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60篇“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相关文章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2021年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我们从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王航敏
- 关键词:《决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济快速发展独立性六中全会
- 中西比较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论析
- 2025年
- 中西比较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立足比较视角,中西方现代化在政党力量、运行动力、生态图景等方面产生巨大分野,西方现代化面临多重发展困境,选举型政党恶意党争裹挟民意,资本驱动下的极限增长遭遇发展性危机,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下物质转换裂缝造成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中国式现代化依托后发优势,使命型政党引领行稳致远,以人民为中心实现跨越式增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窠臼,实现从赶超到引领的伟大跨越,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透过比较中的回眸与展望,要坚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
- 吴红云
- 关键词:中西比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 2025年
- 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城乡发展问题是城乡规划学科重任。该文介绍深圳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地理学课程契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教学改革探索,主要路径包括,教学内容上,在国际化语境中阐述中国式城镇化道路,结合深圳案例的中国式城市发展道路特征剖析,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上,将案例式教学、项目课题研究、实地考察田野调查等结合;教学材料上,对比阅读中外两部教材及相关参考文献;评价与考核中采用过程式考核、综合能力考察。
- 陈义勇周欣妮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地理学教学改革
- 历史审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与超越
- 2025年
- 18世纪中期,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西方国家由此开启了现代化进程。时至今日,现代化大潮依然滚滚向前,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趋势。但世界上并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迈向现代化的道路可以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 王新影温林森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历史审视纺纱机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维价值阐释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民的、历史的、时代的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努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探索、历史叙事和生动实践中应运而生的康庄大道,是合乎“应然”和“实然”的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内涵和实践意蕴丰富,包含四重价值维度:第一重价值维度是以“并联式”为现代化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多样性之于单一线性的“破”与“立”;第二重价值维度是以“人民至上”理念为主线逻辑,彰显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学说的“中国式”表达;第三重价值维度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指向,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的优越性;第四重价值维度是以“多极化”战略思想构筑世界格局,尊重和推进各国文化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立性发展。
- 张铭倩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价值维度人民至上共同富裕
-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统筹了自身发展与国际繁荣的关系,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发展,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出贡献”,展示了一条通往人的现代化图景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建立在世界“普遍性交往”基础上的和平发展国际路径,克服和超越了资本全球化无序扩张的必然逻辑,推动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的新秩序;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构想,使各国在平等基础上开展正常的国际交往活动。
- 于东超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资本全球化国际新秩序国际交往全球治理
- 从世界历史视角再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2025年
- 资本的全球扩张是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先驱”。各民族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以世界历史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世界历史的出现改变了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前提和文化背景。从世界历史视角来看,中国的现代化的探索和确立经历了被卷入世界历史、顺应世界历史、融入世界历史、引领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同时空共存、竞争、较量、互鉴,同时伴随着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的发展成就提升了整个世界的现代化水平,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推动了世界历史样态的更新和世界历史格局的演变,具有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 任洁
- 关键词:世界历史历史规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世界历史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辩证特性与世界历史意义
- 2025年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作为客观事实的世界历史是物质生产发展和普遍交往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走向共产主义“自由王国”的道路既具统一性又具多样性,其发展的价值指归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辩证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看出,其既遵循世界历史演进的普遍规律又独具自身特殊性,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既立足于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又注重目标的长期性,既彰显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又着眼于世界现代化发展格局,是普遍性和特殊性、党性和人民性、阶段性和长期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立足这一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破解资本逻辑的支配重构了世界现代化图景,以延展人的现代化属性优化了全球现代化实践主体,以中国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寻求现代化的途径,从图景重构、主体优化、道路拓展等方面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力量。
- 王凤李兵
-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学意涵和辩证逻辑,需要从多重视域来理解和把握。从普遍联系的叙事机理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道路形式、道路布局、道路样态层面彰显了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从永恒发展的动态视域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升级版、是人类文明形态的重构版、是现代化实现途径的创新版。从辩证矛盾的发展逻辑来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彰显了多重辩证统一关系。从唯物辩证法的视域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内涵,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杨灿
- 关键词: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 新时代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重逻辑
- 2025年
-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具有原创性的新范式,其实践场域应遵循历史辩证法去推进和拓展。从源流之演进、先后之承继、东西之交感、守正与创新之辩证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动力逻辑、现实意义、价值旨归作整体性把握,不仅有助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历史超越性的清晰呈现,同时,也能够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现实进路提供方法论镜鉴。
- 温静温静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方法论原则历史必然实践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