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244篇“ 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文章
脑卒中中医临床疗效评估工具测量学特性的系统评价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中医临床疗效评估工具的测量学特性及相关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更高质量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Embase、CINAHL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分别采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偏倚风险清单和量表测量学性能评价标准评定相关工具的方法学质量及测量属性并形成最终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共涉及10个脑卒中中医临床疗效评估工具:简短版中医健康量表(SF-HSTCM)、基于中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基于中风病证相关患者报告结局测量量表、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中风痉挛性偏瘫PRO量表、中风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QOLISP)、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中医中风生存质量量表、中风证候相关健康损失量表和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纳入研究量表均未报告跨文化效度和测量误差。在内容效度方面,所有量表的方法学质量均被评为“模糊”。在结构效度方面,SF-HSTCM被评为“模糊”,而QOLISP、SS-QOL、中医中风生存质量量表和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被评为“不良”。其他量表则被评为“良好”。在内部一致性方面,除了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被评为“模糊”外,其他量表均被评为“非常好”。最终中风病证候相关健康损失量表为A类推荐,SF-HSTCM、基于中风病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量表、基于中风痉挛性瘫痪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中风痉挛性偏瘫PRO量表、QOLISP、脑卒中后失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为C类推荐,其余评估量表均为B类推荐。�
朱秀媛罗宇茵李婧菱左顺利刘宁
关键词:脑卒中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数据库构建思路
2024年
临床疗效中医发展的基石和关键,科学合理的疗效指标是疗效评价的前提和保障。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异质性大、主观性强,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指标选择标准。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数据库,提供选择规范且实用的临床疗效指标的便捷途径,提高研究者选择疗效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必要且可行。通过文献计量学遴选中医优势病种,文献调查法结合横断面调查初步提取指标,完成指标术语规范表达,指标测量工具、疗效标准、测量时点选择,德尔菲法实现指标筛选及顺序设置,并结合相关指南及共识,逐步实现指标规范化,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数据库构建提供思路。
魏萌戴国华高武霖
关键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评价指标数据库文献计量学德尔菲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24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中医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回顾了CAG的中医病因病机、治法及其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方法和标准,指出了现有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评价标准的不统一、缺乏客观性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比较,揭示了中医治疗CAG在国际上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优化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议,包括发展新的评价指标、提升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及实用性;展望了中医治疗CAG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中医治疗CAG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刘凤斌李翔李培武文艺杨泽虹江晓涛李龙谢嘉丽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核心指标遴选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途径被引量:1
2024年
中医临床研究中结局指标遴选存在诸多问题,如结局指标的适用性研究不足、辨证论治个体化指标体现不充分、整体/综合评价指标选择方法不完善、结局指标重要性判断缺乏证据支持、结局指标的人文价值体现不明显等。虽然核心指标集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研究者选择结局指标,但其目前并未被临床研究者广泛应用,且核心指标集中结局指标重要性的判断主要基于参与者的个人经验,缺少方法学的支持,也会导致同一疾病有多个核心指标集,造成浪费。笔者认为,需要不断完善结局指标研究的方法学,特别是在核心指标集研究中,可通过构建证据和人文价值理念指导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核心指标遴选框架来解决这些问题。
邱瑞瑾关之玥张心怡陈卓王文惠商洪才
关键词:疗效评价结局指标人文价值
以肺气虚证为例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若干问题思考
2024年
文章以肺气虚证为例,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肺气虚证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文献涉及病种、证候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等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在重视“以病统证”诊疗形式的同时,不可忽视“以证统病”的诊疗形式;既要重视疾病层面的评价,又要关注中医证候的评价,且不能忽视卫生经济学评价;应探索建立符合中医疗效特点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工具。
王露王佳佳王佳佳
关键词:证候临床疗效肺气虚证中医
人工智能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被引量:1
2024年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疗效评价处理方法与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中医药诊疗的快速发展需求。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据驱动大环境下,将信息科学技术与中医药优势相融合,采用科学的方法构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医临床疗效研究的关键方向。文章通过论述人工智能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临床信息采集平台及评价指标数据库的发展对策。通过选取的人工智能技术加深数据处理,优化层次结构,完善体系内容,以期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志宏戴国华张丛惠任丽丽管慧高武霖
关键词:人工智能疗效评价评价指标四诊信息数据库
个体化中医证候积分与传统中医证候积分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价个体化中医证候积分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优势。方法在中药干预双心疾病的临床试验中,分别使用个体化中医证候积分和传统中医证候积分,对患者主观症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评价准确性上,两种评价方法整体疗效相似,但分别计算两种评价方法与实际主观感受的符合率,则个体化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传统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价全面性上,传统中医证候积分中仅包含7个固定症状,而个体化中医证候积分中出现了74个症状,几乎没有症状群完全相同的患者,两组出现频率均>30次的症状有10个,均与肝郁气滞证及其变证相关,且单个症状疗效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中医证候积分相比,个体化中医证候积分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中医药干预前后患者主观感受的变化。
肖蕾欧洋陈智慧王建华李京姜钧文闵冬雨
关键词:临床疗效评价中医个体化证候积分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中医临床疗效分析
2024年
分析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中医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2月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共3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西医治疗,观察组西医加中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炎症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西医联合中医对于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效果确切。
梁贺徐志强李兰君
关键词: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医临床疗效
从干预措施角度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被引量:3
2024年
临床疗效评价是指医学领域中对于病患在接受治疗后疗效的评估。目前国内中医疗效评价缺乏有效的方法与角度,使中医临床疗效成为限制中医药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医临床中干预手段的多样化和治疗的个体化,导致现有临床研究标准化的干预措施无法量化中医疗效。从真实世界大数据角度,以主症结局为主对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提出新思路,认为从总体疗效、分层疗效、诊疗方案运用情况、患者依从性等多维度对中医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更加客观有效。
潘玉颖马虹马笑凡王世冉崔伟锋
关键词:中医临床疗效干预措施大数据人工智能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激素敏感性咳嗽患者中医临床疗效及对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李鑫

相关作者

戴国华
作品数:116被引量:750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 队列研究 心肌梗死
谢雁鸣
作品数:1,401被引量:10,108H指数:44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医院信息系统 联合用药 安全性 META分析 中药
王永炎
作品数:1,265被引量:16,441H指数:6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中医 中药 中医药 中医学 证候
商洪才
作品数:505被引量:4,563H指数:3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研究主题:中医药 随机对照试验 循证医学 中医 META分析
王阶
作品数:1,100被引量:8,202H指数:4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血瘀证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药 病证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