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19篇“ 两栖机器人“的相关文章
两栖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栖机器人,包括壳体、机架、伸缩组件和旋翼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和第二壳,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在所述第一形态,所述第一壳和所述第二壳分离以适于两栖机器人飞行,在所述第二形态,所述第一壳和所述...
魏峰马龙黄增波丰颖付元张德胜马建荣庆丰马玉亮郑杰
一种两栖机器人移动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栖机器人移动座,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一种两栖机器人移动座,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部左侧开设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壁,位于所述动力腔的内...
梁林超韩建庆谢孙耘翰钱铖曹乐邵科
陆空两栖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空两栖机器人,包括,主机架;飞行组件,设置在主机架的上方,包括多个旋翼组件;陆行组件,设置在主机架的下方,包括一对驱动组件,每一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使得陆空两栖机器人在地面行进的陆行装置、用于调节陆行装置与主...
陈涛李轩朱铭鲁樊成李永泽
陆空两栖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一种陆空两栖机器人,包括,主机架;飞行组件,设置在主机架的上方,包括多个旋翼组件,用于使得陆空两栖机器人处于垂直飞行状态或水平飞行状态;陆行组件,设置在主机架的下方,包括一对驱动组件,每一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使得陆...
陈涛陈锋李轩朱铭鲁樊成李永泽冯浩然
一种变形式陆空两栖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形式陆空两栖机器人,包括:机身和带有螺旋桨、电机和轮子的可折叠机臂。飞行器中部为机身,机臂布置在机身左右两侧,机身与机臂由合页连接,再控制机身上的舵机通过连杆实现折叠,其中左右两侧的机臂是对称结构,左右两...
赵娜何志鹏骆煜东龙思安张程伟
水陆两栖机器人性能测试的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机器人性能测试的模拟装置,包括支撑架、循环水池和控制机构,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控制两栖机器人旋转的旋转器,且旋转器设有测量两栖机器人受力状况的测力机构;所述循环水池内设有控制水循环流动的造流泵组;...
窦朋郑文声王志东孙国槐凌宏杰丛文超
一种仿生鳄鱼水陆两栖机器人的尾部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鳄鱼水陆两栖机器人的尾部结构,包括尾部主体、支撑骨架和绳驱装置;多组支撑骨架逐一排布于尾部主体上;每组支撑骨架包括两个支撑件,两支撑件分别安装于尾部主体的两侧;尾部主体安装有绳驱装置,一个绳驱装置绳驱...
曾钦卓志钦孙效天黄可凡贾文祯蒋建平吴嘉宁徐小明
一种海空两栖机器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空两栖机器人,包括支架、机臂组件、空中推进组件、水下推进组件、外壳和防水舱体,外壳固定连接在支架上,防水舱体安装于外壳内,机臂组件包括多个机臂,多个机臂分别对称连接于支架的两侧,空中推进组件包括多个空中...
曲钧天韩明悦崔光明刘昂张先睿
一种车轮桨叶同轴式两栖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桨叶同轴式两栖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机器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机身、变形模块、连杆和陆空执行机构,机身上均匀布置有四个变形模块,变形模块通过连杆与陆空执行机构连接,变形模块用于控制陆空执行机构的位置变...
杨国财曲希蕾徐文基耿涛邓延杰史士财刘宏金明河
一种仿生魟鱼水陆两栖机器人的运动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魟鱼水陆两栖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属于仿生机器人运动技术领域。水下航行运动方式中,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波动胸鳍摆动以控制水平机动,通过第二驱动件控制方向舵偏转以控制垂向机动;海底航行运动方式中,通过第二驱动件...
邴绍金纪延亮赵超刘子晓高士杰魏先利熊文波张纪华刘焕龙冷长丽

相关作者

郭书祥
作品数:83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血管介入 两栖机器人 操作器 机器人 机器人系统
郭健
作品数:80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血管介入 两栖机器人 操作器 机器人 机器人系统
赵杰
作品数:1,098被引量:2,048H指数:20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机器人 关节 外骨骼 外骨骼机器人 机械臂
石立伟
作品数:51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水下机器人 介入手术 导丝 两栖机器人 机械制造技术
郭书祥
作品数:93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导丝 介入手术 导管 水下机器人 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