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1篇“ 中国叙事传统“的相关文章
- 论国产剧续作叙事的形式及其势能问题--以中国叙事传统为视角
- 2024年
- 对某一故事进行特定的叙事延续,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更无论在哪种叙事形式中,都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现象。为热播作品筹拍续集,对电视剧来说屡见不鲜。电视剧的续作,是指在某一完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接续创作,在人物、情节、时空等要素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从叙事角度看,续作类剧集区别于其他剧集的特质就在于它的“续”,若无此“续”,它便与普通作品无异。续作类剧集的情节发展中,时刻存在着一股由“前作”剧集创造的叙事势能。以中国叙事传统为视角来看,国产电视剧的续作实践并未超越“续书”的艺术思维范畴,其续作方向也无外乎三类:后传、前史和外篇。在演绎后续故事、探索起源故事、续衍平行故事的过程中,续作剧集只有对前作叙事之势有所延续,才能保证自身情节合理顺畅地发展。“后传类”剧集无论如何续写,它对于前作的势能延续总体都是符合自然叙事规律的,具有一定的自然化特征;“前史类”剧集多是借由同源人物、同源时空,或凭托前作营造情节导向,创造逆向化的势能延续;“外篇类”剧集主要是在并行原则下构建属于自己的进程,形成内向化的势能延续。当然,除“前势”“潜势”外,续作必须还要创造新的叙事动力,对叙事进程再行推动。
- 李轩
- 关键词:中国叙事传统续作续书叙事动力
- 中国叙事传统视域下电视剧的结构技巧策略探析
- 2024年
- 中国叙事传统中独特的结构技巧作为文化传承影响着中国电视剧创作。细节的象征化处理让难言的暗示得以诠释,赋予剧作深邃的味外之旨;复现的镜语和画面让意味不过度言说就能让观众领会;伏笔与照应使电视剧在剧情的黏连与圆合中获得相映成趣的美感,通过行而有序的穿插建构多视点位移与转换,共同服务于叙事主题。新时代应注重深入挖掘传统叙事经验,完善电视剧富有中国特色的叙事策略体系,彰显我国电视剧独树一帜的文化风采。
- 董叶
- 关键词:叙事传统电视剧创作中华文化
- 华人学者中国叙事传统建构及其对抒情传统的补充
- 2023年
- 中国叙事传统是华人学者继抒情传统后建构的又一理论话语体系,集中展现了海外学界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中国性发掘和现代性建构。早期中国叙事传统主要围绕小说文本和小说史研究,开拓了前叙事学阶段的中国小说传统,逐步实现了由文本研究向理论体系建构的转化;20世纪70年代,王靖宇、鲁晓鹏等人征用西方叙事概念,在与西方叙事传统的比照中重构了中国小说叙事理论,描绘出一条从历史性到虚构性的理论体系;高友工、黄卫总、顾明栋等人则从单一的西方叙事概念中挣脱出来,拓展了中国叙事传统的多元可能性,揭示出其跨文类的抒情性和跨文化的非西方性。华人学者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抒情传统的纠正与补充,而且共同促进了本土中国叙事传统研究及世界叙事理论的发展。
- 周飞
- 关键词:中国叙事传统虚构性
- 中国叙事传统的现代转换——论葛亮的长篇小说《朱雀》《北鸢》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国当代小说家普遍具有长篇小说情结,在经历了几年的短篇与中篇小说的创作经验积累之后,一定要拿出一部作为代表作的长篇小说。这种创作冲动并不是认为长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就高于中短篇小说,而这确实是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们创作历程的普遍现象。葛亮正是沿着这样的模式进行创作的。
- 李新亮
- 关键词:当代小说家创作冲动中国叙事传统
- 陈彦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以小说与戏剧的互动为中心
- 陈彦的文学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戏剧创作为起点。从商洛花鼓戏到眉户再到秦腔,他以卓越的编剧才能享誉剧坛。2014年初,他的首部长篇小说《西京故事》出版。此后五年间,《装台》与《主角》相继问世,引起了学界的持续关注。由...
- 梁星宇
- 关键词:当代小说叙事策略
- 叙事学与中国叙事传统——傅修延教授学术思想访谈
- 2020年
