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7篇“ 两性差异“的相关文章
背角无齿蚌量化性状的两性差异及其与静水沉降的相关性
2024年
采用形态量化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重要性状的形态和体质量生物学指征及静水沉降速度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雌蚌的肥满度大于雄蚌,壳重指数则小于雄蚌;雌蚌的壳宽指数、长高比、宽高比均大于雄蚌,表明成熟的雌蚌体积大于雄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壳宽和壳高是决定雌、雄蚌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后端长对于雌蚌的体质量也具一定的决定作用.基于静水沉降速度与各性状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静水沉降速度仅与壳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贝壳纵长”作为控制变量时,静水沉降速度与体质量、软体重显著相关,当“前后比”或“宽高比”作为控制变量时,静水沉降速度均与软体重显著相关.因此,壳宽和壳高均为背角无齿蚌的主要选育指标,后端长可作为雌蚌的次要选育指标.
蒋玉椒付文博刘媚秦纯唐发辉
关键词:背角无齿蚌体质量两性差异静水沉降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直播电商冲动性购买行为两性差异研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模式在国内得到迅速革新与进步。基于直播技术、社会化内容与用户口碑、服务和体验的融合,直播平台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了网络销售的主要力量。以李佳琦为代表的头部主播拉动了...
陈俊星
关键词:性别差异冲动性购买行为
共情行为的两性差异及睾酮调节共情行为的加压素系统参与机制
共情是指个体能身临其境感受他人情绪并且从而做出回应的能力。共情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在进化上十分保守:从低等动物如鸟类、啮齿类动物到高等灵长类动物中普遍存在。共情不但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有重要作用,而且在人类社会中,对于促进...
贾紫滟
关键词:共情睾酮加压素棕色田鼠C57小鼠
灰椋鸟身体大小和内脏器官形态的两性差异
2021年
鸟类性二态现象广泛存在,比如身体大小、羽色等,性二态很可能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索和更好地了解雀形目鸟类身体大小性二态的进化,在2019年繁殖季节早期研究了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野外种群身体大小和内脏器官形态的两性差异。结果表明,除嘴宽外,其他身体特征参数均雄性显著大于雌性,表现出雄性偏向的身体大小二态性。内脏器官大小两性间无显著差异。灰椋鸟是聚群生活的鸟类,雌雄鸟常一起觅食,食性相似,雌雄鸟内脏器官和消化道形态差异不显著,暗示食性分化在灰椋鸟身体大小性二态进化中的作用并不明显;雄鸟体型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其在巢址竞争、配偶保护中适应进化的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灰椋鸟身体大小的两性差异,对于该物种身体大小性二态进化的确切原因,尚需更多研究。
许姝娟柳鹏飞韩亚鹏
关键词:身体大小内脏器官灰椋鸟
GPR174-CCL21调控体液免疫应答的两性差异被引量:4
2020年
体液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两性差异。通常女性产生的针对外来病原体或者自身抗原的抗体水平相比男性更高,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清除病原体的感染,但女性也比男性更容易患自身免疫疾病。长效且高亲和力的体液免疫应答依赖由B细胞形成的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GC)反应,然而B细胞形成GC的能力是否存在两性差异从而直接导致体液免疫应答的两性差异尚不清楚。该研究提出了一套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解释体液免疫应答两性差异的新机制,即雄激素可以增强B细胞表达的GPR174在接收到CCL21信号后与Gαi蛋白的结合水平,由此促进雄性B细胞更多地迁移在滤泡外周,而不能更多地迁移至滤泡中心形成GC及抗体应答,从而直接介导体液免疫应答的两性差异。该研究为解决在增强保护性疫苗抗体应答水平以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时遇到的B细胞介导的两性差异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
赵若竹祁海
关键词:体液免疫应答生发中心雄激素
草原蜥运动表现和咬合力的两性差异及其生态形态学适应机制的研究
生态形态学(ecomorphology)是研究生物有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重要学科,其中形态与表现之间的适应性联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反映动物的适合度情况。本文通过对草原蜥(Trapelus sanguinolenta)...
王欣琪
文献传递
鲇(Silurus asotus)两性差异的初步研究
鲇(Silurusasotus),属鲇科(Siluridae)、鲇属(Silurus),广泛分布于我国除新疆和青藏高原外的各支流水域中。同其他一些鱼类一样,鲇在自然或养殖情况下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差异。为探明鲇两性间的差异情...
张晓光
关键词:两性异形异速生长生理生化
文献传递
观念的力量:性别不平等观念影响个体成长吗?——基于两性差异视角的经验分析
2019年
本文采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设置变量测度个体的性别不平等观念,揭示性别不平等观念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状况以及性别差异,分析了性别不平等观念影响个人成长的机制。采用多选项logistic模型进一步研究,使用全部有效样本的混合横截面数据以及其中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数据分别估计了模型,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个体持有的性别不平等观念越强,其成长为高端人才的可能性越低,最终停留在低层次的可能性越大,越不利于自身的成长。这种不利影响对女性的作用要大于男性。一个国家性别不平等观念的平均水平越高,不利影响的性别差异就越大,两性成长水平的差异就越明显,导致更多男女不对等现象的产生,致使这些国家性别平等的实现将会更为困难。提升国民的性别平等观念,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的人力资源水平。
郭俊艳
关键词:教育水平性别差异
内在品质影响面孔吸引力感知的两性差异——基于进化心理学择偶理论
面孔吸引力感知是目前很多心理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前人从面孔吸引力的自然属性为切入点,研究面孔的均匀性,对称性与性别二态性对于其面孔吸引力的影响。但是,将面孔吸引力社会属性作为切入点,并基于进化心理学择偶理论的视角来探讨面孔...
王瑾; 向燕辉; 文学; 莫雷;
关键词:面孔吸引力两性差异进化心理学
文献传递
从生物考古学角度看山西榆次明清时期平民的两性差异被引量:8
2017年
对山西榆次出土的明清墓葬中的人骨进行的性别考古学思想指导下的生物考古学研究,发现该人群性别比较大,可能与重男轻女观念和溺婴习俗有关。女性死亡年龄结构中壮年期所占比例较大,可能是围产期死亡所致。古病理学研究发现女性存在缠足,这是首次发现的考古出土的缠足人骨标本。对退行性关节病的统计暗示两性存在明显的分工。这些研究结果与相关历史记载相吻合。
朱泓侯侃王晓毅
关键词:古人口学缠足

相关作者

李丕鹏
作品数:183被引量:558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胸腺 蝌蚪 林蛙 两栖动物 花背蟾蜍
陆宇燕
作品数:144被引量:443H指数:12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蝌蚪 林蛙 花背蟾蜍 爬行动物 两栖动物
陆建民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研究主题:上海女性 两性差异 群体分化 社会流动 在业人口
焦杰
作品数:75被引量:173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主题:唐代 墓志 唐代妇女 唐代墓志 妇女
廖文丽
作品数:30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警察学院
研究主题: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