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88篇“ 中小学体育“的相关文章
-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研究
- 2025年
- 该文聚焦于中小学体育舞蹈课程设置与学校素质教育目标之间的契合关系。通过分析体育舞蹈的多元特性,详细探讨了素质教育目标所涵盖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及社交素质等维度。研究对体育舞蹈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其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契合点及存在的差距。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体育舞蹈课程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唐璐王莹于昕张曼琪王文涵
- 关键词:体育舞蹈课程设置素质教育目标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提升的策略研究
- 2025年
- 本文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提升的策略。研究表明,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其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入现代科技的运动监测设备,使教师能够实时跟踪学生的体能进展,为个性化指导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创新的评价机制强调过程与多维度考量,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与成长,从而增强其锻炼动机。综上所述,通过系统的教学策略,学生的体能提升不仅能改善健康状况,更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 刘宏波
-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
- 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化教学模式探索
- 2025年
- 伴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日益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体育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拼搏进取、团队合作、规则意识等,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支撑点。这些元素若能得到深度开发与利用,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鉴于此,该文旨在探索一种更具系统性、渗透性的教学模式,采用融入式与挖掘式双向结合的方法,在课程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评价形式3个方面,构建科学的思政化体系。以期在强化体育育人功能的同时,推动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 李志勇
-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体育教学教学模式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 2025年
- 随着社会对全面教育的重视,中小学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成为教育创新的关键。为此,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两者融合的方法以及问题现状,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思路与参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 蒋海浪
-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 中小学体育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的障碍与突破
- 2025年
- 新修订的《体育法》规定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但此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却依然存在诸多障碍。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发现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荣誉表彰、职务聘任、职业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原因在于体育学科相较其他学科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体育科目相较其他科目尚未纳入高考体制,体育教师相较其他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为此,不仅应推进体育纳入高考以提升学科地位,还应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以匹配同等待遇,同时压实各方主体责任以保障待遇落实。
- 吴腾
-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同等待遇
-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训练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究
-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教育价值,成为了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面对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 李军虹
-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篮球训练教学策略
- 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 2025年
- 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迭代,纵观当下,传统与单一的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需求,随之而来的是跨学科与跨领域的发展趋势。立德树人视角凸显了德育的重要性。中小学体育教育跨学科教学先要将德育融入其中,然后再进行跨学科融合。该文首先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出发,厘清跨学科主题教学概念,分析当前体育教育与德育融合的现状;其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中小学体育中的德育资源,梳理德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发展契机;最后从德育融入体育课程的设计、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整合、教师角色与德育能力提升3个维度提出教学实践策略,期望通过跨学科主题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李玲艳任飞翔
-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教学场景
- 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制约因素及策略研究
-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武术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武术的融入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能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民族凝聚力。然而,当前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 陈绪凤余中琪
- 关键词:武术中小学体育教学
- 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2025年
- 基于新课改背景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量化评价。运用文献资料法厘定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基本内涵和提出其核心要素,并据此采用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编制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初始量表;选取784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1)的问卷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833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2)的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信效度以及恒等性检验;间隔4周后,对来自样本2的12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样本3)的问卷进行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信度重测。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素养量表由评价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态度、评价习惯、评价品格5个分量表构成,共22个题项。二阶五因子结构模型各项拟合指标达到统计学意义;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重测信度系数、内容效度系数、收敛效度系数均介于标准值区间;量表具有跨性别、跨学段、跨地区的测量等值性。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量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测量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评价素养的有效工具。
- 郭洪亮许文鑫郭永波于永晖姚蕾
-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 中小学体育课开展运动安全教育的现实价值与路径探究
- 2025年
- 为了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应给予运动安全教育相关问题高度的重视,确保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免受运动损伤。通过系统化的运动安全教育能够协助中小学生了解到常见的运动风险,并掌握基本的预防护理措施,进而确保体育活动能安全、有序推进。文章分析了中小学体育课进行运动安全教育的现实价值,包括有助于打造高质量的体育课教学环境、防止发生学生运动安全事故等,客观地阐述了制约运动安全教育开展的因素,并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有关实现路径,希望对相关人员完善运动安全教育实施方案能有一定借鉴作用。
- 莫君海
- 关键词:体育教学
相关作者
- 季浏

- 作品数:582被引量:9,465H指数:5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 研究主题:学校体育 体育 体育锻炼 体育课程 体育教师
- 吴键

- 作品数:244被引量:1,13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学校体育 青少年健康 青少年 校园足球 体能练习
- 陈雁飞

- 作品数:121被引量:1,077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教师 体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视域
- 潘建芬

- 作品数:137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教师 体育 青少年 中小学体育教师 学校体育
- 余立峰

- 作品数:93被引量:226H指数:9
- 供职机构:浙江省教育厅
- 研究主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 体育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 中小学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