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1篇“ 三系法“的相关文章
- 三系法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的选育
- 2015年
- 为中早粳晚熟稻区改良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提高粳稻单位面积产量,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在育成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金粳13A和恢复系津恢2号的基础上,组配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经国家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2008—2009年区域试验,金粳优132号平均单产9.81 t·hm-2,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2.94%;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97t·hm-2,比对照增产13.7%。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金粳优132是我国北方稻区首个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国审杂交粳稻品种。
- 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王春敏孙玥范俊山闫双勇王胜军刘学军
- 关键词:杂交粳稻审定
- 贵州辣椒三系法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 水稻糯型三系法不育系的快速选育方法
- 本发明是水稻糯型三系不育系的快速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以优良水稻三系保持系作受体亲本,以优良糯型水稻品种作糯性基因供体,始终以回交后代中花粉显微镜检呈粘糯分离的单株为父本与轮回亲本回交,当回交后代与轮回亲本十分相似时开...
- 陈庭木徐大勇方兆伟刘金波秦德荣樊继伟潘启民樊宁声李健迟铭
- 文献传递
- 甘蓝型油菜核三系法育种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1993年起发现的油菜核三系保持系新材料,具有使目前ms1ms2类型核两系不育系不育株率显著提高至90%以上的作用。利用该材料保持的核三系不育系具有不育性彻底稳定、不受环境条件影响、恢复源广、配合力强等突出特点。针对该类型材料遗传特性进行育种新方法的探索,创制了核三系新品种选育新方法和核三系不育系快速繁殖方法。从2001年到2011年的十年间,利用该新材料已先后育成绵油12等核三系杂交双低品种6个,初步形成了该材料的科学应用系统。
- 蒙大庆袁代斌刘念李芝凡胥岚汤天泽范其新陈军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
- 新式三系法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方法
- 三系法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方法,本方法特点:①选用谷壳颜色区别于正常谷壳色的一水稻品种,与谷壳颜色正常的一水稻保持系品种杂交,获得谷壳颜色区别于正常谷壳色的水稻保持系种子,进而转育出谷壳颜色区别于正常谷壳色的水稻不育系种子...
- 栾晓健
- 文献传递
- 利用组织培养实现油菜核三系法育种的技术
- 本发明是一种油菜杂种优势育种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质不育三系法和核不育两系法存在的问题,创制出一种新型核三系制种法,结合植株的茎段体细胞组织培养,稳定新型核不育保持系绵7MB-1的保持力,再利用保持系与普通两系核不育杂交,繁...
- 蒙大庆袁代斌张跃非
- 文献传递
- 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系法杂交稻的恢复系定向育种方法,属杂交稻育种技术领域。用三系法杂交稻为母本,以优良常规稻品种为轮回父本杂交和多次回交,育成性状似轮回父本和雄性可育的株系即为新恢复系。此方法育成的恢复系具有优良常规稻综合遗...
- 王乃元陈爱媚李毓梁康迳胡启亮
- 文献传递
- 利用组织培养实现油菜核三系法育种的技术
- 本发明是一种油菜杂种优势育种的方法,主要是针对质不育三系法和核不育两系法存在的问题,创制出一种新型核三系制种法,结合植株的茎段体细胞组织培养,稳定新型核不育保持系绵7MB-1的保持力,再利用保持系与普通两系核不育杂交,繁...
- 蒙大庆袁代斌张跃非
- 文献传递
- 杂交水稻育种的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被引量:1
- 2007年
- 孙立宏
- 关键词:杂交水稻水稻育种三系法二系法杂种优势利用
- 三系法杂交稻制种种子纯度田间定量评估鉴定方法
- 2007年
- 杂交稻种制种纯度高低是制种工作成败的关键。为了提高杂交稻制种的种子纯度和田间验收水平,必须在田间验收时进行充分符合实际的定量评估,本文介绍了三系法杂交稻种制种纯度田间验收定量评估鉴定方法。
- 周继龙
- 关键词:种子纯度评估鉴定
相关作者
- 汤述翥

- 作品数:133被引量:1,274H指数:21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粳稻 杂交粳稻 基因定位 选育
- 桑伟

- 作品数:128被引量:35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品质性状 冬小麦 杂交小麦 小麦品种
- 韩新年

- 作品数:132被引量:45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冬小麦 品质性状 杂交小麦 选育
- 田笑明

- 作品数:102被引量:328H指数:9
- 供职机构:新疆农垦科学院
- 研究主题:杂交小麦 冬小麦 小麦 杂种优势 兵团
- 孙林静

- 作品数:90被引量:25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水稻 杂交粳稻 选育 杂交粳稻新品种 粳稻