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7篇“ 中药人工周期“的相关文章
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效果
2024年
目的:分析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京顺医院薄型子宫内膜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观察组予以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1)。观察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月经、排卵恢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
王永钊
关键词:针刺疗法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薄型子宫内膜
针灸联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月经不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年
分析针灸联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月经不调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定为2021年10月—2024年4月,患者总数为70例,随机分组,组内各自包含35例。在本研究中,对照组接受了常规的西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了针灸与中药相结合的人工周期疗法进行干预。通过对最终观察指标的比较,旨在揭示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干预前,中医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生活质量评估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在干预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显著降低,VAS评分也减小,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有所提升(P<0.05)。此外,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率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与中药的联合应用对于改善月经不调症状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痛感,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俐利
关键词:针灸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月经不调
从“一气周流”角度解析“中药人工周期被引量:1
2024年
从“一气周流”理论入手,阐述中气失常则脏腑阴阳气血失常,引起相关月经病发生,突出中气和气机畅达对护卫女性月经的重要性。将中医妇科常用调经法“中药人工周期”与“一气周流”理论结合,构建“一气周流”理论下的月经周期阴阳气血运行模式,探究月经周期之经间期类如木、经前期类如火、行经期类如金、经后期类如水、土参月经四期的机理,以及“一气周流”理论下的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具体应用。
王秀王秀王秀蝶詹金霖许霞
关键词:中药人工周期月经病月经周期
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生殖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卵泡素(FSH)、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患者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子宫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排卵周期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FSH、FSH/LH明显降低,E_2、AFC、明显提高(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A型率%)、子宫动脉血流PSV,RI,有差异(P<0.05),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早期流产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均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调经促孕温针灸配合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更能明显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优化子宫内膜形态,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值得临床借鉴。
姜朵生桂雨涵郭建芳冯同富吴松
关键词:温针灸中药人工周期卵巢储备功能生殖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体质调护在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3年
研究“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体质调护方法在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及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就诊80例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患者通过“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体质调护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李柳丽冯敬华
关键词: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
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迟发性女性痤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痤疮,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异常改变而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迟发性痤疮发于25岁以上的人群,且多为女性,其中冲任失调型女性患者的发病与月经周期存在特定的相关性,多为经前严重,经后缓解。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以肝肾统摄的性腺轴为根基,根据月经周期运行中的阴阳气血变化,在不同的月经周期选择不同的中药方治疗。此法不仅顺应了现代医学女性月经周期排卵的特点,而且结合了古代中医的辨证施治整体观念及方的运用,具有更深入的研究空间。
赵小越(综述)吴景东张小卿
关键词:迟发性痤疮冲任失调雄激素雌激素
中药人工周期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探讨PCOS不孕症发病机制和中西医联合治疗本病的优势,探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计划纳入60例病例,其中治疗组30例(中药人工周期联合来曲唑...
孙晓倩
关键词:中药人工周期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肾虚型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南宁市隆安县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使用克罗米芬片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血清雌二醇(E_(2))的水平、血清孕酮(P)的水平、妊娠的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卵泡的直径长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及先兆流产、卵巢过度刺激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促进此病患者卵泡的发育,调节其体内性激素的水平,降低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彭美珍
关键词: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性激素卵泡发育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中药治疗月经不调在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注重将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与临床用相结合,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肾的阴阳转化和气血盈亏变化规律,以补肾为原则,给予周期性用以调节全身脏腑阴阳气血的动态平衡,模仿妇女月经生理周期,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功能,改善生殖轴的内分泌,促进排卵,取得治疗效果。目前,部分月经不调患者虽临床治疗有效,但治疗停止后容易出现病情复发,治愈率不高。今后需严谨临床科研设计,加强长期随访跟踪,在治疗方法上更加精准中医分型,不断创新和改进治疗措施和方法,更好地发挥中医诊疗特色,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任娟曹振健汤智勤周奕阳孙帅
关键词:月经不调人工周期疗法疏肝健脾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何成瑶教授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规律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全国名老中医何成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用规律,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治疗提供借鉴。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何成瑶教授诊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处方475首,建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数据库,分别检索“黄体期”“卵泡期”“排卵期”“月经期”,利用软件集成统计方法分析何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规律。结果475首处方分析显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各期共用物有蛇床子、熟地黄、当归、五味子、大血藤、菟丝子、川芎、覆盆子、白芍、枸杞子等。从人工周期分析,黄体期多用仙茅、淫羊藿、鹿角霜等物,卵泡期多用麦冬、川断、党参等物,排卵期多用柴胡、路路通、泽兰等物,月经期多用核桃仁、蒲黄、五灵脂等物。结论何成瑶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以补肾养血调经贯穿于全部月经周期,并根据月经周期分别以温阳、养阴、活血、理气等为主。
冷安明杨静张向华周佐涛
关键词:关联规则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用药规律

相关作者

刘金星
作品数:186被引量:928H指数:16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早发性 验案 逍遥
王爱敏
作品数:25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补肾剂 月经过少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疗效评价
王道萍
作品数:72被引量:451H指数:10
供职机构:合肥市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对比剂 护理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郝兰枝
作品数:27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卵巢 不孕症 中医证型
王秀
作品数:12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中医药文化 中药人工周期 中医学专业 补中益气 崩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