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43篇“ 下肢缺血“的相关文章
一种治疗下肢缺血类疾病的生物陶瓷制剂及应用
一种治疗下肢缺血类疾病的生物陶瓷制剂及应用,通过生物陶瓷中的活性离子硅离子和锶离子,具有优秀的增强血管生成、调节炎症和抑制肌肉坏死的能力,在组织工程中具有非常大的应用潜力,证明硅离子和锶离子在0.12~25μg/mL的范...
常江张赵文斌原野王利新焦义仁杨晨
靶向内皮的肽及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中的应用
一种靶向内皮的肽,系GLP‑1(32‑36)、RGD环肽、聚合物和ROS响应的聚合物相互共价交联制成的多肽。经验证,该肽在血浆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强的酶解稳定性,能靶向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使肽长期维持在有效治疗窗...
张亦凯郑超
腔内介入治疗腘动脉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致急性下肢缺血现状
2025年
急性下肢缺血(ALLI)、尤其发生在腘动脉和膝下动脉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逐渐发展的腔内介人技术已取代外科手术用于治疗ALLI。本文就腔内介入治疗腘动脉及膝下动脉血栓栓塞致ALLI现状进行综述。
丁穆韩新强
关键词:外周动脉疾病下肢缺血腔内治疗
艾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促进下肢缺血性疾病术后再灌注损伤康复效果的研究
2025年
目的:优化下肢缺血性疾病(lower extremity ischemic disease,LI)再灌注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促进LI术后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快速康复。方法:将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的LI手术治疗后再灌注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艾灸组、中药离子导入组和联合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艾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干预,穴位选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委中、命门,每日1次;中药离子导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离子导入干预,每日1次;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干预。4组干预时间均为14 d,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4 d后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腿围、患肢皮肤色泽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干预后4组患者的疼痛、患肢肿胀程度、腿围、患肢皮肤色泽以及睡眠质量均优于干预前,且联合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在LI再灌注损伤康复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促进LI再灌注损伤患者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于波苏坤白建英徐英桑梅洁
关键词:艾灸中药离子导入下肢缺血性疾病再灌注损伤
心肌酶谱联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评分对急性下肢缺血手术结局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联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对急性下肢缺血手术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3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获得良好手术结局的124例患者作为良好组,将获得不良手术结局的49例患者作为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病因、术前指标[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钠(Na)水平、钾(K)水平、肌酐水平、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WBC)、APACHEⅡ评分、肌红蛋白(MB)水平、肌酸激酶(CK)水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肌钙蛋白T(cTnT)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水平、B型钠尿肽(BNP)水平]和术中指标[体温、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分压(PO2)、酸碱值(p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下肢缺血不良手术结局相关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预测效能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MB水平、CK水平、CK-MB水平、cTnT水平、LDH水平和BNP水平均高于良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MB水平、CK水平、CK-MB水平、cTnT水平、LDH水平和BNP水平较高均为急性下肢缺血不良手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APACHEⅡ评分≥55.102分、MB≥33.290 ng/ml、cTnT≥0.205μg/L对于急性下肢缺血不良手术结局具有中等预测价值(P﹤0.05);CK≥141.220 U/L、CK-MB≥51.560 U/L、LDH≥247.355 U/L、BNP≥267.830 ng/L对于急性下肢缺血不良手术结局具有较低的预测价值(P﹤0.05);心肌酶谱指标MB、CK、CKMB、cTnT、LDH联合检测对于急性下肢缺血手术不良结局具有中等预测价值(P﹤0.05);全部危险因素构建的联合预测模型对于急性下肢缺血不良手术结局具�
刘明阳杨志勇刘琳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心肌酶谱
一种基于多参数监测的下肢缺血智能预警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参数监测的下肢缺血智能预警系统,包括搏动检测单元和分析单元。搏动检测单元用于在术前和/或术后测量待测患者的左右两侧足背动脉搏动以分别确定左右两侧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并发送至监测装置的分析单元;分析单元用于...
