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19篇“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章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 2025年
- 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在近20年来革新了携带可药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策略,并带来显著生存获益。近年来,靶向药物的种类及临床应用不断扩展,在晚期至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患者的治疗,以及可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应用均取得突破性成果。在晚期患者中,靶向药物与化疗或双抗类药物的联合治疗方案也为一线治疗及后线治疗提供新方案。同时,抗体偶联药物在晚期患者的后线治疗中取得积极进展。文章综述了靶向药物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 李泓伯杨莹虞永峰陆舜
- 关键词:靶向治疗肺癌非小细胞肺癌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 2025年
- 目的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化疗的14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32)和未感染组(n=11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4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22%(32/144);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占62.50%(20/32)。感染组患者化疗周期≥2个周期、化疗前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80分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白蛋白(Alb)<37.88 g/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79.04 ng/ml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周期≥2个周期、化疗前KPS评分<80分、Alb<37.88 g/L、MMP-9≥79.04 ng/ml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受化疗周期、化疗前KPS评分、Alb水平、MMP-9水平等因素影响,化疗周期≥2个周期、化疗前KPS评分<80分、Alb<37.88 g/L、MMP-9≥79.04 ng/ml的患者应引起临床重视。
- 徐聪刘丹娜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化疗白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聊城市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化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咳嗽、血痰、胸痛评分降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升高,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12)。结论: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免疫功能。
- 潘艳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化疗免疫治疗
- 奥西替尼联合D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究奥西替尼联合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收治的1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DP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西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CD3^(+)T细胞、CD4^(+)T细胞)、肿瘤标志物水平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KP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T细胞、CD4^(+)T细胞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及KP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西替尼联合DP化疗对中晚期NSCLC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提升KPS评分,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提高临床疗效。
- 卢影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毒副反应28例临床观察
- 2025年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化疗方案,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87.50%高于对照组疾病缓解率65.00%,且毒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10.00%低于对照组27.50%。观察组免疫功能CD4+(48.16±3.65)、CD4+/CD8+(2.06±0.31)均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CD4+(45.25±4.13)、CD4+/CD8+(1.55±0.28),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经中西医结合方案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毒副反应,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改善免疫功能。
- 高静娜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毒副反应
- 隔药饼灸护理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隔药饼灸护理干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符合条件的27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西医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隔药饼灸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情况、疼痛情况、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癌因性疲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情况、淋巴细胞计数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隔药饼灸护理干预可改善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提升,缓解其疼痛情况。
- 王幸田原利娟
- 关键词: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癌因性疲乏疼痛情况
- 补肾益精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稳态的影响和临床疗效的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补肾益精法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HPAA轴及外周血Treg/TH17的调节和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中晚期NSCLC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作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均40例。采集两组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清HPAA轴相关激素水平、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比较两组实体瘤近期疗效,生活质量QLQ-C30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PAA轴相关激素水平如:ACTH、CRH及CORT,外周血Treg/TH17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QLQ-C30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实体瘤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医补肾益精法在实体瘤疗效上虽无明显优势,但通过调节血清HPAA轴相关激素水平,进一步影响Treg/TH17百分比,以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及抑瘤机制,可以使患者在带瘤生存状况下,机体获得新的免疫平衡及内环境稳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刘声吴洁胡凤山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补肾益精法
- 四君子汤辩证加减治疗肺脾气虚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效果分析
- 2025年
- 探究四君子汤辩证加减治疗肺脾气虚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肺脾气虚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3.04,结束于2024.04,病例数量70例,分组处理:Excel软件随机分组法,组别:WT组、SW组,35例/组,方法 前者-常规化疗,后者-常规化疗+四君子汤辩证加减治疗。比较WT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SW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①治疗效果(=5.714):SW组91.43%(32/35)>WT组68.57%(24/35),P<0.05;②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P>0.05;治疗后,咳嗽(t=31.194)、食欲不振(t=17.206)、气短(t=9.786)、神疲乏力(t=9.499),均是SW组0.05;治疗后,CYFRA21-1(t=9.422)、NSE(t=9.422)、SCC(t=9.422),均是SW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中,辅以四君子汤辩证加减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实施。
- 刘敏刘春甫
- 关键词:四君子汤肺脾气虚证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 鹤蟾片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症状的疗效评价: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拟评价鹤蟾片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例患者(单纯化疗组150例,鹤蟾片+化疗组50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肺癌中医症状评分量表评分(咳嗽、咯血、胸痛、发热)、中医证型分布、肿瘤标志物、功能状态评分[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肝肾功能指标以评价鹤蟾片的疗效。结果鹤蟾片联合化疗组肺癌中医症状评分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80.0%vs 41.3%,χ^(2)=22.524,P<0.0001)。联合组脾虚痰湿证患者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比例显著升高(30.0%vs 17.3%),而气阴两虚证患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比例最高(联合组24.0%vs化疗组17.3%)。两组患者肿瘤指标、功能状态评分、肝肾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无临床意义。结论鹤蟾片联合化疗有助于改善中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症状,脾虚痰湿证可能是敏感性人群,其应用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庄振杰唐莹周瑞生周岱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回顾性队列研究
- 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对肺脾气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2024年3月31日期间于某院收治的80例肺脾气虚型中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注射用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标志物[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JAK2 mRNA、STAT3 mRNA)、中医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2、IL-12、TNF-α、GSTP1、CA125、CEA、CYFRA21-1、JAK2 mRNA、STAT3 mRNA以及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62.50%)高于对照组(40.00%,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益气健脾汤加减治疗可提高肺脾气虚型中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抑制炎症因子,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减轻免疫抑制。
- 钱玉红刘凌齐李延芳
- 关键词:益气健脾汤肺脾气虚型非小细胞肺癌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