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0篇“ 不完全性川崎病“的相关文章
- 糖皮质激素在不完全性川崎病中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不完全川崎病(IKD)是一种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CAL)并发症的系统性血管炎,及时诊断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糖皮质激素由于它的抗炎性,通常也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方法。
- 张娟娟王杰民简康欣
- 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
- 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损害情况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川崎病(IKD)患儿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损害(CAL)情况,以及其与完全性川崎病(CKD)患儿的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2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确诊结果,将其分别纳入CKD组(n=114)和IKD组(n=78)。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对2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经蚌埠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伦科批字〔2021〕第238号),所有患儿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IKD组患儿年龄,结膜充血、口唇黏膜改变、多形性皮疹、四肢末端改变及颈部淋巴结大发生率,以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小于、低于CKD组;而发热时间、卡疤红肿发生率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长于、高于CKD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KD组患儿被确诊时CAL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时中型或巨大冠状动脉瘤(CAA)发生率分别为29.5%、7.7%,均高于CKD组患儿的16.7%、0.9%,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35,P=0.019)。2组患儿被确诊时冠状动脉轻度扩张或小型CAA、中型或巨大CAA、左侧CAL(LCAL)和右侧CAL(RCAL)发生率,以及随访6个月时CAL、冠状动脉轻度扩张或小型CAA、LCAL及RCAL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KD患儿,IKD患儿发病年龄更小、Hb水平更低、发热时间更长、卡疤红肿发生率及ALT水平更高,更易并发CAL,出院后随访6个月内的CAA恢复更慢。
- 顾盼盼董传莉宋梦瑶瞿色华杨小迪周瑞
-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不完全性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儿童
- LDH、NT-proBNP、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乳酸脱氢酶(LDH)、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蛋白(ALB)水平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IKD患儿作为IKD组,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80例典型川崎病(KD)患儿作为KD组。所有患儿入院后检测LDH、NT-proBNP、ALB水平,对比IKD组与KD组一般情况和LDH、NT-proBNP、ALB水平。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DH、NT-proBNP、ALB水平对IKD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将80例IKD患儿依照冠脉损伤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无损伤组(n=30)和损伤组(n=50),对比两组LDH、NT-proBNP、ALB水平。结果:IKD组和KD组性别、年龄及高热、多形性皮疹、口腔黏膜变化占比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发热时间长于KD组,指端改变、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占比低于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LDH、NT-proBN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NT-proBNP、ALB三者联合对IKD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损伤组LDH、NT-proBNP、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DH、NT-proBNP、ALB水平对IKD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且临床可考虑通过LDH、NT-proBNP、ALB三者联合来诊断IKD。
- 李喆彭博王艳梅王文君
- 关键词: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不完全性川崎病冠脉损伤
- 儿童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治被引量:14
- 2023年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的、以中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发热性疾病。虽然KD被报道已50余载,近年来对于KD的病因和病理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目前仍缺乏对KD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尤其是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的诊断更加困难。目前对于IKD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这导致临床上不能对IKD进行及时识别和规范治疗,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因此,该文就IKD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进行总结,加深临床工作者对IKD的认识,希望有助于提高我国KD的临床诊治水平。
- 焦富勇穆志龙杜忠东杨晓东沈捷向伟王虹
- 关键词:不完全性川崎病儿童
- 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实验室分析研究
- 2023年
- 分析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相关内容。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3年1月入院我院就诊的川崎病患者106例,其中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35例作为观察组,临床选择典型川崎病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早期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脑钠肽、中性粒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血沉、血磷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小儿不完全性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存在差异,但早期观察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完全川崎病患儿虽然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可以结合临床实验结果为川崎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从而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黄琳贺兵吴双凤
- 关键词:不完全性川崎病
- 不完全性川崎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
-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的分析,探讨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因素。方法:1.收集2018年01月至2022年4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川崎病病例,根据诊断分为完全性川...
- 孙梦梦
- 关键词:儿童不完全性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1例临床经验交流被引量:2
- 2022年
- 该文报道1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患儿。1岁女性患儿,表现为发热、皮疹、指端脱皮、冠状动脉扩张,给予第一剂IVIG治疗结束36 h后仍发热,再次给予第二剂IVIG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出院1个月后随访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该文总结了IVIG无应答不完全性川崎病的诊治经验,以期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 杨照玉刘嘉怡闫鲜鹏焦富勇
- 关键词:不完全性川崎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应答冠状动脉损害幼儿
- PLT、ALT、Fib在鉴别不完全性川崎病和脓毒症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 目的: 通过比较实验室指标在不完全性川崎病(incompleteKawasakidisease,IKD)及脓毒症中的差异,探讨常见实验室指标对预测IKD的价值,为IKD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 1)回顾性...
- 俞璐
- 关键词:不完全性川崎病脓毒症谷丙转氨酶
- 不同年龄段不完全性川崎病的临床分析及总结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完全性川崎病(IKD)患儿的人口特征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32例I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低月龄组(≤6月龄,30例)及高月龄组(>6月龄,102例)。比较两组的人口特征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低月龄组的诊断时间长于高月龄组,口腔黏膜改变、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均低于高月龄组,无菌性脓尿发生率、PLT计数、IVIG抵抗发生率均高于高月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月龄IKD患儿的口腔黏膜改变、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较低,无菌性脓尿发生率较高,诊断时间更长。低月龄IKD患儿更易发生IVIG抵抗,且其心脏受累率及冠脉瘤发生率较高。
- 赵莹吴晓芳陈国强
- 关键词:不完全性川崎病
- 不完全性川崎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1例临床报道并文献复习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不完全性川崎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方法:回顾分析1例婴幼儿免疫球蛋白治疗无反应型不完全性川崎病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该2岁大男性患儿入院时符合不完全川崎病诊断,两次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无效,仍反复高热,最后发展为嗜血细胞综合征,出现血常规提示3系下降、肝功能异常、血清铁蛋白升高等,骨髓细胞学检测可见噬血现象等,最后按HLH-04化疗方案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不完全性川崎病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应早期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并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早期阻断该病发展为嗜血细胞综合征。
- 陈芳刘光明沈君
- 关键词:不完全性川崎病嗜血细胞综合征
相关作者
- 杨晓东

- 作品数:56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川崎病 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力衰竭 儿科
- 张泓

- 作品数:414被引量:8,041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儿童 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监测 肺炎链球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 陆颖静

- 作品数:32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川崎病 超声心动图 不完全性川崎病 儿童 心血管疾病
- 李锦康

- 作品数:46被引量:18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川崎病 儿童 基因多态性 血管迷走性晕厥 小儿
- 陈秀玉

- 作品数:64被引量:23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川崎病 小儿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