河南省的劳动力投入过剩,都需要进一步调整。
- 孙林科
- 关键词:增长动力面板数据模型
- 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 2016年
- 本文考察了1979~2014年间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通过计算每年各省经济增长的变异系数,发现变异系数在考察期内总体上存在降低的趋势,但是最近5年内变异系数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在Solow-Swa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检验绝对β收敛的回归方程,回归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地区在考察期间内显著存在绝对β收敛,中部地区各省以年均2.5%的速度收敛。但如果把考察期变化成每8年一个周期,结论是中间存在某一段时间,各省之间的经济增长是发散的,这也表明中部地区虽然在经济条件和发展逻辑上有诸多相似点,但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并不完全一致。
- 张首府
- 关键词:Β收敛
-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因分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 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书以中部地区为例,采用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模型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行省际比较分析,分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
- 朱选功
- 城镇化进程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基于1978—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采用1978—2011年中国中部地区六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结果表明:产业城镇化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人口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人口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对江西、河南的影响显著为负,但对山西、湖南的影响不显著;产业城镇化对安徽、湖北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山西、江西、河南、湖南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靖学青
-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