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86篇“ 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文章
肿瘤心脏病中医分布及临床特征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肿瘤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分布规律,以期为肿瘤心脏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肿瘤心脏病中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不全(cancer therapy-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CTRCD)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采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17例CTRCD患者资料,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舌脉特征及素特征,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中医分布规律。结果117例患者中有症状CTRCD患者共有51例(43.59%),无症状CTRCD患者共有66例(56.41%),且皆以轻中度为主。相较于无症状CTRCD组,有症状CTRCD组B型利钠肽(BNP)等7个心肌损伤标志物有明显升高(P<0.01)。对CTRCD患者四诊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共纳入32种症状信息、9种舌象信息、6种脉象信息。将素整体分为单一素、双素及多素3类,其中双素有92例(78.63%),占比最高;根据不同素的组合规律,共得到5个主要中医,分别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气阳两虚、气虚血瘀、痰瘀互结,其中气阴两虚占比最高(26.5%);与无症状CTRCD组比较,有症状CTRCD组气阴两虚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阳两虚在有症状CTRCD组分布居多(P<0.05)。结论肿瘤心脏病患者中分级为轻、中度的患者占绝大多数,临床防治可能应将关注点前移。中医以气阴两虚最多见,气阴两虚贯穿肿瘤心脏病从轻到重的演变过程。
林宏远卫晓红彭梦琪邓湘琴张晓维孔一帆商洪才
关键词:证候
胰腺癌中医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中医的影响因素,为胰腺癌中医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的608例患者,并进行中医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纳入回归分析,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胰腺癌中医的影响因素。结果608例胰腺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32.40%)、腹胀(23.85%)、神疲乏力(16.12%)、消瘦(10.03%)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75.97%)、腹痛(67.27%)、神疲乏力(61.84%)、腹胀(57.40%)、消瘦(53.62%)等。性别(χ^(2)=62.823,P<0.001)、病程(χ^(2)=14.868,P=0.011)、临床分期(χ^(2)=21.006,P<0.001)、淋巴转移(χ^(2)=12.205,P=0.032)、手术(χ^(2)=38.008,P<0.001)、化疗(χ^(2)=21.384,P<0.001)、放疗(χ^(2)=17.510,P=0.004)、免疫治疗(χ^(2)=18.573,P=0.002)在胰腺癌各中医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为男性是气血亏虚(OR=0.081,95%CI:0.031~0.213,P<0.001)、气滞血瘀(OR=0.100,95%CI:0.041~0.247,P<0.001)、阴虚内热(OR=0.158,95%CI:0.057~0.444,P<0.001)的保护因素、是湿热蕴结(OR=2.378,95%CI:1.074~5.266,P=0.033)的危险因素;病程<1年为气血亏虚(OR=0.167,95%CI:0.073~0.383,P<0.001)、脾肾阳虚(OR=0.183,95%CI:0.089~0.378,P<0.001)、阴虚内热(OR=0.164,95%CI:0.070~0.385,P<0.001)的保护因素;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者为湿热蕴结(OR=2.793,95%CI:1.259~6.196,P=0.012)、气滞血瘀(OR=7.863,95%CI:2.808~22.020,P<0.001)的危险因素;淋巴转移为气血亏虚(OR=4.005,95%CI:1.477~10.861,P=0.006)的危险因素;接受手术治疗为气血亏虚(OR=4.151,95%CI:1.916~8.995,P<0.001)、脾肾阳虚(OR=5.352,95%CI:2.436~11.759,P<0.001)、气滞血瘀(OR=2.334,95%CI:1.071~5.088,P=0.033)、阴虚内�
石智尧武时瑜任少键刘懿禅尹艺杰高宇王晞星
关键词:胰腺肿瘤证候
415例原发性肝癌中医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的影响因素,为肝癌中医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415例患者,对其进行中医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肝癌中医的影响因素。结果4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肝区疼痛(31.81%)、腹胀(25.30%)、腹痛(15.18%)、乏力(13.98%)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70.84%)、乏力(69.16%)、肝区疼痛(67.47%)、眠差(59.04%)、腹胀(53.01%)、便秘(52.53%)等。中医在不同性别、病程、临床分期、Child-Pugh分级、是否有肝内转移及肝外转移、是否接受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治疗分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是湿热蕴结(OR=2.036,P=0.048)与脾肾阳虚(OR=5.240,P<0.001)的危险因素;病程<1年为湿热蕴结(OR=2.837,P=0.004)、气滞血瘀(OR=2.317,P=0.021)的危险因素,但为脾肾阳虚(OR=0.385,P=0.005)的保护因素;Child-Pugh A/B级为肝肾阴虚(OR=0.079,P<0.001)的保护因素;肝内转移为肝肾阴虚(OR=5.117,P=0.003)、脾肾阳虚(OR=3.303,P=0.010)的危险因素;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是肝肾阴虚(OR=0.171,P<0.001)、脾肾阳虚(OR=0.138,P<0.001)的保护因素;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是湿热蕴结(OR=4.408,P<0.001)与肝肾阴虚(OR=32.036,P<0.001)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病程、Child-Pugh分级、肝内转移、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消融是影响肝癌中医的主要因素。
石智尧凡晓菲高宇任少键武时瑜王晞星
关键词:肝肿瘤证候
27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中医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前中医、症状的分布情况,分析术前中医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71例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采集患者基本信息、临床诊疗和中医等信息,根据临床实际,以5种常见(大肠湿热、瘀毒内阻、湿热瘀毒、脾气亏虚和肝肾亏虚)作为标准,对辨结果进行分类。对结直肠癌术前主、次要症状进行描述性统计,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不同与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大体形态、组织学分级、是否存在淋巴转移组间的分布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的术前主要症状为腹痛、便血、矢气频作、便溏和腹部肿块;次要症状为口干口苦、乏力、汗出异常和腰膝酸软。中医分布频次从高到低分别为湿热瘀毒、脾气亏虚、瘀毒内阻、大肠湿热、肝肾亏虚。不同中医型在性别,病理分期,肿瘤大体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中医总体实多于虚,以湿热瘀毒为主要。性别、病理分期和大体形态是中医的影响因素。
