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9篇“ 中尺度涡旋“的相关文章
- 中尺度涡旋的识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尺度涡旋的识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涡旋识别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绝对动力地形数据,并采用高通滤波去除大尺度信号获得目标绝对动力地形数据;基于该数据生成并绘制闭合的等值线及基于该数据的局部极...
- 孙一卉景皓鑫陈猛
-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洋中尺度涡旋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海洋中尺度涡旋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多路径卷积处理、池化操作与多尺度特征融合,有效提升了模型对反气旋性涡旋(Anticyclonic Eddies,AE)和气旋性涡旋(Cyclonic E...
- 吉顺祥王敏吴湘玉仁诗鹤储荣
- 一种全球海洋中尺度涡旋客观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属于海洋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全球海洋中尺度涡旋客观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全球的绝对动力地形数据;识别全球中尺度涡旋数据和潜在涡数据形成全球中尺度涡旋识别数据;将第i天所有涡旋...
- 孙一卉景皓鑫陈猛王元强
- 基于神经网络和海面高度异常数据的中尺度涡旋检测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海面高度异常数据的中尺度涡旋检测方法,本方法通过获取预设区域的海面高度数据;从海面高度数据中提取海面高度异常数据中的局部极值;通过等值线法对局部极值进行中尺度涡漩检测,得到第一中尺度涡漩检测...
- 任开军朱湘张荻赵成武任小丽李小勇曹建平何丹宁
- 一种基于RDP轨迹划分和方向聚类的中尺度涡旋迁移路径提取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RDP轨迹划分和方向聚类的中尺度涡旋迁移路径提取方法,通过引入RDP算法和定义方向相似性,优化了传统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的轨迹划分方式,更加适用于涡旋轨迹特征点的取舍,对轨迹线段的方向具有敏感性。同时引...
- 孙佳龙赵思聪夏梓铭朱国豪吉方正胡家祯于松沈舟鞠子夏孙鹏麒曹珈榕郭珍娣栗铭阳卢科膀朱姿萌
- 基于相控阵雷达的东北冷涡背景下γ中尺度涡旋对合并型弓状回波的影响研究
- 2025年
- 针对2023年7月6日辽宁雷暴大风过程,利用X波段相控阵雷达等资料,分析了东北冷涡背景下γ中尺度涡旋(MV)对合并型弓形回波形成雷暴大风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辽宁境内的雷暴大风区位于东北冷涡的东南象限,该区域受低空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具有极端的850 hPa与500 hPa温度差等有利于雷暴大风发生的环境条件;夜间近地面相对湿度接近70%,不利于形成强冷池,飑线没有弓状特征,造成的大风较为分散。随后飑线和孤立风暴合并,在合并高度处生成浅薄的MV,后侧入流急流(RIJ)的强度有所减弱;MV附近产生的微下击暴流导致了较强的冷池效应,在冷池边缘上升气流与风暴原始上升气流的共同拉伸作用下,MV的旋转加强且垂直向上伸展。MV上空形成Z_(DR)柱,表征此处存在强上升气流,尽管MV处风暴出现弓状特征,但是MV下方仍没有出现雷暴大风;随着MV旋转强度减弱后,风暴内的降水粒子在尺度和浓度上均出现快速减小的现象,降水蒸发作用导致地面出现更强的冷池,与此同时,MV下方的RIJ快速发展,导致MV下方强冷池和RIJ处集中出现雷暴大风。地面强风并非由MV发展增强造成的,而是RIJ向下发展与水凝物蒸发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杨雪杨磊杨磊平凡曹世腾王改利
- 关键词:雷暴大风东北冷涡相控阵雷达
- 夏季南海东北部海域生源硫化物的分布特征和释放通量及其对中尺度涡旋的响应
- 2025年
