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7篇“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相关文章
-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下肢血栓性静脉炎(SVT)患者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67例急性下肢SVT患者纳入研究,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特征;所有患者彩超明确诊断及血栓范围,根据临床特征将其分为轻症组42例,重症组25例。所有患者给予迈之灵口服、中药煎剂熏洗及多磺酸粘多糖外用基础治疗,轻症组给予阿司匹林缓解肿痛症状,而重症组患者给予每日1次利伐沙班10 mg抗凝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症状缓解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及出血等并发症情况,治疗后随访30 d,明确VTE发生及SVT复发情况。结果SVT发病因素多样,但以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居多(轻症34例,重症18例),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红肿疼痛、皮下硬结条索改变、色素沉着等。所有急性期患者D-二聚体均明显升高,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下降(t=15.667、29.314,P<0.01)。轻症组总体疗效优于重症组(Z=2.281,P=0.023)。轻症组1例出现血栓蔓延转为重症,接受利伐沙班治疗症状缓解,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重症组2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按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血栓消退。轻症组无明显出血事件发生,重症组出现1例鼻出血,停药后恢复。30 d随访两组均无VTE事件发生,无SVT复发。结论SVT病因多样,血栓位置、范围及临床表现不一,根据SVT临床特点进行风险评估,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预防VTE形成及SVT的复发,具有良好疗效。
- 乔威刘佳莅夏成勇姜伟华邵泽锋
-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下肢下肢静脉曲张利伐沙班中药熏洗
- 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对照1组给予单纯静脉通颗粒口服治疗,对照2组给予单纯中药湿敷治疗,观察三组症状综合量化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31/32),高于对照1组的90.63%(29/32)、对照2组的87.50%(28/3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综合量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但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通颗粒配合中药湿敷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临床效果显著,两法配合可发挥协同互补性作用,更利于提高临床效果。
- 谭福柱李令根张明岳谭曾德肖瑶崔欣美
- 关键词: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 蜡疗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蜡疗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对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就诊的90例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蜡疗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髌骨上下缘10.0cm处周径差值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3)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及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蜡疗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有效减轻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肿胀,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该方案能够调控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有关,值得推广运用。
- 李婵李慧玲康永刘桂芳
- 关键词:蜡疗血府逐瘀汤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疗效
- 复方黄柏液蜡疗治疗不同分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蜡疗治疗不同分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THLE)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155例THLE患者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105)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基于分期不同又分为3个亚组(Ⅰ组、Ⅱ组、Ⅲ组)。研究组患者接受复方黄柏液蜡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50%硫酸镁湿敷治疗,治疗持续10 d。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不同分期亚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临床疗效和两组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皮肤色红、患肢肿胀、患肢疼痛和硬索结节积分分别为(1.11±0.22)、(1.15±0.20)、(1.14±0.29)、(1.20±0.20)分,均较对照组[(1.60±0.25)、(1.52±0.24)、(1.59±0.27)、(1.85±0.24)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同分期患者症状积分下降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Ⅲ期患者下降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的血清CRP、IL-6、TNF-α分别为(1.94±0.58)mg/L、(125.48±6.88)ng/mL和(1.32±0.07)g/L,均较对照组[(2.86±0.69)mg/L、(134.70±7.09)ng/mL、(1.51±0.08)g/L]显著下降,而血清IL-10为(22.85±3.02)ng/mL,较对照组[(17.32±2.80)ng/mL]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不同分期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RP、IL-6、TNF-α、IL-10下降值或上升值存在显著差异,且Ⅲ期患者下降值或上升值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7.14%vs.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为1.9%,较对照组(10.0%)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蜡疗治疗不同分期
- 李婵刘兰徐树彬刘桂芳
- 关键词:复方黄柏液蜡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炎症因子
- 妇产科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护理价值
- 2020年
-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流程护理;综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护理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水平、下肢症状缓解时间、血管絮状回声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可获得较好效果。
- 彭新卉
-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 王志刚运用真武汤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验案1则被引量:1
- 2020年
- 下肢浅静脉曲张所致的血栓性静脉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并且可以引起显著的不适和功能受损,尤以疼痛为甚。其是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但有可能复发并持续存在甚至并发肺栓塞,尽管临床少见,但仍有一定的危险性[1]。该病的典型体征为:沿静脉走形区域出现触痛性条索状物。目前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和内科抗凝等。
- 杨俊龙王志刚
- 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真武汤验案
- 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老年妇女、高血压、糖尿病、术后应用止血药、大量补液、卧床时间长及受凉是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并针对不同的因素进行相应的护理,所有患者均经治疗后痊愈,无肺栓塞发生。结论子宫切除术后并发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原因与年龄、合并处疾病、止血药、补液、卧床时间长及受凉等有关,故临床应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加强预防措施。
- 张寒梅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后护理对策
- 丙泊酚注射液致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被引量:1
- 2019年
- 1例27岁男性患者因左上颌骨根尖周囊肿全麻下行左上颌骨肿物摘除术。术中,自患者左下肢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诱导和维持性麻醉药物(丙泊酚注射液,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术后第2天,患者左下肢沿血管走行出现局部红肿,渐发展为条索状红肿,血管硬度增加。经血管超声检查,诊断为左大隐静脉血栓性静脉炎。给予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口服马栗种子提取物,局部外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理疗等。术后第10天,患者左下肢红肿消失,血管软化。随访2个月,血管超声检查提示左大隐静脉主干(小腿段)部分再通。根据药品说明及文献报道,考虑患者此次血栓性静脉炎可能与丙泊酚注射液有关。
- 张欣方圣博周娜
- 关键词:丙泊酚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麻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价值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价值。方法将该院妇产科2019年1-9月收治的60例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中医治疗,实验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妇产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予以推广、应用。
- 张瑞荣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的比较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传统开腹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行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39.41±5.22)ml,手术时间(38.54±5.93)min,术后进食时间(0.63±0.25)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术能减少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提早进食时间、降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
- 张君王宏伟
- 关键词: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传统开腹腹腔镜
相关作者
- 徐新玉

- 作品数:42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中西医结合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膝骨关节炎 疗效观察 甲襞微循环
- 毛爱华

- 作品数:8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市妇产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宫腔镜 电外科手术 剖宫产 妇科术后
- 吐苏娜依

- 作品数:7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膝骨关节炎 肝素钠 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中医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
- 周天敏

- 作品数:32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绍兴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静脉曲张 腹腔镜胆囊 静脉曲张 并发症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柏华民

-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 研究主题:风湿性疾病 并发症 风湿病 骨质疏松 糖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