- 本篇访谈围绕傅修延教授的学术思想展开,包括叙事学研究方法、中国叙事学与西方叙事学之间的关系、生态与叙事的关系、学问与社会的关系等。傅教授所说的"做学问需要接地气"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富有逻辑的参照点来理解他的学术观点和学术立场:叙事学研究应该有温度,因为讲故事本身就是群体维系的重要手段;西方叙事学需要作用于中国叙事传统的研究才会更有价值;从本地生态叙事传统中获取解决现实生态问题的良方;象牙塔内没有真正的生活,学问要与事功相结合。
- 唐伟胜傅修延
- 关键词:西方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生态叙事
- 好莱坞三幕剧与中国叙事传统的结合——《流浪地球》叙事研究
- 2019年
- 电影《流浪地球》严格按照好莱坞“三幕剧剧作模式”完成剧作,却又讲述了一个符合中国人审美和诉求的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人不服输的精神,表达了几千年来中国叙事传统中的抗争主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流浪地球》是如何在剧作技法上借鉴和吸收好莱坞“三幕剧剧作模式”,而又很好地与中国本土故事相结合,呈现出一个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作品的?本文试图从剧作结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矛盾冲突的构建与解决、中国叙事传统等角度,对《流浪地球》进行分析,研究其得失之处。
- 周强
- 关键词:叙事中国叙事传统
- 贾平凹与中国叙事传统被引量:3
- 2019年
- 在中国叙事传统日渐式微的当代小说中,贾平凹对中国叙事传统的切入和赓续,显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议题。贾平凹在40多年的写作中,逐步融通了中国叙事的几大主流传统:从汉语汉字中找到了中国叙事的象征思维根基,并由此切入了诗骚传统;从佛道哲学中进入了中国叙事的静观美学和空间建构传统;从笔记、志怪中承续了将日常生活趣味化、传奇化的文人小说叙事传统;从明清小说和民间方言中习得了使用活态口语的白话小说叙事传统。在近十几年的写作中,贾平凹自觉将各种叙事传统汇流到了作为中国叙事主流的史志传统之中,书写出一系列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小说。
- 李震
- 关键词:叙事传统
- 叙事的欲望询唤及其超越:中国叙事传统对当代电影的意义被引量:2
- 2019年
- 电影不只是意识形态生产机器,也是欲望生产机器。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感官文化生产方式,电影通过视听刺激来引发观众生物意义上的感官反应。这种被米莲姆·汉森称为“生物学硬接线”的感官反应可以打破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使以欲望询唤为核心的感官刺激模式电影得以具有全球普适性,同时使叙事异化为欲望生产的工具。中国叙事传统强调叙事与伦理传统的密切关联性,强调对感官欲望满足的抑制、净化和升华,为电影叙事超越畸形的欲望询唤模式提供了可能。当代中国电影需要借助中国叙事传统对抗这种欲望生产的叙事逻辑和机制,克服叙事的异化,将个体询唤为道德主体而非欲望主体,回归电影的中国性。
- 解建峰张卫军
- 关键词:中国叙事传统
- 苏童小说与中国叙事传统
- 苏童以先锋作家的姿态步入文坛。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苏童的写作逐渐游离了原来的先锋实验色彩,表现出对传统的回归,这与中国叙事传统有诸多暗通款曲之处。 苏童之所以回望传统,与其生活在古典文化浓郁的江南城市文化...
- 刘璐
- 关键词:小说创作叙事传统
相关作者
- 傅修延

- 作品数:89被引量:660H指数:17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研究主题:叙事 叙事学 听觉 叙事传统 中国叙事学
- 倪爱珍

- 作品数:23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陶瓷 图像 反讽 视域 图像叙事
- 陈文新

- 作品数:359被引量:6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儒林外史》 政治资源 中国文学史 《红楼梦》 明代
- 左衡

- 作品数:60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 研究主题:影片 电影 中国电影 影评 美学
- 刘宁

- 作品数:56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史记》 黄河 抗战时期 主体性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