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711篇“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相关文章
- Kisspeptin在高泌乳素血症诱导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抑中的潜在作用
- 2022年
-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会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axis,HPG轴)功能受抑制为重要表现。迄今为止,HPRL诱导的HPG轴功能受抑机制仍未阐明。Kisspeptin是由KiSS-1基因编码的神经肽家族,被视为GnRH神经元的关键上游调节因子,参与大脑性别分化、青春期启动、性激素的正负反馈调节和能量信号转导等。HPRL可能通过下丘脑KiSS-1神经元实现对HPG轴的调控,即Kisspeptin在HPRL诱导的HPG轴功能受抑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 李振(综述)钟历勇
- 关键词:高泌乳素血症KISSPEPTIN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研究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对自然衰老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 结合体内、体外实验,研究淫羊藿女贞子配伍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 HPGA)功能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senile osteoporosis, SOP)的作用机制。方法 15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SOP组,淫羊藿组(2 g·kg)、女贞子组(1.5 g·kg)、淫羊藿女贞子配伍组(3.5 g·kg),每组8只,以3月龄雄性大鼠为青年对照组(青年组)。青年组适应性饲养1周后处死,其余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至17月龄,然后处死大鼠。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GnRH)、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睾酮(testosterone, T)及雌二醇(estradiol, E)的含量。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进行正常培养、10 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和5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并分别给予2.5%正常大鼠血清、5.0%淫羊藿含药血清、5.0%女贞子含药血清、2.5%淫羊藿女贞子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WB)结合荧光实时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检测细胞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ERα、ERβ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SOP组大鼠血清GnRH、T及E的含量均显著降低,FSH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SOP组比较,配伍组大鼠血清GnRH、T及E的含量均显著升高,LH及FSH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淫羊藿女贞子含药血清可显著上调正常培养和TNF-α刺激的OB细胞ERα、ERβ表达,及三种状态下OB细胞的AR表达,抑制TGF-β1刺激下OB细胞ERα、ERβ表达(P<0.05或P<0.01)。结论 淫羊藿女贞子配伍防治SO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HPGA功能有关。
- 于萍马紫童王瀚李玉曼王秀娟刘仁慧
- 关键词:淫羊藿女贞子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2021年
- 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作为雌性生殖功能的一个重要调节控制机制,在身体激素与内分泌调节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下丘脑-垂体-卵巢功能轴的相关应激因素研究进行综述。
- 包春霞包光华富玉兰
-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卵巢功能
- 补肾健脾方对卵巢早衰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卵巢早衰(POF)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筛选具有正常动情周期的雌性SD大鼠3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24只,正常组不予处理,造模组采用环磷酰胺法成功建立POF大鼠模型19只。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补肾健脾组9只。补肾健脾组予补肾健脾方10 mL/(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4周。监测3组大鼠动情周期变化,计算体质量增量及卵巢指数,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变化,检测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增量、卵巢指数、Akt和mTOR mRNA表达量下降(P均<0.05),血清FSH、GnRH水平显著提高(P均<0.05),E2、AMH水平显著降低(P均<0.01),动情周期延长、紊乱,卵巢组织病理显示闭锁卵泡数量增多,生长卵泡数量少,未见成熟卵泡;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健脾组体质量增量升高不明显(P>0.05),卵巢指数、Akt和mTOR mRNA表达量增加(P均<0.05),血清FSH、GnRH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E2、AMH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动情周期缩短、趋向规律,卵巢组织病理可见少量闭锁卵泡,生长卵泡与成熟卵泡数量增加,且卵泡液含量增多。结论补肾健脾方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卵泡发育并排卵,提高卵巢储备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Akt、mTOR mRNA分子表达从而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影响激素分泌有关。
- 朱景茹陈姝婷卓泽伟张斐王维斌王洋
- 关键词:卵巢早衰补肾健脾方
- 基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变化的绝经综合征肾阴虚证大鼠“潮热”的生物学机制研究
- 目的:1.在现代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探讨“潮热”症状涉及的临床常见疾病与中医证候,为临床辨病、辨证诊疗提供参考依据。2.在该实验中,通过手术切除卵巢的方法建立绝经综合征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组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疾病模...
