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09篇“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相关文章
- 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运动恐惧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7月周围血管外科门诊就诊及收治入院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恐动症评分量表评定分值>37分的具有运动恐惧的100例患者作为运动恐惧组,并采取1:1配对的方法选取同期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且经恐动症评分量表评定分值≤37分的100名无运动恐惧的患者作为非运动恐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评测,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OR=2.656)、焦虑情绪(OR=1.115)是运动恐惧的危险因素(P<0.05),而文化程度(OR=0.474)、较高的社会支持水平(OR=0.843)是运动恐惧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疼痛、焦虑情绪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发生运动恐惧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运动恐惧发生率,提高运动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 武亚楠马京华于波侯佳楠苏坤白建英
-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疼痛
- 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后全面康复护理的作用
- 2024年
- 探讨介入性治疗对下肢血管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的作用。方法 目标:110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患者(2021.1-2023.1),分组:随机,予对照常规干预,予观察常规干预+全面康复护理,对照两组异同。结果 SAS、SDS评分,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降,且观察组<对照组(P<0.05);血管功能,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升,且观察>对照(P<0.05);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升,且观察>对照(P<0.05);生活质量评分,护理前(P>0.05),护理后均升,且观察>对照(P<0.05)。结论 全面的康复护理,对促进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意义重大,可大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广意义深远。
- 马文静王志敏张彦秀
-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术
- 血管外科微创手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探讨血管外科微创手术对下肢动脉闭塞症(ASO)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减少开放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近三年在我院接受血管外科微创手术的120例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严重程度等采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支架植入术(Stenting)等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术前术后均详细记录ASO患者的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随访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表明,VAS评分从术前的7.2分降至术后三个月的2.2分,可见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显著缓解(P<0.01);术后三个月ASO患者的ABI平均指数提高至1.03±0.14分,较术前的0.42±0.15分有显著改善(P<0.01);与术前相比,ASO患者的生活质量虽有一定提高,但与术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手术成功率高达92.5%,经及时处理后的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通过精准选择适应症、优化手术方案及加强术后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血管外科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在ASO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朱宏郭丽
- 关键词:微创手术下肢动脉闭塞症血管外科
- 介入治疗90岁及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90岁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经皮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8例,均采用下肢动脉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16例患者手术前间歇性跛行距离为(125.56±119.77)m,手术后为(338.89±259.84)m(t=5.09,P<0.05);手术前踝肱指数为0.31±0.20,出院时踝肱指数为0.71±0.16(t=-11.52,P<0.05)。其中15例术后3个月Rutherford分级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血管治疗长度[(250.45±213.50)mm]与Rutherford分级提升无相关性(P=0.703),而术后血管恢复比值(0.82±0.17)与Rutherford分级提升存在相关性(P=0.022)。结论介入治疗90岁及以上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保留患者部分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高阳刘端王飞张帆李杨郭建明郭连瑞谷涌泉
-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
- ABI、PVR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后血管功能的评估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踝臂指数(ABI)、脉搏容积图(PVR)相关参数在评估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LEASO)患者术后血管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老年LEASO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ABI、PVR检查,记录ABI、双踝PVR参数[脉搏波上行时间占比(UTCC)]。记录患者术后1 w血管功能(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峰值、血流量);统计术后12个月随访期间再狭窄情况并分组。ABI、UTCC根据三分位数各分为3个亚组,比较不同亚组术后血管功能指标;采用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ABI、UTCC与术后血管功能指标的关系。比较术后狭窄组、非狭窄组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ABI、UTCC对老年LEASO患者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ABI水平、UTCC水平根据三分位数均分为3个亚组,ABI第1三分位组(T1组)ABI<0.50,第2三分位组(T2组)ABI 0.50~0.79,第3三分位组(T3组)ABI≥0.80;UTCC T1组UTCC<25.60%,UTCC T2组UTCC 25.60%~30.29%,UTCC T3组UTCC≥30.30%;ABI T3组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峰值及血流量最大,T2组次之,T1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CC T1组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峰值及血流量最大,T2组次之,T3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般线性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老年LEASO患者术后动脉血管功能指标与术前ABI水平呈正相关,与术前UTCC水平呈负相关(P<0.001)。术后12个月,140例患者中37例(26.43%)发生再狭窄;狭窄组术前ABI、术后各项血管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非狭窄组,术前UTCC、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狭窄组(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ABI、UTCC单独及联合预测老年LEASO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结论老年LEASO患者术前ABI、双踝PVR参数与术后血管功能有一定关系,术后血管功能不良可能导致再狭窄
