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44篇“ 中小学课程“的相关文章
优化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保障“双新”高质量实施
2025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2050年实现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教育强国,基点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
王洋
关键词:教育强国基础教育课程立德树人中小学课程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质、定位与策略
2025年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的重要抓手,其目的在于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如何基于重大主题教育内容的特质,深入剖析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质,定位融入的目的、内容与方法,进而基于重大主题教育与中小学课程间内在联系的视野,探究相应的融入策略,是深度推进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发挥其育人功能的基本问题。
张良
关键词:重大主题中小学课程立德树人教育融入课程体系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5年
文章分析了中小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的专业能力有待增强,并且现有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未能有效展现其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功能。针对这些不足,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大对教师红色文化教育技能培训的力度,促进红色文化资源与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构建跨学科的教学合作模式,以期提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整体影响力,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闫玉荣
关键词:红色文化课程教学整合教师能力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的三重逻辑
2025年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新时代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落实国家事权、强化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功能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在融入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如融入观念模糊、融通路径不明确以及教学策略滞后等问题。为此,首先应加强统筹规划设计,以协同提升重大主题教育内容之间的育人合力;其次,必须确保人才支撑坚实有力,高度重视并着力提升教师的编审能力和实施水平;最后,要聚焦实践实效,通过具体实践推动课程品质与育人价值的双重提升。
姬世杰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文化培养
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5年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思想理念、队伍建设等问题,需要追本溯源,通过畅通机制、更新观念、发展教师专业素养、健全激励评价体系等加以解决,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徐文墙
非遗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策略与方法--以造纸术为例
2025年
造纸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独特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造纸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危机。在此背景下,将造纸术融入中小学课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更是培养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邹甜
关键词:传承中小学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课程实施的路径与策略
2025年
新课标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与新要求,开启了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篇章,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如何有序地谋划新课程的落地实施,应从三个层面着手:在教师层面上,理解新方案和新课标的新变化是前提基础,要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目标、注重课程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强化基于真实情境的学科实践、构建“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新生态;在学校层面上,研制一校一策课程实施方案是关键环节,要明确课程实施规划依据、清晰课程规划核心要素、保障课程实施方案落到实处;在教研层面上,发挥教研协同专业引领作用是重要保障,要构建学科内与学科间校本教研共同体,创新校本教研模式,建立健全学校教研制度。
史丽晶黄桂芳马云鹏
关键词:课程实施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与课程思政贯通”话语辨析
2025年
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有学者提出了“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这一命题能否成立,是否可行,需要在辨析“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形成大中小学课程思政”的统一认识。以一体化的理念建设大中小学课程思政面临诸多难题,说明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最关键的不在于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问题,而在于课程与思政“两张皮”问题。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课程思政的贯通,既包括课程思政内部全要素的横向贯通,也包括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纵向贯通。课程思政贯通的实质是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打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课程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建立全方位、全程和全员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冯建军
关键词:学科德育一体化
传承非遗——布依八音与中小学课程的融合
2025年
许亚萍冯丹谭丽李梅李彩凤
此标准非彼“标准”——中小学课程标准具有哪些标准化作用?
2025年
“标准”是标准化工作领域的专门用语,每种标准都有对应的标准号。在我国的教育标准体系中,“课程标准”并非一以贯之。此标准非彼“标准”,中小学课程标准这类文献并非属于标准化意义上的标准文献,只是属于广义的教育标准。中小学课程标准是衡量中小学各科课程的准则,就像课程的“宪法”,对课程内容选择、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具有最高的指导作用。中小学课程标准也同样可以发挥标准化的作用,为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提供标准,即基于课程标准进行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考试评价。
唐玖江荣维东
关键词:课程标准

相关作者

廖哲勋
作品数:48被引量:662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课程论 中小学课程 学科课程 课程
张良
作品数:101被引量:1,409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知识观 课程知识观 课程 文化传统
雷启之
作品数:6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
研究主题:课程开设 外语课程 中小学外语 中小学课程 第二外语
白彦茹
作品数:15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中小学课程 课程结构 课程理论 课程
田慧生
作品数:165被引量:2,23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学会
研究主题:课程改革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教学环境 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