- 生源硫化物在海洋硫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于2020年7—8月对中国南海东北部进行现场调查,研究了海水中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 DMS)、β-二甲巯基丙酸内盐(β-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 DMSP)、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 DMSO)的时空分布,并探究了中尺度涡对其分布与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DMS、溶解态DMSP(DMSPd)、颗粒态DMSP(DMSPp)、溶解态DMSO(DMSOd)和颗粒态DMSO(DMSO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93±2.39)、(2.89±2.11)、(6.56±3.41)、(10.84±7.58)和(7.44±4.88) nmol·L^(-1)。气旋涡控制区域的生源硫化物浓度明显高于反气旋涡控制区,且中尺度涡边缘生源硫化物浓度高于涡内。生源硫化物均与叶绿素a(Chl a)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说明浮游植物生物量是影响南海有机硫化物生产分布的重要因素。气团在经过Chl a高值区后,会为南海东北部带来更高的DMS大气混合比。夏季南海DMS海-气通量在0.16~19.88μmol·m^(-2)·d^(-1)之间,平均值为(5.86±6.16)μmol·m^(-2)·d^(-1)。由于气旋涡控制区域具有较高的海水DMS浓度,其海-气通量((5.86±6.16)μmol·m^(-2)·d^(-1))高于反气旋涡控制区域((3.71±4.73)μmol·m^(-2)·d^(-1))与中尺度涡影响区域((4.61±4.77)μmol·m^(-2)·d^(-1)),表明中尺度涡在控制生源硫化物的生产释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闫泽龙徐锋单体兴吴谨巍周立敏张洪海
- 关键词:海-气通量中尺度涡
- 海洋中尺度涡旋能谱通量的局域性分析
- 在空间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假定下,地转湍流理论认为涡旋动能随尺度分布遵循k-n定律,k为波数,并在中尺度区间逆向向大尺度流动。但实际海洋受边界、地形、层结等,具有明显的非均匀、各向异性特征。同时,了解海洋不同尺度之间的能量传...
- 华峻巍
- 关键词:中尺度涡旋
- 基于小波变换的中尺度涡旋平均模型改进
- 中尺度过程是物理海洋领域的热点问题,在理解海洋垂向输运、能量串级与生物化学过程方面无一不起到重要作用。数值模型是研究中尺度涡旋生成、演变和运动的关键工具。随着高分辨率海洋环流模型的不断发展,数值模拟已成为研究中尺度涡旋的...
- 陆婧怡
- 关键词:小波分析中尺度涡旋
- 基于PredRNN++模型对南海中尺度涡旋的预测研究
- 2024年
- 基于26年的海表面高度异常、海表面风速异常、海表面温度异常资料,利用时空序列预测模型PredRNN++,本文预报1~28d时效的南海中尺度涡旋轨迹和南海西部偶极子活动。结果表明,PredRNN++模型能从整体上考虑整个南海区域时空演变特征和环境风场、温度场的作用,在短期(1~2周)、中期(3~4周)预报上具有良好的性能。该模型具备一定预报涡旋产生、消亡的能力,且能将涡旋轨迹4周预报误差控制在42.1km,对于生命时长小于100d的涡旋生命中期的位置、振幅预报误差小。此外模型在8—11月份的月平均、4天平均下的任意时间点和任意预报时效下均能较好地追踪到偶极子结构的演变、强度变化,偶极子涡旋相关属性预报误差最小且存在年际、类型差异,2017年涡旋1~4周振幅位置、预报、半径误差最小,分别为40~60km、3~5cm、20~40km,且气旋涡位置预报效果优于反气旋涡。
- 赵杰林延奖刘燃杜榕
- 关键词:中尺度涡旋海洋预报
相关作者
- 陈戈

- 作品数:281被引量:81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涡旋 虚拟现实 高度计 中尺度涡旋 中尺度
- 田丰林

- 作品数:75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涡旋 中尺度涡旋 拉格朗日 可视化 中尺度
- 罗哲贤

- 作品数:150被引量:1,175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涡旋 台风 自组织 热带气旋 相互作用
- 杨杰

- 作品数:45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剖面浮标 波浪能 灵敏性 漂流 浮标
- 陆汉城

- 作品数:114被引量:803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中尺度 飓风 台风 梅雨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