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篇“ 中医科学化“的相关文章
- 谭次仲《伤寒评注》中医科学化思想探赜
- 2024年
- 在近代“中医科学化”浪潮中,中医学家欲以科学方法研究和阐释《伤寒论》作为“中医科学化”的突破口,科学化思想在《伤寒论》中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和应用。谭次仲的《伤寒评注》是“中医科学化”重要代表著作之一。本研究以谭次仲《伤寒评注》全本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谭氏以《伤寒论》为例阐明科学化思想,对伤寒含义及六经实质的创新性发明,对《伤寒论》术语、病证、方药的科学化阐释,总结《伤寒论》的证治规律为“五定法”以及确立“三脏四变”的急救原则,彰显黜虚崇实、实事求是之医学思想等内容。总结出了谭次仲在《伤寒评注》中贯穿的科学精神以及革新传统《伤寒论》研究范式,开创新的研究道路的科学化实践,以期为当今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丰富的思想与实践来源。
- 李盼飞刘晨笑李海燕
- 关键词:中医科学化《伤寒论》
- 科学国药广告与近代中医科学化——基于《新闻报》(1932—1937年)肾气丸系列广告的分析
- 2024年
- 佛慈药厂应“应用科学改良国药”的需求,采医圣古方肾气丸,用中药西制的提精方法制成古方成药,并将该药品作为科学国药的主打产品之一,长期在《新闻报》上刊载广告。肾气丸的广告设计之于当时的中医科学化思潮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其主动吸收西方医学中的科学理念来适应新的医疗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又保持中药自身特色来弘扬国药优势。这使得肾气丸不仅成为了一款畅销全国的补肾强壮药,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还为在面临西药冲击时的国药争取了市场,为保存和延续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为当下仍旧面临西医药冲击与挑战的中药业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 蔡丽娜蔡永敏
- 关键词:肾气丸广告中医科学化
- 陕甘宁边区国医研究会与中医科学化
- 2024年
- 作为陕甘宁边区首个中医药学术团体,国医研究会成立后,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首先,确立了国医研究会的基本组织模式,并对工作内容、会员管理与组织形式进行了相应规定。其次,明确了为卫生防疫工作服务、加强国医国药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是国医研究会的基本任务。最后,提出了整顿国医的根本目的和调整国医的基本内容,并对国医研究会的工作作出相应规划。国医研究会推动了陕甘宁边区“中医科学化”,为“中西医合作”打开局面,实践了中医药学术团体“民办公助”的新模式,为中国共产党探索适合陕甘宁边区特点的中医药发展模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 郭荣浩
- 关键词:中医科学化
- “中医科学化”的发轫、演变与转归被引量:1
- 2023年
- 面对“科学性”的质疑,近代中医开始了“中医科学化”运动。主张以科学方式整理中医,目的是保存和发展中医。但“中医科学化”的道路,无法绕过中医“不科学”的窠臼。只有采取对中医、西医兼容并蓄的立场,才能在未来发展形成一种完整、系统的生命科学。
- 刘洋郑俊一
- 关键词:中医科学化近代中医生命科学兼容并蓄
- 细胞行为组学:一种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中医科学化的研究策略
- 2023年
- 中医的现代化以及标准化需要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来实现。然而,中医研究强调整体观,目前的生物技术却无法有效的整合由分子生物学主导的基因组学、代谢组学以及转录组学等各种分子组学所产生的信息来完整的描述组织生理。与此同时,在单细胞层面,细胞已经完成对不同时空背景的复杂蛋白网络信息的整合,并将其表现在各种细胞行为上。在此,作者提出以细胞行为组学为主的策略并简短的介绍如何运用这种策略来进行针刺启动以及中药方剂的研究。
- 曾以德薛玺情于濛兰天陈云
- 关键词:细胞行为微环境中医药
- 毛泽东关于中医科学化西医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探索自然规律和生命奥秘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延续的积极因素。随着在近代西方科技发展基础上生长的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引发了中西医优劣之争、中医存废之争,中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益艰难。毛泽东以辩证的观点看待中西医的优劣,提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发展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中医政策的逐步完善历程和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逐步发展历程,从奠定中西医结合的思想政治前提、阐释中西医结合的科学理论基础、指明中西医结合的有效实践路径三个层面,探讨了毛泽东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和实践举措,展示了毛泽东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 李泉霖
- 关键词:毛泽东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
- 觉醒与革新:中西医论战背景下《医界春秋》对“中医科学化”的舆论建构(1926-1937)
- 中西文化冲突是近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新文化运动以后,“民主”与“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上海作为早期通商口岸,各式各样的西式“商品”蜂拥而至,原本占据主流地位的中医逐渐被边缘化,中医发展受到阻碍。1929年,国学大师俞云岫提...
- 刘文凤
- 关键词:中医科学化舆论建构
- 时逸人与民国中医科学化
- 2022年
- 时逸人(1896-966)作为近代著名医学家,倡导“中医科学化”,是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民国时期的中医科学化运动中,他主张避免全盘西化或中化,科学整合中西医学以创造第三医学,又主张中西结合、积极实践,提出实现中医科学化发展的诸多方法。虽然受时代局限,时逸人的思想主张仍有不足,但他倡导的中医科学化无疑是中西医结合的早期探索,对近代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多元借鉴。
- 张悦
- 关键词:中西结合中医科学化
- 近代中医科学化的先驱——张锡纯被引量:3
- 2021年
- 张锡纯,津沽名医,津沽医学代表性人物,中国近代中医科学化的先驱,中西医汇通学派的重要力量。张锡纯拥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坚持以传统中医理论临床为本,结合西医对现代人体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手段和药物的认识,补充并发展中医,力求衷中参西,并最终达到中西医融通,具有开创性。其思想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得到充分的反映。
- 王远韬刘毅
- 关键词: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
- 中医科学化的历史观照被引量:6
- 2020年
- 在新文化运动和"中西医抗争"中,面对是否"科学"的质疑,近代中医开始了"中医科学化"运动。主张以科学方式整理中医,目的是保存和发展中医。尽管争议不断,中医科学化运动却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展,甚至波及解放区的卫生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科学化"沉渣泛起,毛泽东及时发现并予以阻止,但随后逐渐建立的中医方针,仍然背负着"中医科学化"的烙印,始终无法绕过中医"不科学"的悖论。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将中医置于"不科学"的语境下,按照西医"范式"开展的科研、教学、医疗、管理等工作,客观上都是对中医进行肢解和否定,都不利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 刘洋郑俊一雷文婷
- 关键词:中医近现代中医科学化
相关作者
- 胡秀莲

-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陆渊雷 中医科学化 药物用量 学术思想 经方研究
- 张其成

- 作品数:339被引量:1,080H指数:1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 《黄帝内经》 养生 中医学 阴阳
- 李渡华

- 作品数:63被引量:17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中医学院
- 研究主题:归经 中药 归经学说 中药归经 数学模型
- 段逸山

- 作品数:177被引量:38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中医 民国 《素问》 中医学 举要
- 傅延龄

- 作品数:256被引量:1,56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经方 《伤寒论》 量效关系 方药 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