姚源赵硕琪李晨杨明泽李维忠程海波
关键词:结直肠癌中医证候症状
CKD1-4期骨质疏松患者中医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CKD)1-4期骨质疏松患者中医分布情况,了解影响CKD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195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房山医院CKD1-4期患者,调查一般资料、临床理化指标、骨密度检查、中医量表,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结果:195例CKD1-4期患者中骨质疏松93例,合并骨折15例,占比16.1%,低骨量102例,合并骨折12例,占比11.8%。与低骨量组比较,骨质疏松组CKD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为主,女性患者多见,且以高龄、体质指数(BMI)较低、每日日照时间较短、CKD病程较长、合并慢性病数较多、合并糖尿病或血管钙化人数较多、24 h尿磷值、UA值及ALB值较低、Scr值较高为特点,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BMI、Scr、ALB、黯红舌、细弱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患者骨质疏松中医本虚以脾肾气虚及气阴两虚为主,其次为脾肾阳虚,标实中血瘀及湿浊贯穿始终。结论:低骨量患者发生骨折的风险增加;CKD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易合并骨质疏松;Scr值高的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增加,但高BMI、ALB值高时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相对较低;CKD患者骨质疏松中医多为本虚标实。
张正姗孙鲁英王娅辉包乌吉斯古冷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骨质疏松低骨量中医证候分布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中医分布规律,为本病准确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408例2019年9月-202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住院的SMPP患儿的一般资料及症状、体征和舌脉等中医要素。提取相关临床信息并录入Excel2019,采用SPSS27.0进行因子分析,并将408例样本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得出中医分布。结果因子分析筛选得到特征值>1的公因子5个,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063%;聚类分析共聚类出4类型,其中痰热闭肺、毒热闭肺、肺脾气虚、正虚邪恋分别占39.22%、32.35%、15.20%及12.75%。结论小儿SMPP病性有毒热、气虚、痰热、湿热、阴虚,病位在肺、脾、心;中医型为痰热闭肺、毒热闭肺、正虚邪恋、肺脾气虚4类,其中痰热闭肺及毒热闭肺最为常见。
纪丰烨朱中一张金王玲杨燕
关键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
陕西地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医分布规律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陕西地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特点,为中医临床辨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2022年8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榆林市中医院等陕西地区5所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四诊资料,通过频数统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归纳陕西地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医分布规律。结果共纳入143例患者四诊资料,涉及症状64种,聚类分析后得到3组,并对各组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用复杂网络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形成各组主症、兼症分类群,最终判定其主要分类:以气阴两虚为主占47.55%,以脾虚湿盛为主占34.97%,以风热袭表为主占17.48%。结论陕西地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主要分为气阴两虚、脾虚湿盛、风热袭表,其中气阴两虚类型最为常见。
杨文君董盛赵若岚雷根平王婷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证候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肺癌中医分布规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肺癌是当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中医药在肺癌的多学科诊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癌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中医学中并无“肺癌”这一病名,而与之相似的记载散见于“肺积”“咳嗽”“咯血”“息贲”“积聚”等。
杨天兴王笑丹吴春华
关键词:肺癌中医证候
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医分布特点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医分布特点。方法:选取191例合格中晚期肺癌患者,设计《中晚期肺癌患者中医表》,按标准对患者的中医进行评定。分析中医、虚实、脏腑定位分布情况,中医及虚实在不同性别、年龄、TNM分期等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1)虚实夹杂频数占比最高(P<0.01)。(2)脾虚与血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虚、痰、血瘀分别与其他11种单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肺病与其他4种单种常见脏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单种中医<60岁年龄段频数高于≥60岁(P<0.01);虚≥60岁年龄段频数高于<60岁(P<0.05)。(5)Ⅳ期组在脾虚、气虚频数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Ⅲ期组(P<0.05)。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主要以虚实夹杂为主,脾虚、痰、血瘀最为常见。发病与肺脏、脾脏密切相关。实多发生在<60岁,虚多发生在≥60岁。
郭学泉冯淬灵穆新林杨嘉颐梁红格暴婧王克强冯枫孟玉凤张荣棋
关键词:肺癌中医证候
失眠的中医分布情况的调查研究
2024年
失眠是因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降低社会生产力。在门诊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接触到的失眠患者越来越多,其症状表现各有不同,治疗效果也参差不齐。
奚善君
关键词:门诊工作入睡困难主观体验中医证候分布睡眠障碍性疾病生理需求

相关作者

李建生
作品数:1,342被引量:7,734H指数:41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老龄大鼠 证候 脑缺血 脑缺血再灌注
高铸烨
作品数:198被引量:1,44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血瘀证 急性冠脉综合征 瘀毒 稳定性冠心病
余学庆
作品数:325被引量:3,092H指数:34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证候 中医证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疗效评价
李立志
作品数:120被引量:93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中医证候 中药 心力衰竭 芎芍胶囊
史大卓
作品数:736被引量:5,774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芎芍胶囊 血瘀证 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