杨轶周芬卢成中郭金花李洁媚董豪坚孙硕
大蒜新素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其对下肢缺血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制备负载大蒜新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的中空介孔硅纳米微球(HMSNs),并研究其作为下肢缺血性损伤治疗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选择性蚀刻法合成出HMSNs,同时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和动态光散射(DLS)分析理化性质,红细胞溶血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测试生物安全性。采用吸附法将DATS负载至HMSNs里,获得缓释DATS的纳米颗粒(DATS-HMSNs),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计算并制作DATS的累积释放曲线。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DATS组、DATS-HMSNs组),下肢缺血模型采用股动脉结扎切除法制作。测试各组小鼠肢体缺血前后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1(MCP-1)、活性氧(ROS)、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结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制备出的HMSNs为中空的球形且粒径均一,DLS结果显示粒径为(226.5±11.8)nm。红细胞溶血实验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HMSNs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HMSNs对DATS的最大载药率为27.89%,7 d DATS的累积释放率80.12%,21 d可达到97.27%。与对照组比较,DATS-HMSNs用于下肢缺血小鼠后,免疫组化染色发现CD31、α-SMA、bFGF及VEGF的水平增高(P<0.05),ELISA实验发现TNF-α、IL-6、MCP-1和ROS的含量减低(P<0.05),并且缺血后小鼠运动能力恢复满意。结论DATS-HMSNs可以缓慢、持续地释放DATS,为下肢缺血性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欧阳欢刘博刘逸查斌山丁洋胡先宇陈智勇
关键词:大蒜新素二烯丙基三硫化物下肢缺血硫化氢纳米载药系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Flow技术预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大截肢事件
2025年
目的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iFlow技术用于预测急性下肢缺血(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310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根据术后30天内接受大截肢手术与否将其分为大截肢组(n=36)与无大截肢组(n=274)。对血运重建后DSA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iFlow参数,包括达峰时间(TTP)和峰值(Peak);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TTP和Peak预测术后大截肢的最佳截断值并将其转换为二分类变量,与其他参数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用于预测术后大截肢的独立因素。结果大截肢组TTP高于、而Peak低于无大截肢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TTP及Peak预测术后30天内大截肢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及0.712,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 s及1.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AF)[OR(95%CI)=3.048(1.076,8.632)]、皮肤花斑[OR(95%CI)=6.035(2.323,15.677)]、血运重建后TTP≥16 s[OR(95%CI)=8.414(3.116,22.723)]及术后48 h高肌红蛋白[OR(95%CI)=1.001(1.001,1.001)]均为ALLI患者接受血运重建术后30天内发生大截肢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而Peak二分类变量并非独立预测因子[OR(95%CI)=0.485(0.183,1.283),P=0.145]。结论DSA iFlow参数中的TTP可用于预测接受血运重建术ALLI患者30天内发生大截肢。
李锐东李承志张艳王晓白李王海
关键词:缺血下肢
小鼠股动脉结扎诱导下肢缺血后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构建与评价
2025年
本研究旨在建立与评价小鼠股动脉结扎诱导下肢缺血后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7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按每组10只随机分为造模组和对照组。在股动脉主干近端进行双重结扎小鼠作为造模组;仅切开皮肤小鼠作为对照组。术后,分别比较小鼠下肢血流、小鼠行为学和小鼠骨量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小鼠股动脉结扎诱导下肢缺血后骨质疏松症模型,该模型骨丢失较明显。
王莉梁嘉敏苏元港赵劲民刘倩
关键词:缺血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
AcoStream应用于急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AcoStream用于急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行下肢动脉AcoSream吸栓治疗的21例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侧肢体栓塞10例,右侧肢体栓塞11例。病变部位:髂动脉段5例,股动脉段11例,腘动脉段10例,膝下动脉段13例。Rutherford分级:ⅡA级5例,ⅡB级15例,Ⅲ级1例。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0.31~0.73,平均0.49±0.11。记录并分析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ABI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使用AcoStream血栓抽吸系统均顺利完成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术后病变血管残余狭窄均<30%,技术成功率为100%。1例PMT后虽有残留血栓,但疼痛缓解,术后立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3 d后残留血栓清除;13例联合球囊扩张,6例植入支架,6例联合行Rotarex机械血栓清除。本组20例获得临床成功,临床成功率为95.24%,临床无效1例。术后ABI恢复至0.76±0.19,较术前明显改善(t=6.733,P<0.05)。术中均未发生远端动脉栓塞。4例吸栓时病变部位发生夹层,植入支架后好转。未见动脉穿孔、急性血栓形成、穿刺点渗血等并发症。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至随访结束无复发。结论AcoStream治疗急性下肢缺血安全有效,可快速清除血栓及栓子,在明确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缺血程度后及时采用单一或多种方式联合治疗,对挽救患者肢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钰涵何文烨王路遥张大伟郝清智
关键词:急性下肢缺血

相关作者

谷涌泉
作品数:567被引量:3,166H指数:2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缺血 糖尿病足 腔内治疗 外科治疗 介入治疗
汪忠镐
作品数:687被引量:3,314H指数:3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 人工血管 下肢缺血 血管外科
张建
作品数:456被引量:2,880H指数:2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研究主题:下肢缺血 动脉闭塞性疾病 医患关系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
郭连瑞
作品数:366被引量:1,556H指数:2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缺血 腔内治疗 动脉闭塞性疾病 糖尿病足 球囊治疗
俞恒锡
作品数:153被引量:1,303H指数:2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下肢缺血 糖尿病足 外科治疗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 动脉闭塞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