- 徐欢
- 关键词:绝经综合征潮热肾阴虚证生物学机制
- 冬夏季节变化对雄性金黄地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本研究基于中医"四时五藏阴阳"理论,从代表季节变化的光照因素切入,系统性地观察了冬夏季节变化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理功能的影响及褪黑素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探讨该理论所具有的科学内涵。实验检测了雄性金黄地鼠血浆、下丘脑、垂体、睾丸组织中MT、GnRH、LH、FSH、T的含量,以及各组织中MR的含量,结果发现,下丘脑GnRH、垂体LH、FSH、睾丸T的含量均表现为夏高冬低(P<0.01),血浆中GnRH、T的含量表现为夏低冬高(P<0.01),血浆FSH夏至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LH则在冬至更高(P<0.05);血浆、下丘脑、睾丸中MT的含量均为夏低冬高(P<0.01),垂体MT、MR含量夏至高于冬至(P<0.01),下丘脑、睾丸中MR的含量则在冬至更高(P<0.01或P<0.05)。结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呈现冬夏季节变化的特点,MT可能参与这种变化的调控,能季节性影响性腺轴激素的分泌,而生殖功能的应时调控提示机体与自然时节之间确实存在协调共振的适应性变化规律。
- 杨宗纯韩俊阁张娜刘絮刘晓燕郭霞珍
- 关键词:褪黑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免疫性睾丸炎生精障碍和胰岛素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分子机制
-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免疫球蛋白G Fc区域Asn297位点糖基化异常引发免疫性睾丸炎和生精障碍的分子机制 研究目的: 探索免疫球蛋白G结晶片段保守区第297位天冬酰胺位点糖基化异常引发免疫性...
- 林建立
- 关键词:生精障碍生殖功能
- 六味地黄汤及“补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及其3个"一补一泻"药对对肾阴虚模型小鼠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功能及性腺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六味地黄汤组、山茱萸-牡丹皮组、熟地黄-泽泻组、山药-茯苓组共6个试验组;连续9 d分别灌胃给予以上对应药物;第5~9天,除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外,其他各组按50 mg·kg?1体质量每天灌胃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建立模型,用ELISA法检测血浆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及睾酮(T)含量,并用HE染色法观察性腺(睾丸、子宫)病理切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肾阴虚模型小鼠血浆c AMP含量升高,血浆c GMP及血清FSH、E2、T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性腺组织受损;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组及山茱萸-牡丹皮药对组均能上调肾阴虚小鼠血浆c GMP及血清FSH、E2、T含量,下调血浆c AMP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修复性腺组织,其中山茱萸-牡丹皮药对药效略低于六味地黄汤,而熟地-泽泻药对及山药-茯苓药对对肾阴虚小鼠基本无影响。结论六味地黄汤能改善肾阴虚证,并对其引起的HPG轴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其中仅山茱萸-牡丹皮药对的作用更近似于全方,可能是全方改善肾阴虚证的主要药效组成部分;说明3个"一补一泻"药对的协同作用是六味地黄汤调节HPG轴功能的重要基础,从而产生了六味地黄汤的综合作用,体现了其全方配伍高度的科学内涵。
- 张嘉妮李玉星杨梦琳肖子曾戴冰肖望重欧阳林旗
- 关键词:六味地黄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季节性变化探讨“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的科学内涵
- “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源于《黄帝内经》,是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该理论强调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自然时辰、季节之间存在着协调共振的适应性变化规律,成为从时间医学角度研究中医藏象实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1研...
- 杨宗纯
- 关键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细胞信号转导
- 间歇低氧对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间歇低氧对大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保护作用,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所致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对照组(Nc)、间歇低氧组(IH)、间歇低氧+还原型谷胱甘肽干预组(IH+GSH),每组8只。4周后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色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电镜观察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的超微结构。结果与Nc组大鼠比较,IH组血清FSH、LH、T水平明显降低,MDA、IL-6、TNF-α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组大鼠下丘脑、垂体、睾丸组织超微结构损伤重;IH+GSH组与IH组比较各指标有改善;IH+GSH组超微结构损伤较轻。结论间歇低氧可通过氧化应激引起大鼠HPG轴功能及细胞超微结构损伤,GSH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杨婷婷刘维英李兰凤余勤
- 关键词:间歇低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性功能障碍还原型谷胱甘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