- 张雨周立静郭楠陈庆友范博王克凡周伟
-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踝臂指数血管功能再狭窄
- 综合康复护理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术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80例为对象,分为两组,应用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P<0...
- 蒋红梅祁宝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综合康复护理
- ABI、PVR多参数在下肢动脉闭塞症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踝肱指数(ABI)、脉搏容积图(PVR)多参数在下肢动脉闭塞症(ASO)手术治疗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8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ASO患者47例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药物球囊扩张术或动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另选择本院职工或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外周血管功能检测仪检测观察组术前、术后1周、3~6个月ABI、PVR显示动脉脉搏波形,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脉搏波上行时间(UT)及平均动脉压百分比(%MAP)等参数,分析ABI及PVR多参数在患者血管功能中的评估效能。结果:观察组术前ABI评分低于对照组,baPWV、UT及%MA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及3~6个月ABI评分高于手术前,baPWV、UT及%MAP低于术前(P<0.05);术后3~6个月后ABI评分高于术后1周,baPWV、UT及%MAP低于术后1周(P<0.05);ABI联合PVR中baPWV、UT及%MAP多参数用于ASO患者术前后血管功能评估中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ABI及PVR多参数评估ASO患者血管功能,在下肢动脉闭塞症手术中具有重要价值,可指导治疗。
- 张雨周立静郭楠陈庆友
- 关键词:踝肱指数下肢动脉闭塞症手术治疗
- 熊芳丽教授运用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术后临证经验
- 2024年
- 苗医弩药针疗法是苗族医学中广泛用于治疗疾病的传统外治法之一,是苗医药物治疗和针刺类治法的结合,独具苗医民族特色,具有清热解毒,刺激生灵能,补充惠气等作用。文章主要从苗医药理论总结熊芳丽教授论治下肢动脉闭塞症术后临证经验,为临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术后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并附其运用苗医弩药针疗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术后验案2例。
- 张璇熊芳丽吕岑肖淦辰
- 关键词:苗医临证经验
- 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模式对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选择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接受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98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式被分为两组:观察组50人、对照组48人。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了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护理策略,而对照组则给予了一般性的常规护理。在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期间,研究团队密切监控并记录了这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具体包括在实验措施实施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Morisky-Green测量,一个评价用药依从性的工具,以及WHOQOL-BREF生活质量评分,后者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用于评定个体生活质量的简化表。结果 显示,在实验开始时,两组之间的VAS评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然而,在为期三个月的干预之后,两组的VAS评分都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的降幅更为显著,其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在药物治疗依从性方面,也表现出比对照组更优异的成绩,这一点从统计学上是显著的。在生活质量的量表评分方面,虽然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WHOQOL-BREF的各个维度上的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三个月后观察情况有了显著的变化。观察组在社会关系、身体状况、环境品质以及心理福祉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了基于Orem自理模式的护理方法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结论 基于Orem理论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下肢动脉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程李婷
- 关键词:OREM自理模式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生活质量
-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相关知识
- 2023年
- 王文杰
相关作者
- 田素红

- 作品数:48被引量:228H指数:8
-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动脉闭塞症 护理 介入治疗 ROY适应模式 原发性肝癌
- 陈幸生

- 作品数:157被引量:91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芒针透刺 下肢 督脉 中风 针灸
- 官云彪

- 作品数:53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 诊治 下肢动脉闭塞症 动脉闭塞性疾病 静脉动脉化
- 蒋米尔

- 作品数:397被引量:2,089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下肢 血管外科 腔内治疗 外科治疗 血管成形术
- 周士琦

- 作品数:21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唐山市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下肢动脉闭塞症 原发性肝癌 OREM护理模式 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