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6627篇“ 中国社会工作“的相关文章
中国社会工作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发展与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和基础,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中国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等。
周湘斌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
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着重阐明了民政工作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对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功能、社会福利和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作了专门的论述。
卢谋华著
关键词:社会工作
依靠制度建设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研究》评介
2025年
2022年8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了由徐道稳教授、杨慧教授等人合著的《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研究》一书。该书系徐道稳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体系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国内较早系统研究社会工作职业化制度的一本著作。该书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社会工作行业的现实关切,研究我国社会工作的生动实践,“为事实层面的社会工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对规范层面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该书的出版在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程胜利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
经验边界的超越性: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四个维度
2025年
随着党和国家推进社会工作体制的变革,如何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一项重大议题。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经验在知识生产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深入思考。其中,如何辩证地把握经验的边界,是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此,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从长周期与短事件、大融突与微实务、生产者与消费者、强证据与优推论四个维度予以把握。为此,有必要从经验的时空超越性、专业人格化的自我超越性、知识生产机制的互动性、证据—推论—服务的系统性等四个方面,推进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尹忠海王慧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与路径
2025年
中国过去有长期的社会工作经验,但缺乏社会工作知识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工作建设在引入西方成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基础之上,对社会工作知识本土化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显著成就。但是,面对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和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迄今为止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建设还存在许多短板,需要打破过去对西方知识引进和本土化的固有藩篱,构建起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这个过程包括对来自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大量知识的合理梳理,使其形成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也包括在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论加工,形成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实务知识。推动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准确把握“自主性”原则与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由本国的社会工作知识生产者为主体的知识生产过程;坚持专业自主性与学科自主性。此外,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应审视本土社会工作实践和国际社会工作实践及知识的两个来源,着重强调创新、积累和交流三条基本路径。
关信平张凡丽
关键词: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语境中的适度伦理
2025年
在现代性语境中,社会工作专业自觉到了其所面对的伦理困境。对伦理困境的破解却仍然局限在封闭的现代性原则内部。适度伦理作为一种伦理承诺,以生活世界为分析伦理问题的起点,在特定社会治理结构中建构社会工作的伦理维度。建立在尊重社会工作者主体地位和默会知识基础上,才能构建起以幸福生活为目的的社会工作价值追求,从而将破解伦理困境的思想原则从抽象理性转变为幸福生活。
袁君刚
关键词:中国语境社会工作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范式的建构
2025年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和基层治理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力量的中国社会工作亟须从现代化视角审视其专业定位和知识范式。通过比较现代化视角下中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者都依赖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以及人们对良性社会和生活秩序的渴望,都经历了从环境适应到社会关系改善再到生活关系调整三个阶段的专业探索。不同的是,中国社会工作是站在生活秩序重建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建构实践知识范式的,它依据多元哲学视角,在日益疏离的社会关系中实现人与环境内外互促的个人自主成长。这是一种关注个人自主能力提升的社会工作治理范式,而不同于在注重环境适应的现代化初期由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创建的注重事务问题解决的帮扶范式。这种治理范式不仅能够找回在过度标准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丢失的个人自主理性,而且能够展现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对多元现代化的诉求,以及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中促进人的现代化的独特作用。
童敏
关键词:中国社会工作治理范式
作为方法论的生活:基层治理下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的可行框架
2025年
随着中国社会治理下沉到基层,社区日常生活逐渐进入社会工作视野内,特别是在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之后,社会工作作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一支重要力量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这样,社区生活秩序重建就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重要使命。通过回顾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尽管1990年代之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在全球化运动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开始从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转向日常生活,并且把日常生活作为专业实践的焦点,但由于其秉持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导致不是将人与环境对立起来,就是将专业实践知识神秘化,促使生活内涵出现碎片化和模糊化。对此,中国社会工作者需要站在方法论层面重新审视生活,走与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不同的理论建构路径,将人与环境双向交互影响的生活整全性作为专业实践的基础,通过强调“情境中的人”的自主性激发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活力,让中国社会工作深耕于基层治理的生活实践之中,成为推进中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的知识框架。
童敏周晓彤
关键词:社会工作自主知识
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2025年
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确立了基本方位。构建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必须立足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融通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思想和西方社会治理理论,最终实现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徐道稳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与政治被引量:2
2025年
从实践演进的角度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呈现出“点线面体”的阶段性和建构性总体特征:从“单点突破”“条线探索”“面上扩散”到“整体推进”,这是专业不断适应并作用于政治语境的过程。中央社会工作部的成立,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进入体制化和体系化的新阶段。党全面领导社会工作的政治目标,是建构群众工作新路径、社会服务新体系、基层治理新格局和社会文明新形态,这要求社会工作做好三个“统分结合”,在体制化和体系化的基础上推进渐进累积式社会建设的道路。
何雪松
关键词:点线面体社会工作体系化体制化

相关作者

童敏
作品数:127被引量:641H指数:14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理论 社工 社会工作者
王思斌
作品数:406被引量:6,160H指数:4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 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 社会治理
徐选国
作品数:180被引量:1,554H指数:24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大学生 艾滋病 社会 社会性
郭伟和
作品数:58被引量:487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中国社会工作 社区矫正 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
何雪松
作品数:169被引量:1,957H指数:26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工作 社会学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