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21篇“ 中国画创作“的相关文章
- 创新驱动下中国画创作的现代转型与品质提升研究
- 2025年
- 在当代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作为一项关键理论,不仅在经济范畴内引领着高质量发展的潮流,而且在文化艺术领域内催生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画这一传统艺术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融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画创作的高质量发展,还有效促进中国画教育模式的革新与国际化交流渠道的拓宽。本文致力于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中国画创新路径,通过细致探讨中国画在高质量创作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融合、材料创新以及创作理念的更新,揭示了新质生产力对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与审美价值体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本文亦对中国画的展示陈列形式的创新,以及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中国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全面探讨,为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新视角和路径。
- 刘思呈
-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中国画教育
- 从传统书法的视角看中国画创作的笔墨情趣
- 2025年
- 书法与国画皆为中国悠久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它们的起源与演变历程紧密相连,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书画同源”的理念便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国画与书法均展现出国人对于自然之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艺术精湛表达的渴望。人们于春秋末年已开始有意识地创作文字,而绘画最早现身于形态各异的陶器之上、嶙峋突兀的岩壁之间,其初衷多为描绘物象、记录行为。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与生产力的稳步提升,书法与绘画逐渐发展成为两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尽管如此,它们在创作理念与技法层面依然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传统书法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画创作的笔墨情趣。
- 李因杰
- 关键词:传统书法中国画
- 因性练才清和其心——浅析《文心雕龙》对当下中国画创作及批评领域的应用与启示
- 2025年
- 从《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与接受事实来看,绘画领域的理论批评著作,自唐代开始,便与其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文心雕龙》创作论及批评论中的诸多思想精华,在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及批评领域,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与启示,秉持古为今用态度,这不仅有利于深度开掘中华传统文论的当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更有利于探索新时代中国画创作及批评稳健的发展道路。
- 刘尚才
- 关键词:《文心雕龙》中国画
- 中国画创作中的色彩语言运用
- 2025年
- 在中国画创作中,色彩语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画家表达情感、描绘物象、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还是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巧妙的色彩搭配和运用,画家能够赋予作品生动的气韵和深邃的意境,使观者在视觉享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因此,色彩语言在中国画创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是连接画家与观者情感的桥梁,也是中国画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 许传海
- 关键词:中国画氛围营造色彩语言艺术风格
- 综合材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
- 2025年
- 在当代绘画艺术多元化的背景下,艺术家力图在材料上探寻新的突破。综合材料的应用突破了传统中国画创作的局限,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维度,为中国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
- 周仁政
-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
- 图像叙事与写意精神:当代主题性中国画创作的路径、特征与问题
- 2025年
- 主题性中国画创作已建立起独特而成熟的表现体系和评价体系,并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丰富而繁荣的格局。当代主题性中国画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既得益于政府层面的重视和支持,也与文化自信的提升及回归传统文化观念的活跃有着密切的关系。主题性中国画创作在题材内容、语言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如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多元化的图像叙事,凸显的时代精神,等等。同时,主题性中国画创作也面临着需要回应的课题,如笔墨的当代性转换、写意精神的欠缺等。除了上述问题之外,主题性中国画创作如何进行图像叙事,如何体现时代精神也是一个需要回答的课题。
- 陈明
- 关键词:图像叙事写意精神
-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对艺术专业中国画创作成稿的推进研究
- 2025年
- 随着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大语言模型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领域泛化性,尤其是在辅助设计方面,极大地提高了艺术家的基础工作效率。AIGC技术不仅可用于数字绘画,还能在线下中国画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绘画速度和效率,为绘画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降低绘画门槛。通过AIGC技术的辅助,中国画创作者可以生成多种风格类型的完成稿,提高容错率。相关用户调研显示,国画爱好者对AIGC技术辅助绘画持积极态度,认为其有助于传承传统绘画技艺,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基于以上研究设计的“点石成金”app,具有AI(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关键词推荐生成和灵感广场三大模块,旨在辅助中国画创作,满足用户需求。
- 张天馨黄文雨
- 关键词:中国画
- 柯勒惠支版画形式语言对中国画创作的启示
- 2025年
- 柯勒惠支的版画艺术语言对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有积极的启示,本文旨在通过对柯勒惠支版画艺术语言的分析学习其对中国画创作的积极影响。方法: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多幅柯勒惠支和中国画水墨画家的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了柯勒惠支的艺术语言。柯勒惠支是一位超越时代的画家,其版画艺术语言的独特表现打破了中国画水墨传统的框架格式,让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得到了多样的启发和借鉴,为中国画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脉。结论:通过对柯勒惠支的版画艺术语言分析,柯勒惠支的三角形构图形式、矩形构图形式和圆形构图形式等对中国画平面的画面表现有突破性的影响和启发,柯勒惠支版画艺术创作中厚重粗糙沉稳的线条和长短交织粗细混合的线条表现方法也可以在中国画中得到充分体现和运用,综上,柯勒惠支的版画艺术语言跨越画种和材料媒介为中国画创作带来了深远影响和重大启示。
- 龚圆圆
- 关键词:中国画艺术创作
- 中国画创作中“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 2025年
- 朱柔嘉
- 从绘画实践谈中国画创作
- 2024年
- 中国画创作是一个长期实践和积累的过程。在中国画写生、选材、构图、技法的实践中,艺术家的风格语言逐步形成。而绘画实践需要理论基础的支撑,这一理论基础不光是画理、画论,还有画家的学养和思想,缺一不可。本文通过笔者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的经验积累,结合前人经验及当下时代的独特性,略谈中国画创作之心得。
- 杜小彤
- 关键词:中国画写生艺术风格艺术修养
相关作者
- 邵大箴

- 作品数:409被引量:22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画 艺术家 山水画 艺术创作 油画
- 陈传席

- 作品数:242被引量:1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家协会
- 研究主题:中国画 画家 艺术 书法 徐悲鸿
- 于洋

- 作品数:78被引量:9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画 美术 美术创作 主题性 笔墨语言
- 李永强

- 作品数:172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艺术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画 艺术创作 名家 绘画 艺术活动
- 王雪峰

- 作品数:61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美术馆 中国画 画展 中国美术馆藏 中国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