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7947篇“ 中医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章
偏头痛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关键问题思考
2025年
中医治疗偏头痛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梳理中医防治偏头痛临床研究思路,加强随机对照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相结合的偏头痛临床疗效评价,加强以脑功能影像为实验手段的偏头痛中医临床机制研究,基于方法学进展探索新型临床设计方案。厘清中医防治偏头痛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规范临床研究设计和实施,保障中医证候诊断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合理设置安慰剂对照,制定体现中医特色的疗效观察指标,建立科学的疗效评价体系,最终形成规范报告,将临床疗效提升为高水平循证证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吴宏赟支洪伟李海涛崔文强魏盛徐向青张继伟
关键词:偏头痛多靶点随机对照试验疗效指标
基于大数据知识工程的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实践
2024年
通过回顾中医临床大数据知识工程学的起源及其40年发展历程,厘清了各研究阶段的重大事件和研究成果,阐述了基于病案的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强调了从数据驱动向数据与知识双驱动模式转换,推动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模式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性,明确了模式变革与创新的基础是将中医临床病例数据库知识属性化重构,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的完整表达,构建中医临床病例知识库。以病例数据知识化、知识编码及知识图谱为示例,重点展示了中医临床大数据知识工程的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充分证实了大数据知识工程是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研究的必由之路。在国家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未来应培育中医临床研究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新发展理念的中医临床研究新业态为目标,构建大数据知识工程技术平台和中医临床知识仓库,为开展中医临床领域大模型研究提供技术平台和知识资源,促进中医临床智能化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孙婷张盼宋淑洁李君李晓东沈绍武肖勇田双桂黄缨毛树松
关键词:知识编码
从血瘀论治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
选择我院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以验证从血瘀论治高血压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地从湖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之间接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选取50例展开研究,分为常规组(n=25)和实验组(n=25),对于常规组患者则采用了常规化的临床西医治疗,而对于实验组则采用了中医学中的从血瘀论治疗措施。治疗完毕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中医学治疗后血压指标明显好转,且优于常规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表现更为良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中使用血瘀论思路治疗有着更为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但改善了患者的血压指标而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毛柘清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学
气阴两虚型便秘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该文查阅、收集近年来发表的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的研究文献,从内服汤药、针灸、穴位埋线、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综合治疗等方面对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进行综述,指出中医治疗气阴两虚型便秘具有方法多样、简便灵活、疗效明显的优点,但还缺乏统一的疗效评价标准。
李志鹏王欢张建晓陆蓉蓉杨越杨瑞娟张萌
关键词:气阴两虚型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穴位埋线耳穴压豆
儿童单纯性肥胖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近年来,儿童肥胖率的升高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中医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有着独特的优势,其更安全、更有效、接受度更高。儿童单纯性肥胖历代医家辨证总体离不开“痰、虚、瘀”这三个字,现从中医溯源、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中医内外治法等方面对儿童单纯性肥胖进行综合论述。In recent years, the increase in children’s obesity rate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oncern. If not intervened in time, it will not only affect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ut also gradually increase the prevalence of hyperlipidemia, fatty liver, diabetes, and other diseases with ag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treating simple obesity in children, as it is safer, more effective, and more widely accepted. Childhood simple obesity has been dialectically analyzed by doctors throughout history, and overall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hree words “phlegm, deficiency, and stas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for childhood simple obesity are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ceability,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s well 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刘鑫杨丽珍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儿童中医药
基于“阳常不足”理论探讨督脉灸干预痰浊阻肺型肺胀的中医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阳常不足”理论探讨督脉灸干预对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影响。方法研究纳入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共计80例(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将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督脉灸组,各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疗法及定喘汤加减治疗,督脉灸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结合督脉灸治疗,各组数据观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变化、血清白介素-4(IL-4)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肺功能指标变化、6 min步行实验(6MWT)指标变化、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督脉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P<0.05;治疗前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IL-4及CRP水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6MWT指标与SGRQ评分等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IL-4及CRP水平、FVC、FEV1、FEV1/FVC、6MWT指标与SGRQ评分等均改善,督脉灸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IL-4及CRP水平、FVC、FEV1、FEV1/FVC、6MWT指标与SGRQ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基于“阳常不足”以督脉灸治疗痰浊阻肺型肺胀效果显著,患者症状、肺功能均恢复较好,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熊妍杜蕾
关键词:肺胀定喘汤加减中医证候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若患者未能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进一步增加卵巢早衰的发生风险,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其出现不孕的情况。目前西医上主要通过激素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虽然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远期疗效并不理想。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中医治疗方式逐渐被应用到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且大多患者获得了较理想、安全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就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中医病机及中医治疗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思路。
高志浩殷燕云
关键词:中医病机中医内治中医外治
尿毒症毒素TMAO与慢性肾脏病心肾功能相关性的中医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 3-5期非透析的住院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出病例组患者105人,并收集20名肾功能正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尿毒症毒...
韩玲
关键词:中医证型
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妇女常见的癌症之一,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时,患者往往会出现明显的精神疲劳,这对患者的生存以及精神状态均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癌症引起的疲惫,除了与癌症自身有关外,还与化疗、放疗等治疗存在直接联系,其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极端疲惫感。中医辨证论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疲劳症状以及身体状态。近年来,中药改善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颇具口碑,因此探索其作用机理与途径,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以及情感水平均有显著效果。鉴于此,就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夏米西努尔·麦斯吾提吴涛
关键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中医药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2024年
便秘是小儿多发疾病之一,临床常见为功能性便秘,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致使便秘在儿童人群中高发且极易反复。目前西医治疗小儿便秘以解决症状为主要目的,手段较为单一,远期疗效欠佳;中医则认为小儿便秘病变部位虽然在肠,但与五脏关系密切,临床以调理小儿脏腑功能为核心,有口服中药汤剂、小儿推拿、穴位贴敷、中药灌肠等多种治疗方法,擅从小儿生理病理特质出发剖析病因病机从而辨证论治,做到了真正的“因人制宜”,临床疗效显著。近年来中医许多医家针对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研究不断涌现,将如何能使疗效长期化,复发率减低化作为治疗的最终目的,现将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万于葛志明蒲倩薇赵岚杨云
关键词:便秘小儿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机中医治疗

相关作者

翁维良
作品数:283被引量:1,698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临床研究 SARS 舌诊 血瘀证 中医
李睿
作品数:83被引量:54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 中医 中药注射剂 网络药理学
陆芳
作品数:130被引量:91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 中医药 中药新药 数据管理
田元祥
作品数:197被引量:1,025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高脂血症 脂调康胶囊 中医临床研究 电针 醒脑启智胶囊
谢雁鸣
作品数:1,401被引量:10,108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医院信息系统 联合用药 安全性 META分析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